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综述

2020-08-04 12:30杨道邦林婕虹邓保国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乡村振兴

杨道邦 林婕虹 邓保国

摘要:以“农村致富带头人”“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等关键词,对CNKI中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组成表现为多元化、男性多于女性、文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存在融资难、培育体系不完善、缺乏内生动力等问题。对此,共青团的引领作用、政府强化正面宣传、激励政策的落实、培育体系的构建、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都有助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农村青年创业;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1-0008-07

收稿日期:2020-02-16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编号:GD12CGL02)。

作者简介:杨道邦(1996—),男,广东兴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政策问题。E-mail:513663927@qq.com。

通信作者:邓保国,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农业品牌、农民工问题。E-mail:guobaodeng@163.com。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在乡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连续8年都有“中央一号”文件对青年创业致富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分别从项目补助、贷款支持、教育培训、减税降费、新型经营主体、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创业“绿色通道”等方面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的新指示。2019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等7个部委联合发布《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发[2019]1号),提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强化政策激励,鼓励农村青年投身质量兴农建设。这些政策强力激励了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热潮中。

梳理和总结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相关部门及其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支持政策,更好地发挥脱贫攻坚巨大潜能。本研究从CNKI文献统计分析、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1 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的文献统计分析1.1 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文献统计

1.1.1 文献年份分布 以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研究主题,基于国内文献检索平台CNKI,采用“农村致富带头人”“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农村青年”并含“乡村振兴”“农村青年”并含“致富带头人”为主题词,经CNKI的期刊高级搜索,至2020年2月15日,共检索到403篇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的文献。我国关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文献年份分布见图1(频次<1%的数据归类于“others”)。

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农村青年创业、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文献总体呈整体的增长趋势,2019年达到最高的57篇。但是专门关于农村青年服务乡村振

兴的文献较少,原因是2017年十九大才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1.1.2 文献关键词频次 对所选取的40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频次分析,这里指的频次是该词条在某年出现的次数,由于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以及乡村振兴展开,所以在关键词频次分析的时候,对与本研究内容影响不大的关键词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从图2可以看出,“农村青年”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乡村振兴”在2017年后成迅速成为学界的关注的焦点;依托乡村战略的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在2017年重新得到学者的关注,并且在2019年达到了顶峰。

1.2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

1.2.1 引用及下载量 分别以相关度、类型、时效性、关注度对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确定35篇学术论文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对选取的35篇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文献可视化计量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19年35篇文献共被引用过311次,总下载量达14 935次,表明这些文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2 研究内容分布 对选取的35篇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

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以此了解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其中出现次数排名前4位的关键词是“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政策”“共青团建设”“创业文化”“乡村建设”,文献主要涉及这些方面的研究(图3)。

1.2.3 高影响力论文情况 被引证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关注度的重要指标。我们根据相关关键词,选择了来源质量较高、下载数以及被引频次较高的几篇文献。文献中被引证频次相对较高的前5篇文献见表2。文献都为2005年以后,且大都刊登在核心期刊,发表于2016年的有2篇。关于这5篇论文,学者分别运用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规范研究法等方法,探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何以可能”以及“何以为能”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相关学者基于主体培育的视角,对当前农村青年致富帶头人进行研究,发现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1];相关学者基于某一省份,对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创业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便找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核心需求以及政策改革战略重点[2];相关学者从创业政策、创业资金、创业环境和个体创业素质4个方面探究农村青年创业的障碍及对策[3]。

2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2.1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起源与特点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选育始于2002年“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和表彰活动。“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在农业领域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农村青年典型的最高奖项。至2019年共进行了11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候选人为18~35周岁,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经营和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的相关行业3年以上,并且在产业振兴、产业融合、脱贫攻坚等实践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领头雁”作用的

1 《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 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朱红根、康兰媛、

翁贞林、刘小春 2010 176 4 716 《中国农村观察》

2 《区域农村青年创业与创业文化的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 周亚越、俞海山 2005 38 1 035 《中国农村经济》

3 《青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的领头雁作用研究——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调查》 杨少波、田北海 2016 12 702 《中国青年研究》

4 《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社会资本互动关系研究》 陈树发、黄志坚 2009 27 571 《农业经济》

5 《农村青年创业的现状、分化及问题——基于中部QS镇6村29例创业者的调查》 夏柱智 2016 4 376 《青年探索》

优秀农村青年。部分省(市)也参照“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和表彰本省(市)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呈现出以下特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组成多元化,其中包括自主创业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城市青年、退伍军人以及第二次創业的农村企业家[4-5]。男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数量多于女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无论是返乡创业青年、返乡农民工还是大学生,男性的比例都高于女性。但女性农村青年带头人的数量在稳步增加[6-7]。较之普通农业劳动者,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占多数,且农业科技应用意识强,乐于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1]。

2.2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发展趋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各地乡村涌现出一大批率先致富的农民,他们懂技术、善管理,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大显身手,部分富有企业家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农民,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8]。于是,在农村逐步出现了一个典型的群体——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起到了激活农村经济的作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下,青年返乡创业蔚然成风。农村青年在相关涉农行业中,积极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的基础上,整合各项资源,依托现有组织或创建新的组织开展商业活动,以追求利益和实现发展[10]。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可以成为榜样[11-12],对当地农民起到一个激励作用,成为带动农村创业的有效工具[13-14]。青年返乡创业的现象不仅加快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这些由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组成的青年队伍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成为了振兴乡村的“青年领头雁”[15-17]。至2019年,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已经连续十一届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在产业振兴、产业融合、脱贫攻坚等实践中带领普通农民脱贫致富的优秀农村青年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一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3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从逻辑上讲,就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而言,应系统回答:(1)农村青年成为带头人之前,如何先自己致富,成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农村青年成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后,服务对象是村民,村民如何配合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实现自身的脱贫致富?(3)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带领农村致富的过程中,谁来培育农村青年成为合格的致富带头人,并且怎样推动其带领村民致富?在此分析框架下,结合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现实发展需求,较系统地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青年带头人出发,学界普遍认为,农村青年要成为致富带头人,首先得自己先致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个人致富的标志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或规模化经营,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作为带领其他农村青年致富的保证。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最需要的是资金上的支持,相关学者的调研问卷调查中发现,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也就是创业融资难的问题[18]。在农村青年创业初期,项目规模往往较小,可供抵押资产不足,创业融资能力不足,农村青年创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者以及民间资本也不愿意进入,造成融资困难[19]。与此同时,以P2P类借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存在监管缺失、风险暴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互联网融资不熟悉的青年很容易陷入法律纠纷。由此可见,资金是制约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长的重要因素[20]。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资金资源”短缺外,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人脉资源”也短缺[21]。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人脉资源决定了个人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对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来说,丰富的社会资本被视为把握商机和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他们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等重大决策相关信息的重要参考来源[22-23]。此外,学界普遍认为,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个人致富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为村里的榜样,具有强烈的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使命感。但是有学者通过调研发现,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带头致富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除了村民的原因,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农业科技示范的有效方法,因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自身农业科技水平有限,难以将信息整合,并通过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农民听[24],再譬如缺乏思想引领示范的有效方法,农村致富带头人在经营分享中,大多是奋斗历程的分享,缺乏对成功经验的提炼,造成分享内容过于表面,难以深入[25]。其中还有部分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缺乏带动村民致富的持久动力,在经历挫折后心灰意冷,不再对带领村民致富充满激情[26]。

从普通村民的角度出发,相关学者指出,近年来,农村空心化比较严重,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的村民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留守的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精力不济、对新鲜事物兴趣低,而且在传统乡村社会中,村民普遍对青年人有一定的偏见,存在重资历的现象,在致富带头人带头致富的过程中往往消极响应[27-28]。由于留守村民的人力资本缺乏,导致乡村致富带头人“孤雁难飞”。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个体社会网络中成功创业者越多,农民表现出的创业意向越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通村民的创业意愿[28-29]。也有学者通过调研发现,普通村民创业盲目跟风,一些村民一旦发现有人靠某个新产品或者新品种致富,不考虑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不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就一拥而上、盲目跟风,很快市场饱和、供过于求。而且在市场出现饱和时,村民考虑的不是对市场进行细分,形成差异化竞争,而是采取低价策略,从而使市场竞争陷入了无序化,最终导致“谷贱伤农”[30]。

从政策层面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土地确权难、土地流转关系稳定性差、农业补贴对象模糊不清等一系列问题,村民要致富首先需要理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机制。相关学者从金融政策的视角出发,认为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在推行惠农信贷支持政策过程中动力不足,并且缺乏规范管理,导致了惠农信贷支持政策落实不足[31-32]。并且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以及保险补贴的范围窄,导致农业经营风险防控难等问题,进而导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融资难问题[33]。此外,有学者从培育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政府缺乏专门针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培育扶持政策和表彰机制,缺乏创业孵化[34-35],且存在培育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培育资源欠缺,培育内容单一等問题[35-36],使得青年领头雁们在带民致富路上缺乏持续的动力。

4 引导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为更好地发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头雁作用,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4.1 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农村青年中的引领作用

加强县、乡、村三级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服务、联结农村青年,切身发挥基层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正向引导作用,为农村青年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增强其对村集体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从而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37]。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扎实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学习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技术的同时,还要重塑自身的乡村义利观,加强自身的刻苦奉献精神,以谦卑的态度投身到乡村治理工作,从村民的角度看待村庄发展的问题,与农民同心同德,并且坚定自身将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决心[38-39]。

4.2 完善农村致富带头人服务体系

在评选程序上,应该严格把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选树标准;在创业培育上,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健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培育计划,安排符合当地实际,与地方主导产业相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并依托农牧院校“定向”培养,针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40-41]。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对已入库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淘汰与农村发展目标逐步背离的带头人,积极吸纳、引进新型优秀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队伍的数量和质量[20]。由于青年致富带头人群体长时间在外奔波求学,回到农村创业初期很难建立起有效的返乡创业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建设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间的沟通机制,建设农村青年创业共享平台,促进经验分享、信息交流,最大程度地挖掘致富之路[42]。

4.3 强化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宣传

通过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正面宣传,破除原有乡村内部固化的权威结构,通过制度变革,赋予农村青年更多的乡村治理的实权,保证农村青年在项目建设中的话语权和自主性[43-44];从而塑造在村民中的公信力,这种社会认同感可激活农村青年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可促进农村青年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乡村振兴中的良性循环。

4.4 强化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政策

通过赋予农村青年平等地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机会,吸纳优秀的农村青年加入村级组织、村干部队伍等方式对领头雁进行政治激励;通过举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对领头雁进行道德激励;通过设立培育专项基金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进行经济激励,多方面满足当下青年对求富、求发展的极大渴望[45-46]。

4.5 加大创业金融扶持力度

通过积极培育新型金融组织、完善当前农村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落实惠农金融优惠政策,减轻村民融资压力[47-49]。通过扩大农业保险补贴保费范围、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拓展农业保险种类,从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推动更多村民尝试新型种养、销售方式[50-51]。

5 结论与讨论

目前,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问题受到学者的关注,学者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和社会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这些研究成果对农村青年人才培养、选用和政策支持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今后研究可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1)研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何以成”的成长规律,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支撑;(2)研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何以能”的致富规律,为农村青年人才脱贫致富提供经验借鉴;(3)研究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何以为”的“领头雁”作用规律,为农村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提供经验参考;(4)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政策及其效应,为“十四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支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少波,田北海. 青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的领头雁作用研究——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16(1):57-63.

[2]朱红根,康兰媛,翁贞林,等. 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 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观察,2010(5):38-47.

[3]林龙飞,陈传波. 返乡创业青年的特征分析及政策支持构建——基于全国24省75县区995名返乡创业者的实地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2018(9):53-61,10.

[4]黄志坚. 农村致富带头人成长因素和作用分析[D]. 南昌:南昌大学,2007.

[5]周亞越,俞海山. 区域农村青年创业与创业文化的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5(8):37-44.

[6]谭建光. 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状况调查报告[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3-10.

[7]许昆鹏,任国章. 农村创业榜样如何带动创业——基于扎根理论的关键维度识别[J]. 农村经济,2017(11):91-95.

[8]赵 如.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企业家胜任力培育[J]. 农村经济,2018(7):16-21.

[9]樊 帆. 培育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7):2133-2134.

[10]俞 宁. 农民农业创业机理与实证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0-46.

[11]Kessler A. Success factors for new businesses in Austr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7,19(5):381-403.

[12]Lafuente E,Vaillant Y,Rialp J .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role models:Comparing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Rural Catalonia[J]. Regional Studies,2007,41(6):779-796.

[13]Bandura A.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215.

[14]Speizer J J. Role models,mentors and sponsors:The elusive concepts[J].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981(6):692-712.

[15]梁 栋,吴存玉. 乡村振兴与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内在逻辑及其省思[J]. 现代经济探讨,2019(5):125-132.

[16]朱家宝. 发挥“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的思考[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5-6.

[17]孟 青. 乡村振兴关键要培养好“领头雁”[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8):75-77.

[18]王晓峰.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致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调查研究[J]. 人口学刊,2008(5):33-38.

[19]于欣誉,郭 伟,李国正,等. 乡村振兴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约束:一个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2018(12):181-185.

[20]蔡宜旦.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要素与机制的构建[J]. 北京青年研究,2014,23(2):45-54.

[21]吴健辉,黄志坚,俞红莲. 社会资本与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形成的关系[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0):13413-13414.

[22]黄志坚,吴健辉,贾仁安. 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力形成方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7):2121-2122.

[23]陈树发,黄志坚. 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社会资本互动关系研究[J]. 农业经济,2009(8):87-88.

[24]冯嘉敏,方 凯.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5):10-11,36.

[25]周晓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J]. 世界农业,2019(4):32-37.

[26]夏惠芸. 农村妇女创业影响因素及创新培训模式分析——以云南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2014(9):23-25.

[27]凌 峰. 我国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理论分析——兼评《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J]. 农业经济问题,2016,37(9):91-92.

[28]胡溢轩. 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村干部的角色重构[J]. 中国青年研究,2019(9):18-24.

[29]蒋剑勇. 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农村地区农民创业机理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58-109

[30]肖 焰,蔡 晨.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致富带头人形成的关系研究[J]. 农业经济,2018(4):61-63.

[31]王大贤. 青年民工返乡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7-19.

[32]孔 青,蒋保伟.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支持要素研究[J]. 中州学刊,2018(12):85-89.

[33]韦吉飞. 新形势下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4]方 东. 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基层党建骨干力量[C]//方 东. 2015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贵州: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113-116.

[35]刘同山,毛 飞,孔祥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青年农民精英的作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农村经济,2015(9):104-109.

[36]汤庆熹,彭 跃. 湖南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育基本问题解构[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92-10194.

[37]何爱芬. 农村青年创业与基层共青团工作探究——以广西南宁S城区团委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21-23.

[38]王 静. 共青团组织促进务工返乡青年创业工作的思考[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4):25-28.

[39]夏柱智. “中坚青年”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兼论青年研究视角的优势[J]. 中国青年研究,2019(8):34-41.

[40]郑 军. 农民参与创业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的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2013(5):34-45,96.

[41]战 飚. 现代农民创业教育[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77.

[42]刘志阳,李 斌.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會科学版),2017(12):17-23.

[43]黄 颖,卢慧娟.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需求及扶持对策探析——来自184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J]. 南方农村,2019,35(1):8-11.

[44]李群峰,侯宏伟. 返乡创业精英如何引领乡村振兴:缘起、机理分析与隐忧[J]. 世界农业,2019(8):11-16.

[45]王尤跃. 青年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的带头作用研究——基于浙江省舟山市渔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调查[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9):224-226.

[46]孙旭波. 农村青年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9,8(1):35-37.

[47]莫 媛,许少达,易小兰. 基于多项Logit 模型的融资约束与农户创业模式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310-315.

[48]王肖芳. 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驱动乡村振兴:机理与策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101-108,160.

[49]张宏彦,张红萍,张金福,等.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返乡趋势及就业趋向研究[J]. 甘肃农业,2016(13):53-55.

[50]黄宏磊. 农村青年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北五乡镇的实证调查[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6):1034-1038.

[51]徐阿香. 基于SWOT模型的农村青年创业扶持政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4):166-168.宁玉科,贺卫中,陈洁丽,等. 县域宅基地空间分异及发展路径——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15-2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1.003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