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2020-08-04 12:30李小娟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协调发展耦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发展的相关数据,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函数,测算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情况。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滞后于农产品电商,二者的耦合度极高,耦合协调水平从中度失调过渡到了初级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发展,促进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之间的战略协作,推动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实现更高水平的耦合协同发展。

关键词:物流;农产品电商;耦合;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1-0032-05

收稿日期:2020-02-09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资助项目(编号:2017D047)。

作者简介:李小娟(1984—),女,陕西咸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E-mail:lixiaojuancd@126.com。  继图书、服装、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大电商热潮之后,农产品成为了我国电商的新热点,生鲜电商被称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农产品电商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开拓农产品市场,2015年推动农产品电商及冷链物流建设等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电商及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电商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产品物流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农产品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将成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濮海坤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日渐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短板,提出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个性化水平,实现二者协同发展[1];杨路明等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机制,认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能否协同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农产品供应链能否平稳运行,由此提出释放农产品电商需求、扶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产业、加强二者之间的战略协作及信息共享等建议[2];张小雪等对2008—2017年贵州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动态演化分析,认为物流产业的结构调整要与电商发展相契合,根据电商的发展方向推动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增长,以发挥二者协同发展的作用[3]。本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协同发展进行动态分析,提出实现我国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模型

1.1 研究方法

耦合在物理学上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体系或2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系统耦合理论是一种分析多个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利用数量相关模型,测算出系统耦合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经济、自然以及社会效益,同时利用耦合度来对整体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本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中的传统方法,构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模型,包括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度模型和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模型分析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协调发展程度。在分析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相关专家关于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评价指标的设置,选取5项农产品电商指标、5项农产品物流指标,构建农产品电商和物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运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按照线性加权法分别计算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综合评价指数,依据耦合模型计算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分析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协调关系。

1.2 指标体系和数据处理

分析农产品电商和物流协调发展关系,可以发现对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水平、行业发展情况。按照科学可量化、易获得和独立性等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4],本研究选取居民消费水平、互联网普及率、网民规模、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数作为农产品电商的评价指标,选取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规模、公路通车里程、农产品物流额、快递业务量作为农产品物流的评价指标(表1)。这些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好。

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收集获取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式中:U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αij为指标临界点上限值,βij为指标临界点下限值,i表示年份,j表示指标序号。指標临界点上下限值根据评价指标数据历史平均增长率综合确定。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好的是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好的是负向指标。

运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如下:

1.3 模型构建

根据物理学中的耦合度模型,构建“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物流”耦合模型,具体如下:

1.3.1 耦合度模型

C=(U1×U2)/[(U1+U2)/2]2。

(7)

式中:C表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度,0≤C≤1;U1为农产品电商综合评价指数,U2为农产品物流综合评价指数。

耦合度可以判断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相互影响的程度,C值越大,表明二者之间耦合程度越高。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将耦合度C的评判标准分为4个等级(表2)。

式中:D表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综合调和指数;a、b分别为农产品电商和物流综合评价指数的系数,代表其权重,本研究认为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同等重要,故a、b均假定为0.5。

耦合协调度可判断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D值越大,表明二者之间协调水平更高。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将耦合协调度D的等级评判标准分为9个等级(表3)。

2 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耦合协调的实证分析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我国农产品电商经历了起步期、形成期、成长

期和发展期4个阶段,1998—2004年为起步期,主要是粮食、棉花网上大宗交易;2005—2011年为形成期,以生鲜农产品网上交易为标志;2012—2014年为成长期,农产品电商多种创新模式不断涌现;2015年至今是发展期,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农产品电商迅速发展[5]。2012年国家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出现“褚橙进京,荔枝大战”,农产品电商开始探索品牌运营,这一年被称为生鲜电商发展的“元年”[6]。结合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阶段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研究选取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所选数据(表4)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中国快递业发展报告》等。

对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各年度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2.2 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耦合协调分析

2.2.1 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综合指数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综合评价指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我国陆续出台的各项积极政策措施。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2013年的27.5%增长到了2018年的38.4%。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电商和物流产生了巨

大的内在需求,我国陆续出台促进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相关措施,并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发展,这些有利因素促进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不断创新,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均获得了较大发展[7]。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仍不是很理想,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渗透率还比较低,根据相关统计结果,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渗透率仅有3%,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生鲜农产品电商销售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8]。农产品物流对于农产品电商发展具有基础保障的作用,但从分析数据来看,农产品电商综合指数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农产品物流的增长幅度,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速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物流发展受到物流网络布局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冷链物流技术及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多方面的阻碍[9]。

2.2.2 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分析 耦合度C计算结果显示,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度均大于0.8,耦合度极高,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相关关系很强,但这一数据不能体现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作为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D计算结果显示,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由0.255 3增加到 0.645 7,且均低于对应时间点上耦合度C的数值,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失调过渡到了初级协调,表明在这6年中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逐渐上升状态,失调程度逐渐降低,协调程度逐渐增强,整体发展态势较好。

从数据来看,2013—2018年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综合指数年均增幅分别为48.7%和44.8%,而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物流耦合协调度增幅为 20.6%,协调度的增长速度低于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综合指数的增长速度,而农产品物流综合指数的增长幅度低于农产品电商的增长幅度,这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农产品电商,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者协调度的提升,阻碍了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自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以来,农产品电商企业纷纷投资农产品物流,以自营物流的方式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这样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但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农产品物流资源共享以及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专业化发展,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受限。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发展高度相关,而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复合系统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取决于2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2个子系统的协调状态。总体来看,2013—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度极高,耦合协调度逐渐上升,体现出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2个子系统存在很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并通过这种高水平的相关关系推动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共同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农产品电商,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者协调度的提升。我国农产品电商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必将产生更大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农产品物流发展落后于农产品电商发展,需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速度,为推动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2018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耦合协调度呈初级状态,还要继续以政策支持鼓励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发展,加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战略协作,提升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耦合协调度,增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

3.2 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需要,要继续加快农产品物流发展,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尤其是要重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10]。首先要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物流体系,建立能够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解决农产品电商物流“最先一公里”难题。其次是要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发应用,生鲜农产品物流实现全程冷链,解决农产品电商“高损耗、高成本”难题,提升电商农产品品质。再次,应当从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个性化水平,为推动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建立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信息平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增强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首先是要建立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同信息平台,实现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相关数据的互连互通,以准确掌握农产品电商与物流的需求状态和资源分布。其次是要推进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利用GPS、RFID、传感器、条码扫描等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信息进行采集与储存,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运用空间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辅助农产品电商及物流企业决策,比如更加精准地进行消费预测、库存布局及配送优化等[11]。最后,要加深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企业的战略协作,实现农产品电商与物流信息共享及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产品物流向更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濮海坤. 基于“互联网+农民”的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论坛,2018(11):136-138.

[2]杨路明,施 礼. 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与电商的协同机制[J]. 中国流通经济,2019(11):40-53.

[3]张小雪,王茂春,高全义. 农产品电商与物流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63-67.

[4]梁 雯,许丽雲,司俊芳. 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34(5):150-161.

[5]孙伟仁,张 平,赵德海. 农产品流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境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18(6):99-104.

[6]方 颉,杨 磊. “新零售”背景下的生鲜供应链协调[J]. 中国流通经济,2017(7):55-63.

[7]余建海. 供应链协同下生鲜电商物流发展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1):100-101.

[8]李 晓. 基于大数据的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优化研究[J]. 农村经济,2018(6):106-109.

[9]夏文汇,张 霞,夏乾尹. 城市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及协同机制[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321-325.

[10]秦渝红,秦 江. 農产品流通模式演变的动力机制与创新——以鲜活农产品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8(6):126-128.

[11]王 胜,丁忠兵. 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中国农村观察,2015(4):39-70.张 初. 浙江省台州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37-42.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协调发展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电商环境下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线性耦合KdV方程组的精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