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08-07 05:33魏凤伦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就业现状应对策略

魏凤伦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目前公共卫生事件的不确定性,毕业生的就业尤其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复杂严峻的考验。因此,以上海超一线城市职业院校毕业生为例,分析在目前持续性卫生事件形势下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卫生事件;就业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7-0066-02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近3年来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稳就业”排在首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稳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事关自身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受卫生事件的影响,目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前有未有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专题部署。2020年2月28日,国务院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举行了专题发布会,相关领导及负责人介绍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相关政策的有关情况。综合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首先从主客观两个维度分析目前持续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对上海超一线城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造成的冲击,并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

(一)客观方面

1.求职人数逐年递增。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响应高考扩招,国内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20万人,2019年834万人,2020年达874万,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据有关数据分析,2018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近130万,2019年达160万,这些未就业的毕业生会进入到今年或明年的就业市场。再则,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回国求职人数逐年增加,2015—2018年,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分别为40.8万人、43.2万人、48.1万人和51.9万人。2019年和2020年仍然保持增長的趋势,而目前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2020年预计在60万人左右。国内高校毕业生与留学回国毕业生之间存在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在就业中彼此竞争。

2.留沪就业毕业生人数占比大。上海市作为国际金融大都市,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个人发展机会多、城市资源配置好、收入水平高等因素,在沪高校毕业生往往会优先选择留沪就业。调查研究发现,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后近三年留沪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分别为78.56%、80.96%、85.21%。而上海市作为国际中枢枢纽,目前受持续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较大,内防反弹外防输入防控压力剧增,导致企业复工复产放缓,高校学生不能返校,学生无法返沪进行企业面试实习,从而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3.毕业生以中小企业就业为主。经济发展速度对就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在目前的形势下,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显著低于6.0%,甚至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受学历的限制,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较低,到中小企业就业往往占绝大部分比例。通过调查,近3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占比分别为81.43%、85.97%、82.95%。而中小企业目前受持续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较大,存在资金链断缺,后备储存不足等,会导致企业倒闭、维持现状、招聘延缓。目前相关的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用工量减少20%,中小企业用工量减少40%,这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似乎火上浇油。

(二)主观方面

1.就业前景不乐观、求职心态不稳定、目标定位不明确。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只注重理论,忽视技能,专业素质能力较弱,即便就业了,也存在随时失业的风险。“高不成低不就”,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期望过高,导致就业后频繁换工作,不但失去企业的信任,也影响学校的声誉,导致毕业后短期内流动增加。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感到不乐观的比例为51.80%,50.66%的毕业生对毕业时不能及时就业有一些担忧,33.61%的毕业生非常担忧毕业时不能及时就业。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持续卫生事件冲击下对毕业生就业的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2.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比例高。为暂缓目前形势下的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出台专升本扩招。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专升本规模,增加基层医疗、社会服务等岗位招募”,预计同比增加32.2万人。部分同学看到国家积极扩招政策选择专升本而暂不急于找工作。而调查研究发现,每年选择专升本的比例超过毕业生总数的30%,而最后录取比例每年在10%左右,大部分的毕业生以失败告终。升学失败后才选择进入本就激烈残酷的人才市场,给自己的就业心态及就业前景造成不确定性。

3.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下降。近几年,随着学校的不断壮大发展,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而职业院校的招生质量相对本科院校而言本就相对较低,为了完成招生的目标任务,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招生数量放弃了招生的质量,势必会对学生的总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部分专业还实行自主招生,而且自主招生录取率超过90%,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对于学生来讲有多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造成一些高中文化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的同学考到了对应的院校,这些学生由于高中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平时学习习惯不好,造成大学期间旷课、不听课等现象严重,毕业时就业意识淡薄,最后导致无法就业。

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就业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学校对目前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深入研判,压实各部门就业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全面全员参与促进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形成全员参与的机制、风气、氛围,把就业工作落细落实。学校要及时发布关于持续性公共卫生期间做好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通知,要把就业指导融入到学生成才教育、人生规划全过程中,充分履行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为每一名毕业生指明就业成才发展之路。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尽早适应,规划行动,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适当调整自我的预期,塑造良好的求职心态。

2.关注学生需求,打造“党建+就业”工作融合新模式

全体党员同志要把“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付诸实践,在持续性公共卫生事件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为帮助学生在这场战役中顺利升学与就业而不懈努力。要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力量,做好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融合。各支部要积极谋划,给予每一位未就业同学提供更加扎实有效的就业指导。党支部要全面梳理和落实相关精神,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教工支部要提高党员同志对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充分展现支部在困难时期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学生层面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明确目标定位。毕业生要有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很多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嫌弃工作不好、待遇太低、离家太远等。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使之认识到刚入职场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整个职业道路还很漫长。高职院校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学历层次等多方面原因,工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比本科低。辅导员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合理定位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低一些,导致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整体素质低下,这就要求学生本人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实践。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关乎以后从事本专业的业务能力,因此大学期间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从事这项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大学期间学生要多参加社团活动和一些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用人單位层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名校毕业、高学历等成为进入大型企业的敲门砖。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根据唯物辩证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它的两面性。故企业应改变唯高学历、工作经验而不用的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高学历、有工作经验固然好,但是很多岗位并不是一定需要本科生、研究生,反而青睐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加突出,许多岗位可以直接上岗,不需要培训。而且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也应该发生一定的改变。工作经验都是从无到有,职业院校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强、接触新事物能力强,一开始对自己的定位也较低,对于新岗位而言,是一张白纸,更容易塑造。

参考文献:

[1]  斯炎,张善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教文汇,2012,(6):155-157.

[2]  张伟,高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0,(1):134-135.

[3]  夏敏玲,钟华,谢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55-56.

[4]  赵强,汤菊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9,(12):172-173.

[5]  邹传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9,(7):211-21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就业现状应对策略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影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
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