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与设计

2020-08-09 08:38陆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名著阅读高中英语

陆琦

摘 要:近年来,随着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日益提高,仅靠教材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试的要求。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围绕在高中阶段实施名著阅读教学,以阅读名著《小王子》为例,探讨了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文化内涵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名著阅读;英语课程标准;蓝思值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縱观近几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卷(江苏卷),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教材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应试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必修课程阶段不少于4.5万词)”;“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理解和欣赏部分英语优秀文学作品(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的学习应以阅读为核心,在高中三年进行广泛而大量的阅读,题材可以多样化,如小说、传记、报刊文章等,都可以拿来作为阅读素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来提升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考虑到文字的可读性和规范性,笔者打算在高中阶段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因为名著不管在语言还是思想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的发展,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2开展高中英语名著阅读的有利条件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大量素材中选择适合本校学生阅读的材料,筛选并指导学生阅读。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鼓励学生坚持阅读下去而不会因为满屏都是陌生的单词而产生畏惧心理。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呢?我市教科研中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蓝思值(lexile)的测试。蓝思值是一个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制定的阅读分级标准,用于衡量读者阅读水平和标识出版物的难易程度。是衡量阅读能力(Reader Ability)与文章难易度(Text Readability)的科学方法。目前,蓝思分级已经发展为全美最具公信力的阅读难度分级系统。使用蓝思值测试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阅读程度的图书去阅读,从而逐渐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蓝思测试网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答题,就能比较科学地评估出自己的阅读水平。笔者让高一两个班的同学利用周末完成了蓝思值的测试,高一学生的水平从500到1000不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拟定的可供学生阅读的名著书目。

蓝思/首万词不重复词数/原著名称/作者

660 ; 2228 ;   Death on the Nile  Agatha Christie

670  ;2115 ;  Twilight 3 -Eclipse Stephenie Meyer

710 ; 1613  ; Little Prince  Antoine de Saint Exup閞y

720 ; 2120  ; Twilight 1   Stephenie Meyer

790;  2024;   Norwegian Wood  Haruki Murakami

790  ;1423 ;   The Catcher in the rye   Jerome David Salinger

810 ; 1715  ; Lord of the rings 2-The Two Towers  J.R.R. Tolkien

940 ; 155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Ernest Hemingway

先参考首万词不同词数,再结合蓝思值,两者都低说明的确比较容易阅读。综合考虑,本学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小王子》。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閞y)于1942年写成的童话故事。尽管只有短短2万多字的,却登顶“人类有史以来经典读物”书单,被誉为“每个人不可不读的心灵之书”,被译成30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拥有4亿多读者,阅读率仅次于《圣经》,因此这本书不管从思想和语言上来说都有将强的可读性。

3高中英语名著阅读的尝试模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因此,英语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通过分析、概括、整合信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对于《小王子》的整本书阅读,笔者采用的是以课后阅读为主,结合课内分析讨论的模式。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3.1概括每章大意,写摘要

《小王子》全书共27章,每章篇幅都不算很长,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章并尝试写出每章的摘要。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卷作文,其间几次要求学生先阅读一篇文章然后用30个左右的单词来概括大意,并且不得引用原文中的句子。所以让学生练写摘要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当然,在写的同时笔者也会给学生作一些适当的指导。如:摘要中尽量不要出现对话,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注意时态问题等等。学生每天阅读后写摘要,第二天上交。笔者会仔细批改每个学生的摘要并提出修改意见,本子发回后学生进行修改。

3.2检测阅读情况

为了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每读完三章后笔者会发布一个相关文本的阅读理解检测(quick quiz),题目不多,基本控制在5道题左右,难度也不大,学生在完成的时候可以自由翻阅书查找答案,但必须独立完成,做完后练习上交,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也可了解自己的阅读准确率。对于完成较好的同学通过加分、全班表扬来鼓励其阅读的积极性,对正确率较低的同学会课后交谈,了解失分的原因。如这是笔者在学生读完1-3章后进行的一次阅读测试:

(1)When did the narrator give up drawing?

A.25 years old   B. 16 years old    C. 6 years old    D.12 years old

(2)How long does a boa constrictor hibernate after swallowing its prey to digest it?

A.6 months      B. a year        C. 2 weeks       D. a month

(3)The narrator knows he can talk to grown-ups about ________.

A.Vegetables and naughty children   B. Politics and neckties

C. Religion and taxes                 D. Offices and holidays

(4)What color is the Princes hair?

A. Brown         B. Red            C. Black         D. Blonde

(5)How many of the narrators drawings does the prince reject?

A. 3             B. 2              C. 5             D. 8

采用閱读检测的方法主要是督促学生更加能够认真细致地进行阅读并训练他们捕捉细节的能力。

3.3尝试人物性格分析

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可以选择书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进行性格分析。《小王子》作为一本童话故事,书中出现的人物并不多,也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我”、小王子、玫瑰花、狐狸展开,但每个人物都独具特色,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以下是笔者摘录的一位学生对玫瑰花的形象分析:Though the rose appears only in a few chapters, shes crucial to the whole story. It is because of her that the little prince left his planet and began his explorations. However, the little prince loves her deeply even though she is proud and naive.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对整个文本进行回顾和整合,锻炼了他们解读文本和高度分析概括的能力。

3.4小组讨论,分析主题

前面的三个环节都是在课后进行,而笔者将这一环节放置在课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讨论。因为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的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生生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升思维品质,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在成果展示时,学生们发言踊跃,理解深刻,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见解。例如:

The narrator draws a sharp contrast between grown-ups and children. He described adults as unimaginative and stereotyped while children are imaginative and have the real ability to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The little prince is a symbol of children, who is eager to explore the world and search for the beauty and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这种对主题的探讨分析,不仅为语言学习提供了语境,并且在无形中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对主题和语篇理解的深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因此,我们应当把对主题的探讨和分析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来整合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

3.5回顾文本,美句欣赏

学生再次回顾文本,找出书中5句左右的美句,并以小报的形式加以美化。笔者选择优秀的作品张贴在教室中供大家交流欣赏。如:

If some one loves a flower of which just one example exists among all the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stars, thats enough to make him happy when he looks at the stars.

At sunrise the sand is the color of honey. And that honey color was making me happy, too. What brought me, then, this sense of grief?

4结语

在高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是一次新的尝试,它打开了英语教学的视野,为普通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以名著阅读为载体,在阅读、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化内涵的理解及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判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名著阅读活动的设计上,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丰富人生阅历和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吴艳玉.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欣赏课探索与实践[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04).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标准名著阅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