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同体”?提升“专业力”

2020-08-09 08:48王岩
中国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党员研究

王岩

为了更好地抓实教师发展工作,学校在“成就不一样的你”办学使命引领下,秉承“构建‘共同体、提升‘专业力”的核心理念,坚持“研究、担当、协作”的教师文化,构建“学·研·享·论·进”一体的发展模式,创立教师学习型组织,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自我超越。

一、共学习,多元途径积淀底蕴

教师通过假期推荐书目学习、专家讲座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访问学习等方式,关注学术发展、学科现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水平。读书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每个学期校本研修的必修课。每学期期末校长给全体教师推荐书单,供教师自主选择阅读,开学第一天分组召开主题读书会。学校为教师搭建线上读书交流的平台,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丰厚教师底蕴。学校每个学期都有计划地聘请在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来校作讲座,分享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心得,和学校教师共同研讨教育教学,互相交流,以促提升。学校大力组织开展各类教师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派遣骨干教师到国际教育发达地区和全国各地参加培训、交流和学习。

二、共研究,聚焦痛點解决问题

学校要求教师要用研究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尝试“小课题”引领研究、“工作室”助力研究、“大教研”贯通研究等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专业能力。“小课题”研究从细节入手,对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研究,学校鼓励教师找到真正存在的问题,努力解决教研中的实际问题,“小课题”研究真正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还聘请各领域专家到学校进行具体指导,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分别成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班主任五个专家工作室,专家每月到校指导一次。在教师个人研究和专家工作室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组织同学科的大教研组活动,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研讨。以不同层面教师团队深度的整体研究为基石,促使年级、个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并落实在课堂中,贯通于各个年级,做到不落下团队中的任何成员。跨年级、跨学段的团队教研为教师整体把握课程,深度研究学生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共分享,搭建平台交流智慧

为了激励教师思考有效的教学策略,梳理教学成果,学校搭建不同经验交流分享平台,以凸显教师教学智慧。通过对日常工作中典型事件的分析、归类,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整理和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科学性的结论。学校研究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故事分享制度》,每个月以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双一好老师”教育教学故事分享活动。在故事写作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地反思教学行为,从教学片段中提取有意义的思想,深入地理解和改进,以此形成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提高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深刻内涵、独特思考的教师需要机会来分享,需要平台来展现。“教师学术讲坛”逐渐成为学校帮助教师特色发展、形成个人教育教学风格的新平台。为了将教师论坛的成果固化,学校每个学期出版一期成果汇编,取名为“榆·悦”。之所以要取“榆·悦”这个名字,源于以下三点思考:一是“榆”字取自学校校名,榆树之“榆”,又与愉悦之“愉”谐音。“悦”字取自愉悦、喜悦之“悦”。二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榆”在此代指树木,又隐指学生。树木茁壮生长,种树人是愉悦的;学生茁壮成长,教师也是喜悦的。三是意在激励全体教师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求展开研究,及时梳理提炼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成果,将宝贵的经验聚沙成塔、聚少成多。

四、共论辩,观点碰撞深化思考

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主题论坛、党员骨干期末恳谈及“思·智”杯教师论文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主题论坛活动,让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研究、梳理成果,论坛上汇报展示,提高了教师实践与反思能力。每次教师论坛有四个分论坛,每个论坛推荐1人或多人在主论坛发言,每次论坛发言可达到8人次左右,8次论坛下来就可以有60多人次作专题发言,占到教师总人数的81%左右。党员、骨干教师恳谈会,教师们可以围绕着校园环境、学校社团、教学常规、发展变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为了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校每年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到校,为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进行指导。专家“一对一”对教师的论文提出有针对性的、便于修改的意见。学校“育·树”杯教师教学技能展评活动已经开展三届,通过课堂教学展评课带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提升课堂执教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学校开展“基本功夯实”工程,组织教师开展“三笔一话”技能比赛,促使教师自觉学习、磨炼内功、提升品位。

五、共进步,创新机制凝聚文化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还应该强化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双促双优”师带徒共进、“双培养”党群共进、“双轮驱动”激励沟通共进机制,鼓励教师树立更崇高的理想,培养教师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学校“双促双优”教师培养工程旨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双促双优”教师培养工程师徒要共同做到“四个一”,共读一本书,共同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共研一节课,共同进行一次课后反思。随着青年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校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高度重视“双培养”工作,注重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身边的党员和群众树立了榜样。“双轮驱动”一方面是指魅力、榜样教师和团队的评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是沙龙、节庆活动的联系沟通。学校组织开展月度“魅力教师”“魅力团队”“魅力党员”,学期“实干标兵”和“年度榜样教师”的评选活动,树立正确的导向,引导党员教师在课程改革、社团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优秀教师和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共同体党员研究
爱的共同体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