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研究

2020-08-10 08:49李贺明
新闻传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全媒体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于广播记者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广播记者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艰巨使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充分掌握新闻采访技巧,善于利用新技术对采访形式予以创新,以便更好地胜任新闻采访工作,满足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文将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使之在新时代下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记者;新闻采访

【作者简介】李贺明,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愈发激烈,大众对新媒体的高度青睐已经激起了传统媒体的危机感,要想更好的生存发展,传统媒体的改革和转型已然势在必行。作为广播记者必须坚守岗位,明确职责,树立创新意识,切实做好新闻采访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分析,以丰富新闻内容,拓展新闻深度,让新闻能够更具吸引力,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需求,从而扩大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群体,为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包含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现已在传媒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更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受众可以从更多平台获取新闻信息,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创造了有利契机,同时也给广播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应该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信息搜集

我们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自由发布信息、获取信息,但是网络信息往往真假难辨,从海量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还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广播记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倘若广播记者的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就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他们报道的新闻事件也会失去真实性,将会严重影响到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受众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好感度大幅下降,致使广播电视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抗衡。

(二)职业技能

以往广播记者只需要做好新闻采访工作即可,后期的信息处理和新闻编辑都有其他部门人员来负责。而在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分析挖掘能力,还要熟练运用多种采编技巧,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能够形成主动学习和自我优化的意识,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闻采访工作实际要求,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与岗位工作加以融合,创新新闻采访工作模式,为大众提供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三)表达形式

单一的表达形式会让受众很快失去对新闻信息的兴趣,这也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缺陷所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新闻事件,还要运用多种表达形式来给予受众深刻体验,让受众能够获取时效性强、真实完整的新闻信息,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将会赢得受众的满意,增加他们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认同度和依赖感,广播电视媒体在传媒市场上将会占据一定份额。

二、全媒体时代广播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广播记者应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这是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下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他们通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抱以更高关注。加强对大众喜好的把握,运用娴熟的采写技巧强化新闻的表现力,给大众制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丰富大众的感官体验。因此采写能力被视为广播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应该重点锻炼的一项能力。

(二)新闻信息包含视频、音频、图形图像等等,需要广播记者具有良好的编辑能力,可以将这些信息有机整合到一起。信息技术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应用就变得不可或缺,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有利于受众的理解,使得受众可以更加快速的把握新闻内涵。所以说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编辑能力,才能充分胜任新闻采访工作。

(三)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应能够使用多种摄影摄像技术进行拍摄,如手机、相机、航拍器等,新闻采访工作不再拘泥于传统设备。有些设备的技术含量高,构造精密,使用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广播记者可以正确操作,获得清晰的视频和图像,那么新闻事件就会在受众面前清晰还原出来,他们也将会成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忠实拥踅。

(四)由于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量极为庞大,掺杂着不少的虚假信息,因此广播记者应该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可以准确将虚假信息辨别出来,还可以站在受众的角度挖掘他们感兴趣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将会让新闻采访工作更具实效性。广播电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会大幅度的拉近,更容易赢得受众的好感,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也将得到受众的鼎力支持。

三、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新闻采访创新路径

(一)做好充分准备

一般来说,在新闻采访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让采访环节的开展更为顺利,广播记者应该基于受眾需求出发,报道受众普遍关心的时事热点,客观详尽、条理清晰的播报新闻事件,还要与受众加强互动,了解他们的看法,引导大众舆论。如果报道的新闻属于非突发性新闻,更要提前收集好资料信息,围绕采访主题设计问题,与选定的采访对象沟通后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和意愿,对采访对象予以最大程度的尊重,以便在采访时能够占据上风,从其只言片语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广播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如迂回提问、引导式提问、激将式提问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可以促使新闻采访工作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愿意主动配合新闻采访工作,有些不法分子不愿意将自己的行为公之于众,对记者身份非常抵触,此时广播记者要善于变通,借助非正常采访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好个人安全。除此之外,针对新闻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应该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当类似情况发生时广播记者就可以沉着冷静的处理,不会影响到新闻采访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丰富采访形式

新闻采访工作中较为常用的采访形式有:等候采访,就是在接收到新闻信息时提前到新闻发生地点进行等候;调查采访,通过与当事人的交流,获取完整的新闻信息,将新闻线索串联起来;追踪采访,顾名思义是由广播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持续性的追踪报道,通常被应用到突发性新闻的采访工作中;隐蔽采访,广播记者要隐瞒身份,借助小型录音和摄影设备获得新闻信息:电话采访,是对其他采访形式的补充,可以快速得到新闻信息,让新闻内容更加趋于完善。

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传统采访工具之外,还可以利用手机、ipad、航拍器等,采访工具的体积越来越小,更便于广播记者随身携带,给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在对新闻信息处理完毕以后,可以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如微博、微信、APP,向受众推送,让他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的进展,受众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想要接收的信息。同时还能增加受众之间的互动,他们留下的评论会成为广播记者改进采访形式,优化新闻内容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鼓励公众参与

社会公众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积极参与会给广播记者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无形中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让新闻采访工作迅速被公众所接受,他们的配合度相对更高,取得的采访效果也会达到更优水平。全媒体背景下,广播记者要利用先进技术平台与受众加强互动,引导公众参与到新闻采访工作中,如所在地区的交通情况,让新闻素材借由互联网迅速传播,成为电台的独有资源,让公众出行时躲开交通拥堵地区,提高其出行效率。

广播记老还要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科学使用网络平台的功能,比如说将采访内容进行剪辑处理,然后发送到网络平台上,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新闻采访工作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广播电视媒体在公众心中具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要想保持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就要对新闻线索进行追踪,排除那些不实信息,对公众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深度加工,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正能量,为和谐社会构建保驾护航。

结语

总而言之,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给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广播记者应该明确新时期胜任新闻采访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技能,深入进行学习和研究,并且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多样化的采访形式,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其中,从而推动新闻采访工作的保质保量开展。此外,广播记者还要从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树立自我优化意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參考文献:

[1]吴超.利用全媒体有效传播核心价值观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19(09)

[2]孟立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03)

[3]杨明亮,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7(15)

[4]吕京遥.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的应变能力[J].记者摇篮,2020(05)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全媒体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