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渡之音进课堂

2020-08-10 09:25李牧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艺术魅力文化自信

李牧虹

摘 要 乡渡之音是一种具有独具一格的水乡文化音乐,历史悠久,也是疍民文化的一种象征。作为职中学校,我们主要是为当地的地方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因此更需要了解本地的文化。由于各种原因,职中学生在音乐方面是有很多缺失的,特别是对本土音乐的认识。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本土音乐,挖掘本土音乐的艺术精髓,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本土音乐的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本土音乐的种子,静等花开。

关键词 乡渡之音 艺术魅力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1乡渡之音

“乡渡”英译为Rural ferry,释义一条小渡船将所有乘客安全送到彼岸。它代表着同舟共济、服务奉献、工匠精神的一种水乡文化的底蕴。而咸水歌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音乐,至今有600年的历史,最早有记载的是明初王广洋在《斗南楼诗二首》中写到的碧树藏蛮锣,清歌发疍蜑舟。勤劳的疍家人在劳作时或在工作之余随编随唱的歌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咸水歌。

2分析本土音乐——咸水歌的现状

由于现在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年轻人接触新事物的方式越来越多,各种娱乐生活方式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音乐也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经济迅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人们慢慢的淡忘了最初的娱乐方式——咸水歌这个本土音乐。只剩下最老的一批咸水歌爱好者在唱最传统的音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越来越少,传唱的人更所剩无几。时代的变迁,岁月的变更,以往的传统调式和唱法也越来越融入不到现在的社会。因此,唱咸水歌的人就越来越少。咸水歌是坦洲本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曾经唱进了中南海,是国家非物质遗产,但就连坦洲本地学生对此都知之甚少。为此我在全校范围内做了调查,结果在学生比例中,本地孩子占48.21%,外地孩子占51.79%平;听过咸水歌的占55.36%,没听过的占44.64%;会唱的占21.42%不会的占78.57%;了解咸水歌由来的占21.4%,不了解的占78.6%。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咸水歌都不大了解,只是听过或者听说过。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尝试:将本土的乡渡之音带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感受本土音乐的旋律美和艺术魅力。

3具体措施 《乡渡之音》——咸水歌进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咸水歌模块,在保留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我们添加了新咸水歌,把比较难唱的围口话改成大家都会的普通话,特别是现在外地学生越来越多,对外地学生更好的融入咸水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把我们的校歌也融入了咸水歌的元素。让我们的咸水歌大放异彩。教学内容共分为几个部分。

3.1了解咸水歌的历史,通过体验使学生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

通过小程序扫二维码做调查了解到,大多同学都听过咸水歌,但对唱咸水歌和咸水歌的由来并不是了解,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解了疍家的由来以及咸水歌的产生,这样大家就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疍家音乐的由来,接着欣赏三段音乐,大家一起体验后分析咸水歌的演唱内容和表演形式,主要是情歌对唱为主的。并且和大家一起了解咸水歌的价值。分析了为什么咸水歌在众多音乐中不是大家喜欢的那类呢?因为语言障碍,观赏性不强,所以说最后得出只有改变,创新才能突破大家的心里抗拒,接下来给大家欣赏一段中山人上中央电视台演唱的一首新编咸水歌《春潮》,春潮这首咸水歌是在不改变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不论在唱法上还是乐器配器,伴舞以及灯光舞美方面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很有观赏性,大家都很喜欢,而且用普通话唱出来味道更不一样。大家都觉得旋律很优美,歌词也很有意境。这样的咸水歌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这也达到了我们让学生去了解,体验咸水歌的最初目的——关注,参与!

3.2通過咸水歌了解本地嫁娶文化

学生通过学唱高堂歌《水乡情》感受水乡人家的生活状态感受疍家音乐的美。并参与体验表演,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和疍家人嫁娶的风俗。

首先,通过欣赏视频《水乡情》让学生对画面产生冲击,并找出歌词中的内容哪些是唱劳动场景的,那些是唱服饰的?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解高堂歌是年轻人结婚拜高堂的时候唱的歌,表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一对新人的祝福,还找出了本地教师年轻时候结婚的照片,让学生更对高堂歌的演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水乡情》本身也是一首旋律优美,适于传唱的经典的咸水歌曲目,学生通过教师的口头传授很容易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风。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扮演曲目中的角色。在最后的环节,教师给出嫁娶时的场景,学生根据所学的旋律,现场爆肚,临场发挥来表现迎新娘时的场景。学生在本节课通过音乐的方式体验了当地的婚嫁文化,唱演了一曲当代的咸水歌清唱剧,让学生对咸水歌,疍家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3新咸水歌

随着新时代的变化,也涌现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新咸水歌,新《对花》就是我校老师在咸水歌《对花》的基础上改编的一首新咸水歌,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了新的创意,表现了歌曲的另一种意境。让同学们了解到咸水歌中蕴含的语言美、韵律美、含蓄美,从而让同学们更喜爱自己的本土文化,本土歌谣。这首新《对花》也在学校“文艺节”、“科技节”中表演,深受全校师生的关注,也起到了很好地宣传作用,以至于在高二的选修课中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了咸水歌课堂。

3.4校歌《乡渡远方》

乡渡远方这首歌在曲调上加入了咸水歌的元素,结合了乡渡精神,是一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作的一首咸水歌味道的艺术歌曲。词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词句描写了学校的整个情况,把学校比喻渡船,把老师比喻船工,将学生比喻乘客,结合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校训修德载志当自强,精技渡远作栋梁。同舟共济将我们的学生培育成大国工匠,从而乡渡远方。歌曲的曲作者也融入了自己的心血,将歌曲通过递进的手法,创作的层次分明,抒情坚定,最后将情绪推向高潮。同学们唱起来即深情又热血沸腾,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有自信。

除了咸水歌,我们还开设了打击乐和舞蹈选修课,我的原创打击乐作品《丰收渔乐》就是根据水上人家的生活习惯出海打渔的场景创编的,结合当地的醒狮文化,将其节奏加入进来,让同学们感受节奏的变化和听觉的碰撞充分发挥想象力,勾勒出疍民出海的一系列场面。在首届民乐比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传承的力量》公开课比赛.原创舞蹈《咸水悠悠疍家妹》和《又见稻草香》获市舞蹈比赛二、三等奖。这些作品也反复在市、镇、学校等多个场合表演收到了各界的好评,让同学们感受到原来自己的本土音乐也可以这么美,也可以收到这么多的认同,大大的鼓舞了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4结束语

根据《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个教学模块以丰富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从认知到关注咸水歌再到由咸水歌了解到本土的文化,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到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并通过由咸水歌演变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参加表演和比赛。从过程中体验到了收货的兴奋,给了学生很大自信心,让自己更了解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的音乐。激发和陶冶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到了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更认同自己本土的文化,本土的音乐,树立了文化自信。我们也将等待这些在艺术氛围浇灌下的孩子更有自信,更有自我认同感,静静地等待枝繁叶茂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 中山坦洲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山市坦洲镇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2] 陈锦昌.中山咸水歌[M].广东旅游出版社,2015.

[3] 宫立伟.对当前民族音乐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4(06):7.

猜你喜欢
艺术魅力文化自信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