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及使用对策研究

2020-08-13 07:13毛毅
财会学习 2020年22期
关键词:使用管理双一流高校

毛毅

摘要:本文结合L大学实际情况,对2017—2019年“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展开分析,探究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使学校用好管好“双一流”资金,服务好“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关键词: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对策

引言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L大学于2017年启动“双一流”建设工作,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94亿元,形成支出9734万元。

一、“双一流”建设资金预算投入及实际使用情况

(一)整体情况。2017年L大学启动“双一流”建设,L大学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林学;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生物学、生态学、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2017年省财政下达L大学“双一流”建设省级专项资金6186万元,2017年实际支出3042万元(支出统计截至2019年8月31日,下同),支出占比64.9%;2018年预算投入6700万元,支出3957万元,支出占比59.1%;2019年6500万元,支出2770万元,支出进度42.6%(如图1所示)。三年共计投入预算1.94亿元,实际形成支出9769万元,剔除学科建设2017年的1500万元后,支出占比56.6%。

(二)按六大计划职能分类的投入预算及使用情况。L大学将“双一流”资金按照部门职能分类投入六大计划: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处牵头)、学科建设(研究生院)、创新人才培养(教务处、研究生院)、学术交流合作(科技处、社科处)、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科技处、社科处)、传承创新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等)。三年来,人才队伍建设投入7282万元,形成支出3007万元,支出占投入比41.3%;学科建设投入4945万元,支出2285万元,支出占比46.2%;创新人才培养投入3290万元,支出1832万元,支出占比55.6%;学术交流合作投入36萬元,支出18万元,支出占比50.6%;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投入3469万元,支出2565万元,支出占比73.9%;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投入93万,支出29万,支出占比31.1%,上级部门戴帽专项下达270万元,支出33万元,支出占比12.3%(如图2所示)。

(三)按6个一流建设(培育)学科统计的预算投入及使用情况。三年来,共投入6个一流学科建设4310万元,占“双一流”总投入22%,形成支出2737万元,支出占比63.5%。其中,学科建设专项(研究生)三年共投入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910万元,人才队伍建设专项(人事处)三年共投入一流建设(培育)学科24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博士引进。6个一流建设(培育)学科中,林学三年投入1391万元,支出829万元,支出占比59.5%;生态学514万元,支出248万元,支出占比48.2%;林业工程1238万元,支出728万元,支出占比58.8%;风景园林学150万元,支出157万元,超预算4.5%;生物学314万元,支出240万元,支出占比76.4%;食品科学与工程703万元,支出535万元,支出占比76.1%。

根据我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对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在建设周期内按照国内一流建设学科700万元/年、国内一流培育工学农学学科600万元/年、国内一流培育理学学科400万元/年最低预算标准予以支持,对比L大学预算投入情况差距仍然较大。

二、“双一流”建设基本成效

三年来,L大学坚持盘活用好“双一流”资金,“双一流”建设投入,根据学校财力水平已尽最大努力,截至2019年8月31日,形成支出9769万元,但与完全意义上的“双一流”建设资金每年6500万元还有较大差距。相关学科、职能部门围绕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学位点建设,做好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对标国家学科评估标准,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对学位点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新增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6个。新增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总数达18个;新增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动态调整6个专业学位类别,L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总数达到15个。17个专业入选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L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按部门职能切块后再二次分配,涉及学校14个部门对切块后的资金进行分配,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未能很好地理顺职能部门与一流建设(培育)学科之间的关系,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入分散,支持重点不突出。“双一流”专项资金分配后存在投入面散、项目多、资金少等情况,如:学科建设专项2019年预算813万元,分别支持19个学科项目、22个学位点建设、4个ESI学术团队建设等,其中6个一流建设(培育)学科480万元,占“双一流”2019年预算比例7%;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投入师资培训、“树人学者”人才选拔与培育等10个子项目;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由教务处、双创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资助55个子项目;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平台专项则由科技部门分配资助科研项目超过100项等。

(二)项目安排交叉重复,存在资金浪费现象。“双一流”资金学科掌握一部分,职能部门也掌握一部分,其使用范围大同小异,财务会计在核算“双一流”资金时也难准确辨别列支项目。如:学科建设专项预算项目分为条件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与产学研平台、学术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日常运行和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但在实际报账中,一笔实验室试剂耗材费报销,既可以从学科梯队建设中列支,又可以从科学研究或日常运行中开支,学科建设专项内部预算项目设置交叉。同时又与职能部门二次分配的其余五大计划实施存在交叉重叠,如:教务处和研究生院掌握分配的创新人才培养专项中支持一流学科进行本科教学改革和研究生教育改革,而学科建设专项中的人才培养项目同样用于此方面开支,存在投入重复等。

猜你喜欢
使用管理双一流高校
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