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设计教育研究

2020-08-13 07:02顾子星张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8期

顾子星 张健

[摘 要]大型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教育中必要的一环,它考验了在高等建筑教育中,学生对于空间宏观的把控能力,外部造型能力以及对标志性建筑设计所需要的设计创造力。在众多的大型建筑设计中,会展中心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其空间功能,外部形态,乃至于地域文脉设计创新都会体现在设计之中,是适合高年级学生优秀的设计对象。

[关键词]大型建筑设计教育;会展中心建筑;外部形态造型

[基金项目]2016年度上海交通大學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项目“城市标志性公共空间高品质形态塑造的前瞻性研究”(16JCCS06)

[作者简介]顾子星(1993—),男,江苏常熟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2017级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张 健(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日本国立名古屋工业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43-02[收稿日期] 2020-03-30

一、当今时代下大型建筑设计教育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和其他的自然科学不同,相对于数学、物理学这些有着清晰定义并且理论性极强的科学而言,建筑学本身却是融合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工程建造能力(文理皆有)的独特学科。建筑学的培养方式自然也和其他学科有所区别,现在院校多采用的是建筑设计实践训练,以设计实体建筑、给予任务书的方式加以培养,理论性的总结指导往往并非设计训练中的重要部分(甚至并无设计的理论指导),其往往都是实际的案例分析,对现实文化、业主需求等进行综合性设计考虑,而并不会局限于公式定理。顾大庆曾将建筑学教育归类如下:传统的“布扎体系”;苏黎世高工的空间训练;建构教学;概念—抽象—材料—建造[1]。

但在现今的建筑教育中,迫于现实压力,有些学者开始提倡直接面对问题,忽略建筑本身,让“研究式设计”和“研究式教学”大行其道。

在我国,大型建筑的空间工程标准如下:“(1)25层以上的房屋建筑,(2)高度100米以上的房屋建筑,(3)单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4)单跨跨度30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大型建筑在空间上的工程标准指向两类建筑:一类是超高层建筑,另一类则是大面积大厅型建筑。其中高层设计一直都是大学本科设计教育中的常客,通常被设置为大三、大四的教学课程;而另一类建筑像会展中心一类文化建筑,则是选择性地被采用,工作坊或者教师选择性地进行小组课题设置,仅将其作为建筑学教育中实验性的一部分。

二、以会展中心建筑设计训练为例对于大型建筑教育的意义

(一)以会展中心的设计训练教育为例的原因

1.会展中心的设计训练教育的延续性。大型建筑设计以会展中心作为代表性设计,实际上对学生们有着教育训练的延续作用。在现今建筑教育体系下,大三的建筑训练课程往往会是博物馆设计,如清华、同济、东南等建筑设计培养名校都是将其作为一个必要的设计环节,在这个阶段,博物馆的设计体量大多不会过分巨大,同时会经常性地使用校内或邻近城市地域的博物馆作为模拟设计对象,进行再设计。这种设计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对博物馆这一展览类建筑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而会展中心建筑这一类的设计,体量更大,所具有的城市特征也更为突出,是适合学生进行建筑进阶创作的一个好方向。

2.会展中心设计训练对于建筑师培养的益处。普利兹克获得者王澍在谈中国建筑教育之时,曾颇有触动地说道:“你费了很大的劲做教学,最后学生都去了房地产公司。”这种建筑教育现实是令人惋惜的,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强调对于商业建筑的设计训练,这虽不能说是一种错误,但多关注本土建筑和中国地域文化,创作更有情怀的建筑,也应该是建筑教育的一部分。不得不说,会展中心的创作是适配于大型建筑教育的一块,现阶段的会展中心建筑的设计强调地域性、生态性,并且由于会展中心建筑不是纯商业建筑,因此这类设计对于建筑系学生而言有着更多的发挥空间,增加了建筑学教育中综合性培养的部分。

3.Bim技术在会展中心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训练。会展中心建筑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其外部造型设计是一个重头戏。虽然在建筑教育中空壳的外形设计不受提倡,但是培养建筑师的造型能力终归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次,在会展中心建筑的复杂外形以及其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都可以加入Bim技术以进行辅助,这对于学生训练参数化设计以及工程技术的配合来说都是很好的机会。以会展中心建模为例,其复杂的结构单元可以多达数百上千,过去手动式的方案变动方法已经不再适合这样的大型建筑,在建筑方案设计中使用Grasshopper这种类型的辅助设计软件已经成为了常态。

(二)以会展中心设计教育过程研究大型建筑教育所要达成的目的

建筑是实践的科学,每一种类的建筑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明确的实体案例,如何去判断哪些是好的,并且吸收前人的设计精髓,是建筑系学生丰富自身设计经验的必要一环。和普通工程系的实践(往往可以实体造物)有所不同,建筑系的作品实践最后往往会以模型和图纸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真正建造的是缩小的比例模型,给出的答案是空间策略。大型建筑更是如此,因为实际的建设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现实,但是进行大型建筑设计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复杂空间策略设计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大型项目问题的能力。

在会展中心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设计能力有:(1)大型建筑所有的功能,设计的性质;(2)合理地安排大型建筑的基地设计,了解处理大型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方式方法;(3)对于大型建筑的复杂流线,能够合理安排,有着良好的立体空间设计能力;(4)重视时代背景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要体现大型建筑节能环保的空间设计策略;(5)大型建筑和城市的关系,由于大型建筑规模的特性,其影响效应不限于局部,对城市地域会有象征性的文化作用[2]。

(三)以會展中心建筑设计研究大型建筑教育面临的挑战

1.建筑设计教育的研究式化。就现实而言,随着资本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建筑体量的增大已然成为趋势,更多的会展中心建筑被建造出来,建筑已经不再是稀缺少量的存在,这可以为设计教育提供更多的模板案例。而另一方面,建筑学系的评估系统让更多院校采用了设计竞赛并将新设计手法渗入设计教学的过程当中。在这种新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式教学”成为了教学实验中的一大部分。在以会展中心为任务的大型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要么成为了建筑师参数化工作坊脑洞大开的空间创作,要么为满足现实需求,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被已有的大型建筑原作所限制。

2.建筑设计教育的现实困境。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独立设计像会展中心这样的大型建筑的可能性不高。在设计教育阶段,类似的建筑设计通常是高年级学生才会接触到的课题,和低年级小规模的建筑设计训练相比,会展中心建筑的设计训练具有以下特点:(1)设计周期更长,空间推敲更为复杂;(2)外形设计更为突出,需要更复杂的建模能力;(3)设计的可实现性、空间结构等工程考虑会受到教师关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大型建筑的设计在整个建筑教育阶段可能只不过两三次,这让大型建筑设计教育成为了一个形式化阶段,无法使学生更加了解如何对大型建筑设计进行细节处理[3]。

三、结语

从以会展中心建筑设计作为训练对象这一角度来看如今的大型建筑设计教育,可以看到其发展之处和不足之处。其发展之处在于:建筑教育是随着建筑而发展,而当今时代变化迅速,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会展建筑作为地标建筑,其科技使用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已然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的名片,这也显示出大型建筑设计教育已经提出了更为宏观的要求(亦即要关注城市);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会展中心建筑设计更多是研究式设计探索,虽然对整体功能设计等进行了模拟设计,但是学生在现实实习中接触大型建筑设计的机会却并不是很多,大型建筑设计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打了基础,毕竟大型建筑设计内容涵盖量大,不会局限于建筑系学生最后交上去的几张图纸和模型,工程项目内容并不是利用几节课便能教授完全的。

参考文献

[1]黄仁.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尝试[J].时代建筑,1989,(02):24-26.

[2]冯纪忠.“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述要[J].同济大学学报,1978,(02):1-9.

[3]李金国.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56.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Large-Scale Architectural Design:

Tak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Exhibition Centers as an Example

GU Zi-xing, ZHANG Jian

(School of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Large scal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necessary par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It test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ontrol the macroscopical space, the ability of external modeling and the design creativity needed for landmark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higher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many large-scale architectural designs, the spatial function, external form, and even the regional context design innovation of the exhibition center as a city landmark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design, which are excellent design objects for senior students.

Key words: large scale architectural design education; exhibition center building; external form mod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