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0-08-13 07:19冯瑜
卷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定义博物馆发展

冯瑜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博物馆的定义以及其自身具体的表达方式中,体现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如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以及非营利性等。这些虽然在现阶段的博物馆中已经普遍表现出来,但是具体的表现内容还是需要根据国家或者是地区经济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独特的特色。在我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将健全博物馆的体制机制作为主导,以充分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核心,同时还需要以创新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

关键词:博物馆;定义;发展

自国际博物馆协会1946年成立并首次对博物馆进行定义以来的年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过7次修改,体现了博物馆视域的逐步拓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有关博物馆定义的表述中,体现了对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的参考借鉴。在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应侧重以健全博物馆体制机制为主导、以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抓手,并以新技术为支撑。

1 博物馆的定义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并且其主要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个甘愿为社会发展服务,且向广大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的常设机构,同时为教育和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征集、保护以及传播等,充分的向社会群众展示人类的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遗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对博物馆的定义可谓是基本上达成一致,很好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2 博物馆的关键性概念

2.1 博物馆的定位

现如今我国博物馆的定位主要涉及的是机构的性质和目标两个方向,并且这两点可以说在某种角度中存在着博物馆内容互补的特征。同时,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国际社会以及我国已经完全将博物馆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机构属性。而且,在博物馆落地中国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不少的学者逐渐提出了实物、精神、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现如今多数的国立博物馆通常都是由教育部创立的,并且曾经一度是由大学院来具体领导的,故这一重要的认知已经被当时国内的博物馆积极认可。在这样的博物馆管理的框架下,博物馆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可以说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从我国《博物馆工作概论》中的具体表述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的博物馆具体的机构属性包含了收藏、宣传以及科学研究机构等,这样混合多种机构属性的博物馆定位在广义上来讲没有太多的争议,但是在实际上却造成了行业对博物馆的定位认知不清晰,从而导致后续我国博物馆在发展的道路上以及运营的方式中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机构来讲,只有明确其核心的定位,才能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博物馆也是如此。而且博物馆自身是具有公共文化服务性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满足当前广大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需求,所以现如今不管是国有博物馆还是非国有博物馆,它们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2.2 博物馆的功能

关于当前博物馆的具体功能,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已经达成了很好的共识,但在不同行业组织以及国家和各个地区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和体制上的差异等,进而形成完全不同的博物馆功能描述。但是总体来看,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包含了征集、保护、保存、研究和展示等,都是博物馆功能中最为广泛认可的,并且这些功能也是博物馆必须要做好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当前博物馆工作有效开展和高效运营的关键出发点。

2.3 博物馆的非营利性

《博物馆条例》已经将博物馆明确规划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我们从广义的角度上看,非营利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其中产生的收益完全用于博物馆的运作和开展相关活动。但是从某种角度上看,“非营利性的组织”作为一个概念,其主要是以非营利为特征的一种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出现的。非营利性组织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点特殊特征,分别是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自愿性。基于此,我国博物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相关的政府部门为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且中央政委以及部分省市也已经逐渐开展了文化单位文创试点工作,包含了博物馆在内的文化创意工作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旧有部分人和少数的地方政府部门对博物馆的公益性以及非营利性存在认知不足现象,其实质就是没能有效理解非营利性的真正意义,也没有充分认清文化产品的具体研发和经营活动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新时代下,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公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逐渐加大,目前我国政府对博物馆的投入基本上就是保障其正常的运行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

3 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现如今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政策不断深入和推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日益关注以及当前博物馆自身的运营理念是近几年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除了理清博物馆的定位和功能以外,还需要健全博物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拓宽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坚持以新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首先是在体制机制方向上,其重点就是推进博物馆的核心治理结构改革,有效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充分转变。而且针对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的相关探索,在民国时期就出现过,如天津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以及国立中央博物馆等。但是在2010年之后,先后出台了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规划性文件,重点将理事会制度体系的探索作为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且2014年开始,我国一些博物馆开始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基于此,我国多个省市也逐渐开始建立能够履行决策和监督管理职责的主要理事会。在博物馆中实施理事会制度,有利于实现管办分离与政事分离的制度体制改革目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博物馆的公共属性,能够全面加强博物馆的内部活力。在某种角度上看,完善的博物馆理事会将决定博物館未来的发展。其次是博物馆自身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博物馆需要具有业务以及能力上的最大化的延伸性,重点突出博物馆与藏品、展览与科技和观众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应当重点表现在博物馆功能的空间拓展下。现如今教育和服务在我国博物馆中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仅是在单纯的形式和内容上,更体现在了对社会效益的有效发展上。当前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没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实现,所以说目前博物馆应当将重点关注在博物馆外的充分拓展,从而促使博物馆的功能实现与服务成效在真正的意义上走向外面的世界,有效走近社会公众的身边。最后是创新技术对博物馆的支撑作用,在21世纪信息化技术时代中,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尤其是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很多行业的运行模式,博物馆也是如此。在最近的几年中,博物馆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已经在逐渐完善中,而且目前我国博物馆管理部门也非常重视新技术对博物馆发展的推动作用,如文物保护装备研发以及博物馆数字化推广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博物馆逐渐具有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进而全面提升了博物馆在管理、保护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充分促进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

4 博物馆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4.1 依托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文化价值

尽管现今国内博物馆的数量不断激增,然而难以忽视的问题是,一些博物馆在刚一建成的时候,往往人潮汹涌,观者如云,然而渡过短暂的公众参观热潮之后,这些博物馆往往变得门可罗雀,少有人问津。有鉴于此,为确保博物馆能够实现稳定运营,必须要保证入馆参观观众的数量,故而国内博物馆应当依托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化感召力。要有明确的定位,进行观众调查了解观众的需求,根据广大观众的需求举办各种展览。同时,对已经推出的展览,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让感兴趣的观众及时充分地了解到这些展览信息。

4.2 注重融入社会

博物馆应当注重同观众进行有效地互动,而互动的方式不应简单满足于观众对展品的入馆参观,而应当主动同观众构建良好的关系,注重观众的入馆鉴赏体验以及意见和建议反馈,从而实现博物馆文化服务活动的真正社会化转变。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之友,他们担当着“公众”与“博物館员工”双重角色,是连接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志愿者、博物馆之友属于热爱、关心、支持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博物馆的工作实践中,可以把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理念以“公众”向“公众”传播的方式融进社会,同时又会把“公众”的认知和愿望及时反馈到博物馆中来,达成一种“互动”。

4.3 增强博物馆的个性化

目前,中国大多数博物馆在经营中注重彰显自身的文化个性。因此,许多具有独特文化品牌价值的博物馆相继问世。然而,尽管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在突出它们的特点和个性发展,但一种新的趋同趋势正在蔓延。最严重的是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趋同。虽然每个博物馆的内容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但表现形式非常相似,尤其是在声音、光和电的使用上的相似性,以及风景的制作都相当普遍,甚至有抄袭的现象。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当前诸多国内博物馆过于追求形式化,忽略展品文化价值内涵发掘,有鉴于此,各地博物馆在运营过程中,应当注重杜绝此种不良倾向。

4.4 强化社会服务性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有效的知识转移。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指出,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获得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的社会服务首先体现在博物馆相关设施的展示上。原因是考虑到展品观众身份的多样性,博物馆必须照顾到来博物馆欣赏展品的观众,以满足他们对文化获取的需求。虽然大多数参观博物馆的人都是学生,但博物馆不应该因此而降低服务水平。相反,它应该为游客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来培养他们的气质,增加他们的知识,并通过参观活动提高他们的欣赏风格。

4.5 注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示展品。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从技术角度来看,依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使馆的展品可以为公众提供更亲密的感官体验。在此期间,计算机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可信度大、人机交互性强等优点,在博物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当指出,数字技术是提高博物馆文化服务质量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结果。因此,各地的博物馆应该为了数字化建设而避免对数字化建设的误解。它们必须立足于博物馆的实际发展情况,逐步推进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博物馆的定义主要体现在公共性、服务性以及非营利性中,并且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可谓是有很大的提升。博物馆自身的功能也是奠定其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现如今我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切实打造更加具有服务性的一种非营利性组织。

参考文献

[1]马静.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4):128-129.

[2]李耀申,耿坤,李晨.博物馆定义的国际化表达与中国式思考[J].博物院,2019(04):54-58.

[3]魏峻.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8(04):3-7.

猜你喜欢
定义博物馆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博物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露天博物馆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