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视化学习的案例可视化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究与意义

2020-08-14 10:17王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实验组可视化

王静

一、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在信息文明的环境下,教育教学也赋予了我们新使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中,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实习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可视化研究于19世纪早期以各种形象化图表的形式出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视化技术研究逐渐向多学科渗透。在国内,可视化教学作为教育技术新的研究领域,主要以思维可视化方向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于19世纪正式诞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只是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在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哈佛医学院在进行教改时将案例教学法引进了医学教育。由于使用案例教学法不用直接到临床医院观察病人,能较快引入到新课程的教学中,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案例教学法成为美国的医学院大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国内,案例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院校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然而,笔者发现在中国知网通过关键字“案例教学” “中职” “护理”搜索却仅有32条记录。

一直以来,中职护理教学秉承着“以服务为宗旨的整体护理”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要从临床实际出发,教导学生实施“以人为本”整体护理,这就需要真实案例作为引导。目前中职教学课程改革是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育人目标。中职教育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应当融合人文素养。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因局限于特殊要求较多的医学模式,以及存在临床实训机会较少等问题,卫生类专业主要靠案例结合临床进行教学。

目前,《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案例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建立良好的感官认同,更难以建立更深的情感共鸣和态度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实践探究

(一) 思路设计(如图1所示)

第一步,收集整理外科护理学的文字案例,进行梳理及优化处理,选择最能体现和引出新章节知识点的案例。

第二步,组织外科护理学的专业教师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临床案例运用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征询多方意见,再结合上述情况构建案例可视化视频的设计原则,形成脚本方案,拍摄出临床案例的微课、视频。

第四步,制定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方案。两个班级的上课内容、课件等均相同,对照组在课堂上采用传统文字案例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案例的可视化视频进行教学,最后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成绩、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来检测实验效果。

第五步,使用统计系统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两组测试的理论和实践成绩进行统计,对照前期数据形成效果评价。根据数据分析后,完善案例的可视化视频,形成案例可视化的资源库。

(二)以外科护理学中第十五章第六节肠梗阻的内容为例

1.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97名,随机划分为实验组(45名)和对照组(42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2.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将本次课安排为2个学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组均为同一教师授课,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即以多媒体课件及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使用的案例主要通过文字描述。

(2)实验组:以可视化案例教学法为主,具体步骤如下:①课前收集整理肠梗阻的文字案例,进行梳理、优化处理,选择最能体现和引出新章节知识点的案例。②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③再结合上述情况,构建案例可视化视频的设计原则,拍摄出临床案例的微课、视频。④用临床案例的可视化视频结合课堂上课。

3.评价方法

(1)考核成绩。统一从试题库选题,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对临床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制定。

(2)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并评价学习效果。共发放问卷表97份,当场收回97份,有效回收率100%。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5.结果

(1) 两组理论及案例运用考核成绩比较(如表1所示)。結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和案例运用考核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实验组对可视化案例教学的使用很满意,同时可视化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意义

(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可视化学习通过对各临床案例进行筛选,选出经典范例,结合信息技术将案例转化为可视化视频,将单调的文字描述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利用临床案例的可视化视频进行实践导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使人文素养得到更好地提升

从心理学研究上看,图形能够快速地影响情感,而情感也极大地影响决策。案例可视化使临床案例得到视觉表征,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迁移兴趣的情感,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及素养。案例可视化与翻转课堂的融入丰富了教与学的过程及其活动,使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案例可视化可使本来与临床严重脱轨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变,对于生长在信息技术爆炸的现代学生来说具有能动作用。在临床案例的可视化视频引导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拉近学生与临床一线的距离,使其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

实习编辑吴沚洋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实验组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