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立德树人

2020-08-14 10:16李旺彩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

李旺彩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科老师往往只局限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业的教育,班主任是众多教师中同学生交流最频繁的教师,因此应当为人师表,做好表率作用,伴随学生日常学习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有困惑的学生进行疏导,为学生自身塑造优良的价值观念提供助力。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初中生是德育教育比较重要的阶段,初中生比较容易有情绪上面的波动,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为人处事方面也比较轻浮,再加上这个时段正值叛逆期,初中生和家长也会有较多的矛盾,因此需要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潜移默化的进行调解和纠变,引导学生朝好的方面发展。

1 德育教育问题总结

1.1 工作观念落后

在对于学生开展相应德育教育的工作日常中,班主任常常都是进行较为硬式的教育,片面并且浅显的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结合实际联系日常给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導。单向的教育学生们的吸收程度一般较为低下,学生也容易产生反感。对此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应丰富教育的内涵让道德教育不再是往日过于单调的教育,根据所带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在学生学习日常中多同其进行交流,摸清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在大体上了解学生的心理现况。有针对性的及时处理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

1.2 教育内容的转变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往日仅为学生树立集体观念,过于强调学生学业的重要性。现今应对学生的需求相应的重视学生成长阶段在心理上产生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问题,对于其在知识的学习上也会有莫大的帮助。班主任应当对应初中生在不同的年龄时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结合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预估,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段内追寻人生价值和完善价值理念提供优良的环境。

1.3 初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应试教育运行的如今,班主任的观念较多停留在传统教学思维,过重化强调高考中考在教学中的地位,导致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同时带给学生家长的错误引导也是成绩至上,这样不由得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有碍于知识的学习。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可见教育不能唯独追求学生的成绩,在观念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也不能落下。班级每周必有的班会课是对于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好时机,但是班会课被任课老师随意侵占的例子屡见不鲜。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班主任教育理念落后,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够强烈,因此难以在道德教育上做出创新和改变,对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一直也没有什么成果。

1.4 未能进行有效实践。

开展工作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德育工作开展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对于班主任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而经验的积累更应该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汲取,教育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既是接收者也是问题的提出者。交流中班主任往往能够得到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最优化的解决学生在道德教育及心理上的问题,不至于学生单方面的接收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同现实脱节。

2 初中班主任开展道德教育的建议

2.1 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模范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的相应开展应当明显区别于课堂上对知识的传授工作的开展,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两者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两者同源但异宗。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应当发挥好自身在学生认知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想教育别人首先自身应当有较高的觉悟,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够去要求自己的学生,倘若自身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难免的会误导自己的学生,老师的每一句话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的行为举止、对事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的都会改变着学生。学习的开始是模仿,这不仅是展现在知识的学习上,道德教育同样是实用的。平常的学习中,也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的时候严格要求学生,在作业批改的时候严格的要求学生,都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荣辱方面的认知。对于考试作弊者的严惩亦是对于学生在于道德上的一个约束和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同时还让学生意识到以后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德育工作的展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在交流中尊重和理解学生

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相互的尊重和包容理解是基本的礼仪,在班主任为学生展开大的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运用自身的长处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善于去包容理解学生,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最大区别就是要和学生进行心和心之间的交流。学生由于处于被动接收的处境一般都是恐惧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因此班主任更应该去包容学生及时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沟通中尤为要注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表情及神态变化,从中更能推断出学生的变化,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疏通,会在德育工作推进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成果。

2.3 德育教育重在引导

道德教育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内容是比较单一的,这点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当前教育方式枯燥这一现状。德育教育不能是仅靠在班会课上单向的对学生进行教条式的教育,更应该将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心里的疑问,通过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心理上的困惑,既能够起到教育效果,还可以大众化的解决问题,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友好的教、学关系。

3 结束语

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不在于多次重点性的教育,也不在于过多的对学生进行硬式的道德教育,大道理我们都懂,相信学生们自然也会明白。实质性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依旧还是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进行。班主任应当通过多个方面依照对应问题进行解决,德育教育不是仅仅在于初中阶段,但是在初中阶段就应该认真对待,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影响到学生往后余生。

参考文献

[1] 潘建华.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教师,2013,14(12):25-26.

[2] 刘来喜.例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42):125-126.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