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8-14 13:49王美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王美丽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同时对于枯燥的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自信。同时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是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教育的创新改革,情感教育成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逐渐渗入和融合,有效的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阐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法

前言

情感教育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其通过感性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热爱。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以情动人方式逐渐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展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在享受和谐教学的同时增强其主动学习性,激发其学习热忱,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建立健全的人格修养,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教师用语言和行动为学生创建数学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师的关怀、教导和重视都有很强的自然倾向,因此教师的语言和行动对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有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自身的语言和行动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为学生创建数学学习氛围,通过温柔得体的语言和行动,使课堂氛围活泼愉悦,从而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乐于学习数学。

例如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快速准确的回答数学问题,此时教师要对其表示出赞美和鼓励:“老师第一次讲到这个问题,你回答很准确,太厉害了,这说明你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解,而且对问题进行仔细思考,其他同学要向你学习。”

再如学生在回答错误时,教师也要运用亲切、幽默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以三年级下册“面积”为例,教师讲解完面积单位后,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讲桌的面积是20()。此时教师要注视全体学生,给予学生关注,让其感受老师的重视,这时有同学说是平方米,教师可表现惊喜的表情并说:“老师觉得如果我有那么大的课桌太幸福了,可以占半个教室了,同学们也不用挤一块了。”教师再说完后,要看向回答问题的同学,给其鼓励的眼神,学生听后会明白自己回答的不对,从而去思考正確的答案。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轻松感,教师的亲切感,从而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以趣味性为导向,融入情感教育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趣味性为导向,通过相互融合,来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探知欲望。教师可通过构建趣味性数学情景教学,以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以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在引入小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设置情景。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跟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今天我们可以玩个游戏,我这有几样商品它们的售价已经标出,你们能说出它们的价格吗?”如:乒乓球?0.8;一袋火腿肠?9.9;毛巾?8;冰激凌?2;水彩笔?29.6。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先观察这些价格有什么不同。此时学生会好奇这些价格要怎么读出来,教师可询问学生:你发现这些价格有什么不同?

生1:“有的价格里面有个小点,有的没有。”

师:“你观察的非常仔细,这个小点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让学生思考小数和整数的区别。……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教学,以此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如在教授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增加方位感,可让学生制作简易坐标图(图1)。

师:“同学们看例题(图2),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什么?”

生2:“老师,我从题目中知道观察点是邮局,然后依据坐标图确定……

师:“不错,你能结合坐标图,给大家描述一下从小明家到超市怎么走吗?”

通过坐标图,教师让学生先找到观察点,再根据描述来确定方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以趣味性为导向,融入情感教育,逐渐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点,这样在课堂中不仅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且使学生心情放松,以此更乐于学习数学,探知数学奥秘,从而使其理解掌握数学重点知识。

三、在数学实践中融入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逐渐融入情感教育。数学教师通过数学实践课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启迪,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同时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更加透彻,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其对于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实践和情感教育相互融合,使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比如在学习周长的课程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再让学生通过直尺进行测量,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并求出和。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了对周长的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从而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再比如学习测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直尺、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直尺分别测量较短距离的物体,如课本的长、宽、厚,从而认识厘米和毫米这两个测量较短物体的单位。再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从而了解分米和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测量的实践操作过程,教师不仅能够教授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测量工具,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数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同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使情感教育体验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情感教育和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能够互相影响和促进,还能互相交融和渗入。教师通过智慧和有感情的数学教育,可以让学生逐渐喜爱数学、探究数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深刻感受知识的魅力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因此教师要继续加强情感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最终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马光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究[J].才智,2020(14):44.

[2] 安巧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甘肃教育,2020(09):84.

[3] 蔡梦琪,周厚余.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02-103.

[4] 李婷.情智共生:知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路径[J].数学教学通讯,2020(07):41+43.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