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数学思维混乱的“思维怪圈”

2020-08-14 13:49韦腾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韦腾飞

摘  要:在小学学科的教学中,数学有着很大的思维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和逻辑性还不太完善,在进行数学题的解答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思维性和逻辑性的错误。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必须要对于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总是受到“思维怪圈”影响,对于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解答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思维混乱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混乱;思维怪圈

引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在本人多年的小学数学一线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着许多混乱的问题,这一问题必须要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为了解决学生的思维混乱,特意进行了如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课本中的思维怪圈内容

1.课本中的几何方面的问题。在小学课本的教学中,对于长方形的概念是有些含混不清的。在小学的数学课本儿中,对于长方形的认识就只是单纯的说长宽不相等的图形就是长方形。在这句话中就说明长方形不包括正方形。也就是说,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能够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混为一谈。但是,在小学数学的以后的学习中又说明正方形应归属于特殊的长方形。课本中这样的叙述就有些矛盾。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中,关于长方体的概念教学内容中,说长方体的六个面儿都是由长方形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方体叫做长方体。那么在长方体中出现了正方形的影子,学生们在理解起来就会出现混乱,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会产生歧义。而在后面儿有关于正方体的教学中,又出现了这样的字样:钢铁可以说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说明正方体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样的概念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会出现一些思维混乱的情况。在小学数学的课本教学中,有许多这样的数学矛盾问题,学生在理解起来就会产生歧义和混乱。例如,在有关于线段方面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学生在理解起来也会有一些困难和思维混乱。

2.数学教材中有关于数学术语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数学课本儿中,增加和增加到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我,他们的思维还不在开阔,理解起来有一些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数学术语讲解的学生理解起来容易造成混乱。还有就是在数学课本中经常会出现如“以上”“以下”字样。学生在理解起来也有了很大的困难。如给出了一道计算题,让在10以内或者10以外进行相应得数的计算。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想,10以内包括10吗?10以外包括10吗?对于学生来说是众说不一的。我认为,这里都不应该包括10,因为10在之间,既不包括在前面,也不包括在外面。因此,课本中的一些数学术语对于学生来说存在着一些记忆混乱方面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二、辅导教材中的思维怪圈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要做课本上的题,还要买一些辅导教材中的题进行练习。但是呢,有一些辅导资料上面的题由于印刷或者出题者的知识储备不足,经常会出现一些经不起推敲的题。也就是说有一些题出的不严谨,不够完整,存在着很大的歧义。例如在辅导教材中的这样一道选择题: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什么?A.1.5倍B.2倍C.∏倍D.3倍。这道题和课本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这道题主要是出自课本中关于圆的周长推导的内容。但是呢,这道题存在着很大的指代不明。如在这道题中,所属圆的直径指代哪个圆有着很大的歧义。对于有的教师来说,这道题只是省略去了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说是否在同一个圆中。但是就是这样的回答是否全面呢?当然,教师说的这个前提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在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可能存在了很大的困难,影响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导致学生在进行解题的时候陷入所谓的数学“思维怪圈”。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辅导教材中也有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出现解题能力的思维怪圈。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辅导教材的解答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的为学生进行解答,避免让学生陷入数学思维怪圈。

三、教师评判的思维怪圈

对于教师的讲课来说,其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课本上和大纲上的一些问题。在上面分析到在课本中存在着很多思维混乱的问题,但是呢,有一些教师在进行讲解或者评判的时候没有进行思维的转化,还是按照课本中给出的案例进行讲解,也就是说,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评判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评判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也就是说,给出的答案不合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应用题的时候:一条裤子17元,一件背心6元,一双鞋子20元。问:如果小亮要买这三样中的其中两件,至少要带多少钱?在这道题中,有三种可能的。但是在所给出的问题中,是问至少要带多少?也就是说在做这一类型的题的时候必须要将这三种情况分别写出来。然后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最后的答案只能是买一条裤子和一件背心的价钱,一共是23元。总体来说,这样的应用题评价有着很大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这一类题讲解的,一定将为学生一一的进行解答。为学生来进行评判标准的解答。必须让学生将这一类型的题理解的非常透彻。只有这样,当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才能够避免进入数学“思维怪圈”。让学生的相关数学思维得到一定的锻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维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太健全,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方面还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用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讲解和解答。帮助或者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多多的让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提出质疑,让学生敢于寻找问题,教师用科学的态度为其解决问题。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不能够模棱两可,一定要用最正确,最科学的方法为学生进行数学题材。只有学生在课堂认真听讲,才能够避免学生陷入数学“思维怪圈”。

参考文献

[1] 肖德荣.影响小学数学思维混乱的"思维怪圈"[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2] 林惠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4).

[3] 周夏薇.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初探[J].读写算,2019,000(003):108.唉!

[4] 吴小青.浅议小学低段數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7,000(006):70.

[5] 杨贞晓.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漫谈[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