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0-08-16 13:44王朝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性

王朝阳

【摘要】目的:对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年至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性

重症胰腺炎为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具有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临床还没有明确重型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但认为主要是胰腺分泌异常引起的,患者会因此而出现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自消化作用。当前临床中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主要开展药物治疗,为进一步提升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对其中50例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心肺疾病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1]。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包括女25例、男25例;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45.7±10.5)岁。实验组包括女24例、男26例;年龄范围26~66岁,平均(45.9±10.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应用泮托拉唑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01)治疗,在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0mg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bid。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017)治疗,在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3mg生长抑素,应用微量静脉泵持续泵入,速度控制在0.25mg/h,bid。以上所有治疗均持续7天。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炎症因子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大幅缓解;无效: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或下降,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改善。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

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50例患者中2例肺部感染、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8.0%;常规组50例患者中6例肺部感染、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胰腺假性囊肿,不良反应发生率28.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重症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会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主要开展保守治疗,其中常规治疗措施有止痛、胃肠减压、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胰液分泌等[2]。相关研究显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能够控制症状发展,减少并发症情况,提升治疗效果[3]。生长抑素能够对甲状腺刺激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分泌产生抑制,并减少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量,防止重症胰腺炎患者产生过度炎性反应[4]。泮托拉唑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能够对胃壁细胞产生作用,促进胃蛋白酶活性和分泌的降低,降低胃酸水平,避免胰腺、肾、肝等脏器受到重症胰腺炎的进一步损害[5]。

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脱离呼吸机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政,郭一民.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6):1479-1480.

[2]王海燕.生长抑素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7,12(22):11-12.

[3]刘晓政,郭一民.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6):1479-1481.

[4]罗桂金,雷平光,余洁梅.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二胺氧化酶、D-乳糖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3):433-436.

[5]徐林芳.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響[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1):68-70.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性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不同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