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湿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8-16 13:44黄帮琼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护理效果

黄帮琼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疗法对湿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选用在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接诊的湿疹患者6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法,观察组则接受中医护理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对两组经过护理方法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则为73.53%,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式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疗效着更为明显,湿疹患者瘙痒表现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复发几率能得到有效降低,睡眠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湿疹患者;中医护理;护理效果

湿疹是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导致因素是由多个方面引发,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痒瘙严重。湿疹主要包含类型为三种,分别为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以及亚急性湿疹[1]。三种湿疹中的急性湿疹表现出具有渗出的倾向,慢性湿疹则表现出浸润和肥厚的症状。多数湿疹患者当前都选取西医方法给予治疗,但西医治疗手段治愈率比较低下且复发可能性较大,如此发展下去还容易转化成慢性湿疹。中医护理方法相对西医而言较少被使用,因此本研究选用我院门诊接诊的湿疹部分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选用在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接诊的湿疹患者6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湿疹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4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6例,有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20-59)岁,平均年龄(43.7±2.9),湿疹发病时间为2-17天,平均病程(10.9±2.5)天;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4例,有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21-60岁,平均年龄(46.2±2.6),湿疹发病时间5-19天,平均病程(11.9±2.8)天。所有参与研究的调查对象中,确诊为湿疹的患者均符合《皮肤病与性病》分册内湿疹诊断标准,排除有皮肤损伤或者近14d有过敏治疗者,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备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法,观察组则接受中医护理法。中医护理法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皮疹局部护理及其心理护理。1)饮食护理:有少数患者可能由于食物的不耐受情况也会导致发生湿疹,与中医分型有密切关联性,对应脾虚湿蕴型的患者,用药需温服且宜少用药量或口服多次,与此同时多食薏米、山药等化湿健脾的食物,戒烟和戒酒且严禁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对应湿热浸淫型的患者,可服用汤药,食银耳、莲子、苦瓜等能够清热祛湿的食物,严禁食辛辣、腥发类、煎炸等食物。对应血虚风燥型患者,饮食多以松子仁、黑芝麻、龙眼等能够养血润肤食物为佳,严禁食辛辣、竹笋等食物。2)皮疹局部护理:需根据湿疹患者临床上的发病症状,或者经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划分患者湿疹的病症类型,再依据其不同病症类型对患者实施不同处理方案[2]。例如血虚风燥型患者病症皮肤多表现为粗糙、肥厚、色素沉着还伴随剧烈瘙痒等,护理人员在护理这种患者可在患处给予油剂或者糊剂来止痒及其润肤,每天对患处先进行清洗,防止有上次涂抹残余药品,使患处保持清洁卫生,然后对患处再进行均匀涂抹两次。3)心理护理:多数湿疹患者由于瘙痒难耐或渗水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影响,因此使患者在心理上会出现极其急躁和抑郁的情况,护理人员因此应对湿疹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结合,运用对应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帮助其建立战胜湿疹疾病的自信心,促进湿疹疾病患者可尽快恢复。

1.3  判定疗效

在通过治疗后,患者瘙痒表现症状为有所改善,皮肤湿疹大面积在不断缩小为有效;在通过治疗后,患者瘙痒表现症状无改善且皮肤湿疹大面积无发生变化,湿疹面积甚至还在不断扩大为无;患者通过治疗后,患者瘙痒表现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

1.4  统计方法

于统计方法中应用SPSS 23.0软件来进行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运用t来检验方法,采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并运用x2来检验方法。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对两组经过护理方法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為有效率则为73.53%,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湿疹的导致病因比较复杂,一般中医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中医上的定义来说又被称为奶癣与绣球风[3],认为诱发该病主要与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天气改变、机体免疫力功能、机体过度疲劳等因素有着很大关联,将湿疹纳入为湿毒疮的范围之内,然后再是由于热、风、湿等聚集在体内而形成,我们在进行治疗湿疹需清热利湿。湿疹在中医中包含血虚风燥、脾虚湿蕴及其湿热浸淫三种类型[4],以上类型说明进行护理湿疹除对患者患处的皮肤以及饮食习惯进行护理,还需对患者心理护理,才能使湿疹彻底治愈。

以上所述,中医护理方式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疗效着更为明显,湿疹患者瘙痒表现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复发几率能得到有效降低,睡眠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钱建辉. 中医护理对湿疹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5):251.

[2]党永禄, 党龙绪. 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64).

[3]张琴. 对湿疹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24):69+73.

[4]斯琴高娃. 中医护理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13):132.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护理效果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