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对COVID-19患者心理应急反应的影响

2020-08-16 15:37凌媛钱俊林玉晨邱伟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抑郁焦虑

凌媛 钱俊 林玉晨 邱伟芬

【摘要】 目的:探讨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在COVID-19患者焦虑、抑郁及症状自评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例COVID-19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团体网络正念认知疗法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COVID-19患者SDS评分(t=-6.232,P<0.001)和SAS评分(t=-4.941,P<0.001)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躯体化(t=-2.366,P=0.032)、强迫(t=-2.457,P=0.027)、焦虑抑郁(t=-3.770,P=0.002)、敌对(t=-2.818,P=0.013)、恐惧(t=-3.101,P=0.007)、精神病性(t=-2.416,P=0.029)等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网络正念认知疗法对COVID-19患者心理应急反应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新冠肺炎;焦虑;抑郁;症状自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1],属于急性传染病,流行来势凶猛,目前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席卷之势,迅速传播,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生命构成威胁,患者所承受心理压力大,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攻击、不配合治疗、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正念认知治疗是东方正念技术和西方行为疗法结合发展起来的。现在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正念认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3]。本研究对我院28例COVID-19患者进行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旨在探讨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在COVID-19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缓解患者应急反应中的焦虑、抑郁情绪。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诊治的28例COVID-19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在30~ 70 岁,平均(40.23 ±1.46)岁,患病病程 5~12天,平均病程为(7.53±1.05)天。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納入标准:诊断为COVID-19。

排除标准:不能配合团体治疗者,劝说无效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14名患者为一组,共两组。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团体网络正念治疗方案。运用腾讯会议进行视频教学,14例患者为一个团体,将其分为两个团体,每周3次,共6次课程干预,每次40min。行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干预方案[4]。见表一

1.4 观察指标

(1)抑郁自评量表(SDS);(2)焦虑自评量表(SAS);(3)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5 疗效评价

(1)SDS :用于判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共包括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的方法。SDS标准分为52分,52-61分为轻度抑郁,61-70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SAS:该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SAS标准分为55分,55-59分为轻度焦虑,60-64分为中度焦虑,65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SCL90:观察组治疗后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等评分。症状自评量表与评分呈负相关,评分越低,症状越轻。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COVID-19患者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分析;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经过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后,患者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表2。

2.2 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经过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患者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具体见表3。

2.3 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比较

治疗后,患者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具体见表4。

3 讨论

COVID-19患者所承受心理压力大,引起焦虑、紧张、易激动、情绪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等应急反应,这些反应会妨碍患者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选择适当地应对策略和正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正念”最初来自佛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它强调有意识、不带评判地关注当下,是佛教禅修主要的方法之一。正念强调个人时刻维持关注眼前,不对眼前的状态进行过多评判,也不用过多注意自己的生理疾病。正念并不是规避负面的情绪。而是以知道他们存在的情况下,保持接受和开放的态度,不是一味的消极下去,这样可以减低个人的消极反应。正念比较少关注个人的思维,主要关注个人情绪和躯体感觉。有研究发现,长期正念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结构,尤其是负责调节情绪的脑区,对感觉敏锐性和注意、情绪的改善有促进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正念还能促进左侧前额叶去激活加强,通过改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反应的变化,调控情绪的变化[6]。

本次研究对COVID-19患者进行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治疗后患者SDS评分(t=-6.232,P<0.001)和SAS评分(t=-4.941,P<0.001)都比治疗前显著降低,说明正念认知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化(t=-2.366,P=0.0318)、强迫(t=-2.457,P=0.0267)、焦虑抑郁(t=-3.770,P=0.002)、敌对(t=-2.818,P=0.0130)、恐惧(t=-3.101,P=0.007)、精神病性(t=-2.416,P=0.029)等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治疗后,说明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对患者心理应急反应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团体网络正念认知治疗对COVID-19患者心理应急反应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应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严伟峥,黄保英.首届“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人冠状病毒检测技术手把手培训班”顺利召开[J].病毒学报,2017,33(5):820.

[2] 洪磊(综述),陈余清(审校).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52-1255.

[3]郝苗,谭明英,吴嫱, 等.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 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14(4):485-489.

[4]王晓敏.短程正念认知团体人际疗法对成年早期抑郁障碍患者人际问题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7):1537-1540

[5] 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第四版) 的通知[2020-02-07].

[6]徐良雄,石聿树,熊昌娥,等.抑郁障碍患者正念认知疗法干预后生活质量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03):374-377.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抑郁焦虑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