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分析

2020-08-17 07:11王君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吉非紫杉醇肺癌

王君芳

(罗庄中心医院肿瘤介入科,山东 临沂 276000)

肺癌(lung cancer)是指原发于肺部或支气管的恶性肿瘤[1]。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7.13/10 万,其在我国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74.31/10 万,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39.08/10 万。此病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早期肺癌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肺癌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癌细胞未发生转移的早期肺癌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对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主要是进行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2]。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吉非替尼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2 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病情均经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3],其预计的生存期>3 个月,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存在造血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有精神疾病、对紫杉醇、顺铂或吉非替尼过敏、病历资料缺失或在本研究期间自行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按照这些患者住院病历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其住院病历的尾号为奇数)与对照组(其住院病历的尾号为偶数),每组各有41 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6 例,男性患者25 例;其年龄为65 ~83 岁,平均年龄为(74.36±3.59)岁。其中,肿瘤位于右肺上部、左肺上部、右肺中下部、左肺下部和双肺的患者分别有4 例、8 例、10 例、12 例和7 例;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和高分化癌患者分别有10 例、25 例和6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8 例,男性患者23 例;其年龄为68 ~80 岁,平均年龄为(74.20±3.67)岁。其中,肿瘤位于右肺上部、左肺上部、右肺中下部、左肺下部和双肺的患者分别有5 例、8 例、11例、11 例和6 例;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和高分化癌患者分别有11 例、26 例和4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紫杉醇(生产厂家: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037)的用法是:每21 d 为1 个化疗周期,在1 个化疗周期的第1 天和第8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185 mg/m2的紫杉醇。顺铂(生产厂家: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22)的用法是:每21 d 为1个化疗周期,在1 个化疗周期的第1 天~第3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25 mg/m2的紫杉醇。连续对患者进行4 个周期的化疗。用吉非替尼(生产厂家: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14)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每次服250 mg,每天服1 次。于餐前60 min 或餐后120 min 服用,连续用药1 个月为1 个周期,共治疗4 个周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评估其近期疗效。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消失,且该疗效维持的时间>4 周。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肿瘤的直径减小>30%,且该疗效维持的时间>4 周。稳定:治疗后,患者肿瘤的直径减少≤30%或增大<20%,且该疗效维持的时间>4 周。无效:治疗后,患者肿瘤的直径增大≥20%或出现新的肿瘤。病情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 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用药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 个周期、2 个周期、3 个周期和4 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5.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2 用药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EA 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EA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 个周期、2 个周期、3 个周期及4 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表2 用药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EA 的水平(μg/L,±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EA 的水平(μg/L,±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1 个周期后 治疗2 个周期后 治疗3 个周期后 治疗4 个周期后观察组(n=41) 164.3±36.2 126.2±27.5 97.7±23.1 65.8±17.6 40.8±16.3对照组(n=41) 163.9±35.8 142.8±28.7 125.4±24.9 104.6±18.3 94.9±18.7 t 值 0.0503 2.6741 5.2220 9.7850 13.964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全球肿瘤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新发的肺癌患者约有210 万,死亡的肺癌患者约有180 万。早期肺癌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其病情在得到确诊时多已发展至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过去,临床上对晚期肺癌患者主要是进行化疗或放疗。紫杉醇和顺铂是临床上治疗晚期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紫杉醇是从太平洋红豆杉树中提取分离并提纯的一种抗肿瘤药物。此药可对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实施干扰,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复制[4]。顺铂可抑制肿瘤细胞DNA 的复制,对肿瘤细胞的细胞膜造成损害,进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临床实践证实,用紫杉醇和顺铂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病情的发展,延长其生存期,但效果有限,且会使其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其生存质量[5-6]。近年来,临床上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吉非替尼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此药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EGFR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促使肿瘤细胞凋亡[7-8]。

由本研究的结果可知,用吉非替尼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缓解其病情,改善其血清CEA的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吉非紫杉醇肺癌
新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上皮间质转化对EGCG逆转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