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探讨

2020-08-19 12:50王家家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

王家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家长从怀孕初期就开始对胎儿进行各种胎教。幼儿园是幼儿接受集体教育的第一步,为了不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在择园的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按国家教育部门要求,幼儿园教育包括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多项内容,其中科学领域教学又可分为数学和科学两大类。本文以幼儿园教育科学领域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详细分析各种有助于提升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力求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助力。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科学领域;教学方法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还处在懵懂阶段,对社会生活还没有系统的认知,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需要接受全方位的启蒙教育。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在幼儿园阶段设置“五大领域”课程能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认知,为日后适应小学生活做好铺垫。新版教学大纲中将幼儿园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提升科学在幼兒园教学中的地位,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发散幼儿的想象思维,增强幼儿的创造能力。有效的科学学习还能成为其他学科教学的助推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符合幼儿需求的教学计划,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幼儿园阶段科学领域教学的含义及重要作用

(一)科学领域教学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启蒙阶段,教育内容必须全面、具体。教育部将该阶段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和各种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思考和实践操作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相互交流沟通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清晰准确。在完成科学领域的学习后,幼儿能从中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感受到数学的重要作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通过学习还要让幼儿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热爱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建立环保意识。

(二)科学领域教学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科学领域教学能教会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对其中的规律变化产生兴趣,渴望进一步进行探究。在教师创建的适宜探究的教学氛围中,全部幼儿都能获得参与的机会并能主动进行提问、发表意见或见解、学会与人沟通和尊重他人观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这些材料能全面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有助于幼儿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究。通过科学学习,幼儿会对身边的形、量、数、空间现象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对数的基本概念,能用学到的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当前社会是科学技术的天下,幼儿在熟悉科技成果后会对科学技术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崇高的科学理想。科学领域教学还能帮助幼儿了解自然、学会尊重环境和生命,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如何提高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性

(一)研究幼儿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按幼儿的年龄来规划教学内容的难度,不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传授科学知识。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将分析幼儿的心理、了解幼儿的兴趣为主要工作内容,有效弥补了传统幼儿教育中的缺陷。广大幼儿教师要意识到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助其建立深厚的科学情感,对科学探究保持浓厚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科学精神的培养,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累积科学知识,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科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警惕自己的片面性,从幼儿全面发展及终身受益的角度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教师要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让自己成为深受幼儿喜爱的大朋友。在教学时,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入手,充分考量幼儿的生活认知能力,将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使其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可通过设计针对性的趣味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打破科学教育和幼儿日常生活的界限,将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游戏,在游戏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科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意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操作转变幼儿的学习态度,使其愿意主动探索科学知识。

(二)加强师生沟通

幼儿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自己不止是课堂上的教师,还是幼儿的朋友、伙伴。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年龄多在3~6周岁,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任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的热度,缺少耐心和持久力。教师的耐心指导是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原动力。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设计强趣味性的科学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符合幼儿认知的、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能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充满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索时,教师要扮演启发诱导的角色,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幼儿的大脑和手都动起来。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总结,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将缺少目的性的思考转变成规律的、带有目的性的思考,并能将自己的问题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带着问题学习,有助于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能力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通常要依靠自己的直觉,进而完成知识经验积累。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教学时也应当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对操作材料的收集和积累,使其具备吸引幼儿注意的能力,帮助幼儿建立探索欲望。前面提到,幼儿很难在同一事物上长时间地保持兴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丰富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价值,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感受到科学的奇妙,深陷在其魅力中,愿意主动探究科学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摩擦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教师可根据这一现象设计简单的实验操作活动。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碎纸片、毛皮、格尺、棉布等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在幼儿进行动手操作的同时渗透相关的科学知识,指导幼儿操作,最终使其明白头发为什么会飘起来,碎纸片为什么会立起来。教师的演示会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动手实践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类似科学实践活动的设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助其积累科学知识,还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日后深层次的科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是幼儿感受集体生活和学习启蒙的第一步,在此阶段开展科学教学对其科学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能帮助幼儿形成严谨的科学逻辑,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秋莲.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科学领域教育有效性探讨[C].中国校外教育(幼儿园教育).2017(12).

[2]朱维宇.浅谈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幼儿园教育),2019(03).

[3]周利文,叶月萍.厘清核心科学概念 有效选择教育内容[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

[4]王蓉.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中“问题探究式”教育活动的研究[J].科学教育评论,2019(03).

[5]王少华.幼儿园课程开发中“课程审议”的实践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8).

猜你喜欢
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微课的资源创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融合五大领域的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研究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五大领域中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