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视域下超文化交际能力多维培养探赜

2020-08-24 09:45徐佳鞠芬赵荣荣
成才之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多维第三空间教学模式

徐佳 鞠芬 赵荣荣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向“超文化”交际能力方向发展。文章基于“第三空间”理论,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四个方面提出超文化交际能力多维培养的理论框架,为高校文化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超文化交际能力,超越自身文化达到成功交际。

关键词:“第三空间”;超文化交际能力;多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2-0008-03

一、引言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在此过程中各国联系不断增强,國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各国间的文化也处于不断冲突与融合、借鉴与整合中。文化背景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过程,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群希望通过互动,广泛获取不同的文化资源,这要求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从“跨文化”向“超文化”方向发展。“第三空间”这一社会学概念应用到文化研究领域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指“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在这一地带,“母语和外来文化都会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让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超文化能力”和“第三空间”理论有共通之处,其最终目的都是超越自身文化达到成功交际。鉴于此,本文对“第三空间”视域下超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维培养进行探讨。

二、“第三空间”理论

1.内涵

“第三空间”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于1989年提出的,指的是介于家(第一空间)和工作单位(第二空间)之间的一个平等的社交空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Claire Kramsch教授于1993年将此概念引入到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中。澳大利亚语言教育专家Lo Bianco等人系统阐释和推广了这个概念,认为“第三空间”是指“学习者通过跨文化的探索和协商,创造性地摸索出的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文化教学一般经历文化学习、文化比较和文化探索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的外语教学,文化教学目标应走出文化事件的讲述和文化差异的比较,而强调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多元意识。此时,在文化学习中探索“第三空间”就成为教学的侧重点。在探索“第三空间”的过程中,学习者形成跨文化的复合人格,以适应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2.特征

(1)融合性。“第三空间”不是简单的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混合物,而是彼此融合之后的新的综合体。随着文化的全球性流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融合”意味着文化交流需要通过顺应或协商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在此空间中探索顺应符号系统的语言表达形式,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2)动态性。“第三空间”是一种变化的、灵活的、辩证的文化展示和交流的过程。它不仅存在于已有的固定文化形式之中,也存在于人们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在“第三空间”中能够从新的视角来观察并思考自己的文化,通过学习他国语言文化,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人格。(3)生产性。“第三空间”理论强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协商、调适和合作实现交际共赢的目的。这一点突破了“语言工具论”,可以让学习者在多元文化融合中不断重塑自己的文化身份,“生产性”地建构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超越,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公民。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超越之维

1.“超越”和“跨越”的区别

“超越”不同于“跨越”。“跨越”是将文化作为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认为文化具有固定不变的疆界,文化学习是为了目的语交际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增长,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以知识和行为为中心。而“超越”认为其疆界具有可变性,文化交流是进行自我建构的前提条件之一,学习他国文化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整体成长,超文化能力的培养要以意识和态度为中心。因此,超文化能力并非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简单延伸,它是一个包含不同维度的综合系统,其建构包括认知、交际、伦理、认同和创造等方面。限于文章篇幅,本文着重研究的是超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维培养。

2.超文化交际和“第三空间”

文化的全球化给超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开阔了新的视野。超文化交际要求达到彼此间的个性化交往和对交际活动普遍性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第三空间”。超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取决于个体文化自觉的程度和自身超越特定文化认同的努力,但它同时需要经由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才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营造出的“第三空间”对高校外语文化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下面探讨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第三空间”,培养大学生的超文化交际能力。

四、超文化交际能力的多维培养

教学中的多维培养指的是教育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构建一个协同的高效的体系。教育体系一般包含四个要素: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1.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学校设施和课堂氛围。外语学习的课堂氛围和语境密切相关,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自我发现文化区别,产生交际欲望,这是培养超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境因素如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道德观念,讲解词汇、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文化主题,营造语境。在具有导向意识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接触到外族语言的文化特征,在环境中体会到文化差异,打开“第三空间”之门。

2.教学主体

(1)教师。教师在超文化交际能力多维培养中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超文化能力水平和教学策略运用等相关因素。教师自身需要意识到超文化交际中“第三空间”的存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建构“第三空间”思维视角,引导学生对新事物、新文化抱有开放的心态,在出现文化冲突时,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适时进行人文教育。要纠正固定思维,更新观念,整合文化差异并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超文化交际能力。(2)学生。授课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评估,可以采取语言测试和问卷调查量表的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文化敏感度、理解局限性和交际能力有所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第三空间”,基于这一空间获得复合文化身份,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勇于探索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文化情境中体验观念变化,在交际过程中不断自我反省,及时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从而超越文化疆界和固定规约,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共享性的“第三文化”。

3.教學过程

(1)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突破传统外语教学以目的语为规范的单维空间,从建构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杂糅共生的多维动态的“第三空间”出发,制定具体的超文化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超文化认同、超文化身份建构、交际能力拓展、思辨和创造能力培养。(2)内容。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超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知识包括本民族文化知识、交际者文化知识、世界共性文化知识、交际策略等。在设计内容时,尽量将知识语境化,增强内容吸引力,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每单元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建构超文化知识。教学过程可参照高一虹(2008)提出的“砌墙”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即讲授伦理、社会、法学等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境化,即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其语义引力,使学生在不同状态下都能掌握相关知识;与水平话语结合,即将学校传授理论知识和学生日常语用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有应用价值;建构超文化知识,即在交际中穿越文化的疆界,获得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互通交流的自由,拓宽文化视角。(3)方法。建立“实体教学”与“虚拟教学”双轨制。实体教学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采用角色扮演、英语演说、分组展示等模拟超文化活动,教师可提前布置学习任务,也可以在课后组织“第二课堂”,将“第三空间”的概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尊重交际对象的基础上,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不断协商和顺应,获得期望的交际结果。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实体课堂开始向网络虚拟课堂延伸。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建构信息化语境,创设多模态交际,在虚拟教学场域与学生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同时,还要构建监控模式与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要将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相结合,打造有利于知识传递和多维能力培养的平台。

4.教学结果

验证一个教学系统是否适宜,需要对它进行测试和检验。检验时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即需求分析结果和学生发展情况。另外,应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层面。过程性评估可以采取学生每两周写反思日记、学生活动互评和教师访谈记录等方式,记录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和学生对课程的反馈。终结性评估除了期末测试之外,还可以使用课前下发的文化敏感度量表,并将课前和课后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五、结语

“第三空间”理论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不断认知自我和他人,不断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文化交流的因素可以被主观能动地选择,从而形成一种超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外语教学的社会人文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任欲海.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亚国家级课题组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与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1).

[3]石晓玲.“第三空间”理念下Skype应用于跨文化协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

[4]顾晓乐.“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J].外语界,2019(04).

[5]任欲海.跨文化教育的超越之维——全球化视域下超文化能力的发展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

[6]张德禄,郝兴刚.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外语界,2019(05).

[7]高一虹.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国外语教育,2008(02).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ird Space"

Xu Jia, Ju Fen, Zhao Rongro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towa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third space"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ulti-dimensional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four aspects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for cultur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for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achiev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beyond their own culture.

Key words: third spac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多维第三空间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浅论“点、线、面”多维观察策略在开放性游戏中的运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