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第一次交锋

2020-08-24 12:58鸿键吕玥婷婷
记者观察 2020年7期
关键词:读研院校专业

鸿键 吕玥 婷婷

回想自己的高考结果,很难说满意或者不满意,没有什么运气成分,基本上能力和最终的分数是相匹配的。作为西北地区的小孩,我从小就挺向往南方沿海城市,尤其是苏州。小时候我就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很早就把当老师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专业选择也非常明确。刚好以我当时的分数可以上苏州大学的教育学,所以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也算顺理成章。其实现在我回想当时这一切,还颇有种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的感觉。

选专业的整个过程并不艰难,也算是既考虑了自己的兴趣,又考虑到了就业前景。进入大学之后,我觉得一切都和我想象中的差距不大,沒有大家所说的什么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因为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老师,所以也没有考虑过转专业或者修第二专业什么的。

大学带给我最大的影响,第一是结交了很多不错的朋友,第二就是开拓了我的视野。生活在小城镇最大的弊处就是接触不到太多先进的理念和信息,上学的时候是在学习方面,之后可能就是在职业发展、生活方式甚至是三观方面了。

家乡的环境和南方沿海城市的差距太大了,落后地区的生活环境、人的观念可能十多年都不会变,但其实外面的世界变化非常快,要是不走出来可能一辈子都感受不到。高考对我来说是唯一能从落后小城镇走出来的方式,只有出来上大学才有机会继续待在我喜欢的、我认为发展更好一点的地方。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这个是高考给我们这样的孩子最大的一个好处。

毕业后,我选择继续待在苏州工作。现在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虽然是文科出身,在数学知识和能力上跟其他老师相比有点欠缺,但我的专业是不分学科的教育学,当时学到了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

高考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意外之喜,但这一路走过来还是挺顺利的,也是符合预期的。这已经是最优解了,所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应该还是会这样选。

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时,我本来选了理科,但大半个学期之后,我觉得自己更喜欢历史、地理,物理又不太好,就转去了文科。后来我发现,当兴趣变成我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时,我对这些自己以为喜欢的事就没有兴趣了。

高考时我考得最好的是数学,拿了满分,反而是文综考得最差,比我预计的低了近20分。刚拿到成绩的时候我很崩溃,因为我本来的目标是国内TOP5的院校,但考出来的成绩一般,只好填了一所外语类院校。最后录取结果出来,因为分数不够,我和我喜欢的语言类专业失之交臂,被新闻学专业录取。

但入学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很不喜欢这个专业。后来,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往别的专业上转,从就业前景及薪资水平上考虑,我选择了商科,开始修商科的双专业。

我选择实习时也有意地往商科靠拢,第一份实习是在某证券类媒体,与新闻学和经济学都有关系,后来还去了券商、NGO(非政府组织)企业里做财务,还去过奥美的政府事务组。快毕业时我选择了出国读研,选择了公共政策专业,并申请到了一所全美排名靠前的学校。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我一直待在国内,最近刚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做财经运营。但我正式就业时不会选择互联网企业,我个人更青睐一些快消品牌,也想去金融机构。

我现在还是很怀念高考前的那段生活,那时候生活十分单纯,同学们也都不功利,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

在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爸告诉我他给我报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招生考试。当时,民大附中每年都会面向全国的少数民族招生,我是宁夏回族人,正好满足条件。

我在宁夏时成绩很好,原本考上的银川一中是宁夏最好的高中,我的同学大多非常优秀。但宁夏的基础教育跟其他教育大省比起来是有差距的,民大附中又是根据成绩来分班级和宿舍,和我同宿舍的大多也是来自教育基础薄弱的省份,或是体育、美术特长生。

高一那一年我做了很多现在看来很愚蠢的事儿,打架、逃课打球、去网吧等等。一直到高三上学期的期末结束,所有海淀区的学校有一个联考,我考到了全班倒数。那时候我开始紧张,我来北京是不是来错了?

我从那个寒假开始刷题,成绩很快就上来了。北京是在高考前报志愿,当时我提前批的志愿填的是北京某外语院校的法语系,我想要学好法语,然后去法国做厨师。但我那年考得很差,最后录了一个二本院校。我以前在银川的不少朋友都考上了名校,学校的层次被拉开之后,未来就会说不上话了,那人生的层次也就被拉开了,我无法接受这件事,所以我选择了复读。

又一次高考我考上了那所外语院校,但因为那所学校在银川理科并不招收小语种专业,我最后选择了国际商学院的金融学。这并不是一个强兴趣导向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对院系实力和未来就业趋势的考量。但因为高三复读那一年精神太紧绷了,我到了大学又开始松懈。快毕业时我打算考研,目标是上海某财经院校一个体育经济类的专业,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向,但在复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落下的专业知识太多了,后来基本半放弃了考研。

那时候我也基本错过了金融机构的春招秋招,面试了好几个大企业的管培生项目,也一直没能拿到offer。后来经介绍我到了杭州一家科技类实体企业做国际销售工作,但我始终很失落,很不甘心。

年初因为疫情原因我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有时间和以前的朋友沟通,他们大多都还在读研。跟他们聊天时,我意识到了在继续深造的过程中确实会接触到层次更高的东西,眼界会更加开阔,以后的求职选择和薪资水平也都会上一个台阶。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想清楚了我要重新回去读研。我申请了一所澳洲的学校,选的专业是金融和商业分析,毕业之后应该还是会在金融领域就业。现在我大学毕业快一年了,刚刚辞了职,不出意外的话,将在九月份重新开始求学历程。

不是很愿意提起高考,我的高三实在是比较糟糕的一年。失眠、情绪动荡,你能想到的我基本都经历过,最后的结果也不算好,所以还是有些遗憾。

高考志愿原本的计划是在省内两所985院校中选一个,但因为成绩和一模二模相比差了不少,这两所学校最后都上不了。家里问过我想不想复读,但一想到要再经历一次糟糕的高三,我选择了不复读。

猜你喜欢
读研院校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