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诵读激活古代传统文化

2020-08-24 00:53张海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古文教学诵读传统文化

张海燕

【摘要】  中学的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诗、词、曲、歌赋、小说等文学作品,沉淀几千年中华语文的精华,它以独特的音韵辞彩、优美的意境、隽永的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价值。叶圣陶说:“古文与口头之语言殊异,读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笔者也认为,只有诵读,才能让年代久远的古代语言焕发出生机,朗朗上口、意境生成、意蕴回味,别开生面,自觉地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诵读 古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097-02

0

《新课标》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而作为交际沟通这一特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大力发展诵读这一教学方法。从宏观的角度,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它能调动学生的眼、耳、口、心,取得环绕式的立体的效果,切一点即全篇明。因此诵读在文言文的课堂上尤显重要。

令人担忧的是,当下古文教学,老师遵循“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进行逐字逐句解经式教学,令文言课堂的教学枯燥乏味,文言文的学习变成应试的符号。古文知识积累了不少,但对于古文所具有的古声古韵、诗画意境、思想隽永等特质,学生根本没心得体验,渐渐就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传统文化从而失去了传承的机会。笔者基于此教学状况,尝试在古文教学课堂,还原诵读教学的主体地位,创设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诵读教学,使传统文化得以激活。

一、古文“诵读”的意义

古文文字冼炼而意蕴深,节奏有致而音韵悠长。但文句中语气轻重、语调高低、语势强弱、语流快慢、抑扬顿挫等特质,在书面上受到限制,表达不出来,而诵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艺术再造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音为媒介的口头语言在表达时,附带了朗诵者个性的特色与情感活力,汉语言所具有的整齐美、节奏美、抑扬美、回环美,在诵读中飞扬,丰富的意蕴翩翩然如若跳跃的生命,直达人心。有时,我们看一篇作品没觉得怎么样,但听了别人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后,那感受就大不同。在文言教学中,以“诵读”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无疑有着很大的好处。

通过诵读,学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格律音韵之美,从亲近到热爱,优秀的古代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相关资料的参考,考虑从三方面入手探究,通过诵读激活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二、诵读与古文的关系

1.在诵读中,感受古文的音律辞彩美

汉语的语音特殊,具有声韵特点,讲究声韵和谐、平仄配合,极具欣赏性。在表达上字少意多,简洁精炼,细腻精准,修辞丰富,是后代作家习作的典范,非有声语言不能体会得到。因而,在教学古文时,诵读成了重头戏。

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字字珠玑,浓墨重彩,成为描绘美丽山水的绝代佳品。“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四字为一句,通体一式,言简意赅,清新秀丽,尽见骈文华丽整齐之美,而无骈文人工斧凿之迹,内中似有一股散文的流畅之气。细细吟诵,“碧”“底”音韵入耳,舒缓明快;“甚箭”“若奔”其势逼人,反复吟读,大自然的清新明丽,神奇壮观令人着迷。

2.在诵读中,体味古文的情感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而诵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所以无论是教师范读、配音朗读还是创设情景想象读,让学生边听边读边想,高声诵读重现文章的意境,品味作者倾注的情感,读者、听者均能陶醉其中,忘情于外。

如《醉翁亭记》“滁人游也”“众宾欢也”“太守宴也”“太守醉也”四个判断句,就是四个场景的描绘,凝炼的语言,一景一致,句式整齐,“也”字语气稍为缓慢延长,一路民俗自然风光,朴素自然而充满野趣,表现的却是官民同游的热闹与快乐。

3.在诵读中,抒写古文的思想情怀美

“文以载道”“诗言情”也,古代文学作品就是作家言情表意的载体,是古代传统的思想精神文化精华,学生可以通过细细品读古文中哲理抒情句,来感受古人美好情怀。

如朗读《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借助自信、乐观、高昂的语气,还原于眼前的是一位踌躇满怀、志存高远的诗人,坚决要站出人生高度的情怀。

又如诵读《岳阳楼记》第五段,在前文迁客骚人“以物喜,以物悲”普通情感的铺垫下,引导学生入景入情、声情并茂的诵读,吟诵沉思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旷达伟大情怀,从而领悟作者抛弃个人恩怨,立志為君主分忧,为天下苍生服务的拳拳之心,诵读中完成了对学生进行中国民族责任与担当教育的最深沉的情感洗礼。

中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使枯燥乏味的语言变得有情有味,而蕴藏在文言文里的音韵、意境、美好情怀等优秀文化传统,在朗朗的书声中沉淀、发扬。

三、古文课堂的朗诵策略

1.读准字音,是诵读文言文的前提

初中文言文阅读与教学中,常出现错读、误读的现象,而导致文意理解不到位,分析原因一是古文存在破读、古音异读、通假等特殊的文言现象;二是古文中的姓名、地名、官名的读音生僻;三是古文的创作者使用方言来行文。在教学中,教者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在指导诵读中要着重明确。

如《马说》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两句,“食”为多音字,第一句的“食”读“shí”,意为“吃”;第二句的“食”是通假字,通“饲”,喂养之意,读为“sì”,因而绝不能读破。又如《木兰诗》中的“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有地域特色,读为“kèhán”。

教学生读准字音,既引导学生对文言词句的正确理解,又可以加深对文言现象的认识,从而提升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在新课开始时采用生试读、师范读、领读的形式,让学生读准,达到字正腔圆、音准意明的效果。

2.读清句读,是诵读句子的基础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如果今人诵读古文不善节奏停顿,就不能流畅朗读,更别说去理解句意,领悟情感了。句读就是给文言断句,加上标点。一句话说完,用“句”;句中停顿用“读”。准确的断句,方能感受古文节律意蕴美,在语意明晰的前提下理解作者情怀,这是教者应该教授的诵读技巧。

如《满井游记》一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读之前必须断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划清节奏再去诵读,语音显得错落有致,舒缓得体,句意自然显现。又如“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一句,断句后呈现排比的句式,通过诵读,初感音韵的整齐、内涵的丰富,诵读中展示了游人春天出游的喜悦与热闹。

授教新课,无论是诗歌还是文赋,均要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根据文句特点、句意来划分节奏,在节律有致的诵读中更好呈现文句的结构美,语意的流畅感。

3.抓关键语句,是领悟文意的钥匙

作者往往会将核心的观点与情感,投射在表意境、表主旨的关键语句中,在诵读文言文时,善于抓住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的语句来指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整篇古文声、意、蕴、情齐出,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抓住“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杜甫在家破之时仍不忘天下百姓,通过凝重而深沉语调读出,尽显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李白人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随着凝滞的语速,沉重的语气反复朗读,仿佛陷入了无限苦闷彷徨之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凄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复又振起,直指云天,指导学生以坚定的语气,高昂的声调,铿锵有力读出了作者的乐观与万丈豪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抓关键语句指导学生进行纵情的朗读,随着学生意趣的激发、思维的深入,伴随作者情感的起伏,心领神会,实现最美妙的诵读体验。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文的学习,离不开诵读,读多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传统文化知识了然于心,自然口能诵,意蕴明,气自华。

[ 参  考  文  献 ]

[1]张孔义.新课标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4:54-58.

[2]路英.朗诵语言技巧与实践[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

[3]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999.5:1-2,15-17.

猜你喜欢
古文教学诵读传统文化
小虚词大学问重夯实促品味
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的几点方法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文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留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