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质之我见

2020-08-24 11:37江翔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综合素质

江翔

【摘要】  强化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多年教育理念,从增强师生规范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实践训练,多种措施并举,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规范意识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196-01

0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国家语委多次强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不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关系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当前,社会语言应用空前活跃,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这种情形下,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力度尤为迫切。

一、学校语言文字运用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语言文字使用混乱的问题还十分突出。有些地区方言盛行,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还没有真正形成风气;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普遍;有的企业热衷于取洋名、洋字号;不少出版物、广告、商店招牌、商品包装中滥用外文;用谐音乱改成语仍然存在;网络语言泛滥等现象,这些,都给学生,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冲击。就学校本身而言,母语教育受重视程度有所削弱,师生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指出,当前社会上用词、用语的混乱状况比较严重,他提出: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刻不容缓。

二、学校充分认识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和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当今世界许多民族正面临着在世界舞台上丧失母语的话语权、不得不依附于西方强势语言文字、从而使本民族文化被弱化的危机时,我们更应认识到,要强化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广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人才,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广大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要为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贡献一己之力。

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质的举措

(一)增强师生规范意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想搞好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教师必须增强自我规范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表率带头作用,如在范读、讲解和板书、课件等方面做到发音准确,书写正确、美观。同时校园内要大力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注重校园用字规范,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二)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師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才能使学生领悟到高水平的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才能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训练学生。一方面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语言文字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如国家语委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发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同时还应有计划地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使用汉语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应组织教师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比赛,督促教师写好汉字,以期对学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语言文字考评机制

考评是督促学生好好锻炼语言文字素质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练习的有效方法。因而,学校一定要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语言文字考评机制,如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等都可以将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纳入进来。这样,提出技能要求,制定了考评办法和评分标准,再纳入考试、考查或技能考核体系,就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重视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

(四)营造良好语言文字氛围

语言文字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环境的熏陶,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语言环境。学校应该在学生公共活动场所设有提示性的宣传标语牌以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用语用字,使学生经常处于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中,并在这种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示和影响,进而产生自觉的语言文字意识,养成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五)加强语言文字实践训练

教育部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说好普通话,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如语言文字运用竞赛,既要有常规性的比赛,即每天都要进行的语言文字练习,又要有阶段性的比赛,如演讲、朗诵、辩论、话剧,软笔、硬笔书法比赛等等。在比赛主题的选择上,应该精心选择,不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而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照顾到学生的兴趣需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现有问题,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源于自己的启发和教育。这样即进行了技能训练又兼顾了思想教育。

总之,学校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就必须为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的发展创建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训练条件保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修养,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姚静.我国汉语言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6,33:23-24.

[2]姚庆鑫.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23期.

[3]王美荣.浅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作用.[J]祖国:教育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综合素质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训练思维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