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环境而改变

2020-08-28 10:25颜雪梅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颜雪梅

摘 要:环境因人而变迁,人也因环境而改变。一个孩子心理问题,虽然首先是其自身的问题,但更多是趋向于因外部环境消极影响而激化。下面,笔者将以梁小洁的案例为例,从具体表现、原因分析、辅导措施、辅导效果等方面出发,浅谈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表现;原因分析;辅导措施;辅导效果

基本信息:梁小洁(化名)  女  一年级   留守儿童  走读

心理问题:孤独  焦虑   自卑  注意力分散  缺少安全感

具体表现:

一、沉默孤独,与同学缺少交流。平时大多独自在座位上玩橡皮、转笔刀等,课余时间很少与同学玩耍。

二、紧张焦虑,自制能力比较低。上课不能专心,经常摇弄牙齿,玩东西,还喜欢咬橡皮擦、铅笔等。

三、缺乏自信,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作业动作缓慢,信手涂鸦,字迹马虎,写字经常缺少笔画。

四、依赖心理,内心缺少安全感。时常在教室里徘徊,喜欢靠近老师,喜欢和老师聊天,看老师批改作业。只要老师还在教室,她总喜欢帮值日生打扫卫生,或呆在教室写作业。

原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关爱。她和读中学的姐姐两人由祖父母照顾,父母长期在南宁打工,也鲜有电话联系。家里农活多,爷爷奶奶很少过问她的学习;祖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也就谈不上辅导作业,最多是督促督促而已,家里平时吃用比较节俭。

她家住在离校五六公里的小山村,她中午留校休息,放晚学后爷爷接她回家。山里各户住得比较分散,孩子也是较少,加之村里很多人买房在镇上住了,因而孩子们的玩伴比较少。

留守儿童的她更加渴望被关爱,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认可。

二、身体、智力、心理等方面发展障碍的影响

1. 牙齿不好,并正处于换牙期。7岁的她长期缺少护牙意识,少有刷牙习惯。年底以来,她爷爷就多次带她到县医院检查牙齿,拔了些牙。

2. 不太注意个人卫生,且自制能力比较弱。她整天摇牙齿,咬文具,流口水,又不勤洗手,所以一些同学嫌她脏,不爱跟她玩。有同学反映:“老师你看,梁小洁她又咬铅笔头了,脏兮兮的,我都不想看她了。”

3.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协调能力差。就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这是符合年龄特征的,但是她自控能力相对同龄人还是比较低,更容易受到收到外界干扰,其注意力维持水平比同龄人要弱,动作协调能力也比较差。

4. 处于学习的矛盾和焦虑中。她渴求进步,知道用力,读书背书、写字作业样样不落后,只是过程草草,效果欠佳,主科成绩还是上不去;她很想表现自己,回答问题、上黑板书写、做小老师领读,甚至是辅导后进生学习,她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只是自身经常出错,同学们都不太爱搭理她。

辅导措施:

一、时时提醒,改掉不良习惯。 利用她爱与老师亲近的个性,给她提醒纠错,改掉坏习惯;同时鼓励其养成按时作息、勤洗手、勤刷牙的习惯。

二、心理暗示,给予她成长的期望。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评语等途径施加积极影响,让其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心和关爱。“你很細心,今天的错字少了几个。”“手很干净,你是怎么做到的啊?”“你真勇敢,能跟老师讲你的心里话。”“看到你跟同学们一起玩游戏,老师今天很高兴,继续发扬!”这样的话语常常跟她说。关心她的日常生活,嘘寒问暖,了解她当下的计划,给予她微笑、鼓励、肯定、信任的眼神,让她体会到老师对她的关注和期望。

三、培养自信,让她得到更多的锻炼。创造表现的机会,给她多一些鼓励性,多一些正面的鼓励和引导,让她呈现更多的正确性。例如,在课堂上给她一些简单、重复、她有所准备的问题;由易到难,递进式的指导感情朗读;在黑板上展示写得好的字;辅导同学读一些简单的段落等等。慢慢地,提高了兴趣,巩固了基础,掌声逐渐多起,成功从而写就。随着积极的一面得到放大,她越来越自信,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四、建立友好和善、团结互助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其融入其中。在班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与人相处。让孩子们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不要歧视他人,要学习他人的长处。我安排两位品学兼优的孩子与她结对子,一起学习生活,辅导她学习,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我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开展课间唱跳活动、口令运动,组织互看课读物、讲喜欢的故事活动,组织“我们一起画写生活”“魅力手工”等互动性活动。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交往,提高孩子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

五、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上级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阳光成长”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孩子们游戏各式情景,挑战各种困难,体验生活不易,排遣不良情绪,学习微笑面对挫折,初步让感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构建家校联系,指导教育方法。我以电话、微信、家访的形式与梁小洁的祖父母、父母联系,想方设法取得信任,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路上出现的问题,并相信孩子可以变好。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孩子学和玩的关系,强调孩子与同伴学习、玩耍的重要性,不可总是在家里。还指导了隔代教育的一些技巧,推荐了一些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议购买一些必要的学具和玩具等。

辅导效果:

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干预,梁小洁各方面表现总体向好。上课精神抖擞,积极发言;摇牙齿、咬东西的现象越来越少;作业明显好转,认真、工整、错字也少了;学习成绩提高,期末考试还得了奖;与同学一起玩耍多了,接受她的同学多了,她整个人变得阳光起来。

小 结

一个孩子心理问题,虽然首先是其自身的问题,但更多是趋向于因外部环境消极影响而激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的细致的工作去梳理,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创建一个充满关爱与阳光、责任与担当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其中懂得自我,懂得改变,从而逐渐回归正轨。

参考文献

[1] 韩同勇.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J].时代教育,2017(6):220-220.

[2] 徐有助.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7(2):211-21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