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68例临床分析

2020-08-31 02:46肖莉
今日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踝腓骨踝关节

肖莉

(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

踝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损伤类型,青壮年多发,呈现男性发病率较高的特点[1]。常见的损伤主要有韧带的撕裂伤、骨折、脱位、关节扭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并且损伤部位常常发生严重的肿胀,使得关节活动度受限[2],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常见的检查手段主要有核磁、CT、X线等。但由于核磁与CT的经济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X线在急性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详见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8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7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3.17±2.0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3]中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关节肿胀、走路跛行的症状。按发生原因分类,16例为坠落伤,21例为车祸伤,12例为扭伤,12例为重物压伤。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损伤后曾在其他医院就诊、损伤后就诊时间超过2h、精神疾患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X线机为德国西门子数字化的DR机,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踝关节正侧位摄片,并测量以下距离值:正位片状态下,内踝尖端的内侧踝关节的间隙值、内外踝尖端的垂直距离、内踝尖水平腓骨的厚度、内踝尖与腓骨外侧的皮质间距离。

1.3 疗效评价

与患者手术确诊的损伤类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X线检查的检出率。

2 结果

2.1 各类型踝关节损伤的统计分析

68例患者经手术确诊外翻性损伤有11例,外旋性损伤有13例,垂直压迫性损伤有9例,内翻性损伤有35例。经X线检查的检出率,急性踝关节的检出率为88.24%,详见表1。

表1 X线检查急性踝关节损伤的类型统计

2.2 各类型踝关节损伤的X线表现

(1)外翻性损伤:内踝骨折的类型多为内踝穴平面处的骨折,而在X线中表现为骨折线向上方呈斜形或者横形,而内踝的骨折块发生错位。腓骨与下胫腓骨折的X线表现为骨折线清晰,并且骨折远端有向外上方向的移位。距骨脱位的X线表现为踝关节的间隙增大。(2)外旋性损伤:胫腓骨连接处骨折的X线表现为骨折线呈由前下至后上的蝶形或者斜形。内踝穴撕脱的骨折X线表现为横形骨折,并且骨折块偏向于腓侧。后踝骨折的X线表现为骨折线呈纵形。(3)垂直压迫性损伤:内踝与外踝骨折可表现为骨折块向两侧分离。胫骨远端的骨折X线可表现为胫骨的滑车面出现压缩。(4)内翻性损伤:外踝骨折的X线呈现为骨折线呈横形,并且段端有移位发生。联合部的下方骨折X线表现为外踝末端有细小的骨折片。

3 讨论

踝关节具有较为特殊的解剖学结构以生理力学,导致其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损伤,具有较高的损伤发生率。一旦患者出现急性损伤,常常会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斑等症状,并且影响了患者正常的活动。并且在临床诊断中,常常造成扭伤、挫伤、骨折之间的混淆[4],导致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发展成为习惯性踝关节损伤甚至创伤性关节炎。不正确的诊断或者不恰当的处理,均会导致患者损伤的踝关节发生组织粘连,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易造成关节紊乱[5]。因此,应提高对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检查手段。

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MRI、CT、X线等。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X线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对比度好、费用低廉等优点,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并且对具有辨别难度的关节内损伤、不完全性骨折等,具有显著的检出效果。本研究中,对68例患者进行X线检查,结果表明X线检查的诊断效果较为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X线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仍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X线检查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平面图像,针对结构复杂、重叠部位的骨折,在检查中很难清晰的表现出来,从而增加了漏诊的机率。因而,在此方面,X线检查仍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对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能够对其损伤类型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内踝腓骨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
腓骨肌萎缩症SIMPLE基因突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