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创建探究

2020-08-31 18:11黄天赐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黄天赐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领域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学作为教学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在我国教育中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重点学科来进行教学,同时在这门课程中也开设了大量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章节。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些许的不如意,导致自己数学成绩平平无奇,没有提升,进而影响了自己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是对整个理科科目的后期学习。如何创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师群体热衷于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详细的说明。希望以此为教师群体提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建探究

培根曾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由此可见数学对于人类科教研究的重要性。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动脑思考、转换思维的理性学科,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其的数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只体现在试卷的成绩上,更多的是这个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理解度。且对于数学这类科目来讲,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于大部分的小学阶段学生来讲,看到数学题都会感到些许头疼,对数学知识感到晦涩难懂。而对于如何去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一直也是教师们在不断讨论、想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们的自身情况,根据学生的自身水平为其制定相应的高效学习方法,以此来帮学生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比较活泼好动,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反而不利于数学课堂的开展。而多媒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趣味性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上课感到枯燥走神的现象,对于学生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动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多媒体技术所带给课堂的便捷。教师上课变得省事、省力、省心,学生的效率不断提升,都得益于多媒体技术,这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最好印证。但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利弊之分,教师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而不自己思考备课。总而言之,学生的效率是否高效,对于数学的学习是否有较强的兴趣,当成自己的工具才行。

例如,《认识钟表》这一节课,学生对于钟表根本做不到有确切的观念,对于认识时间必然是晦涩难懂的,就算课程结束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理解不了。对于这类课堂就可采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者是视频,对于钟表的走向进行再现,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时针分针之间的规律,让学生对于识表这单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二、进行分层学习的方式,在自己所在层面进行高效学习

教师要对于学生水平进行分层,为学生各自所在的层面上布置任务与要求。分层教育在当代小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理解能力程度不同,态度不同,因此会产生数学学习不同的层次。教师要足够正视这一问题,把它当作学生提升成绩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数学这门理科,逻辑性和思辨性较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学起来比较吃力,这会更加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形成分层的状况。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时间的浪费,让每一位同学都利用好时间提升效率。但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要注意,不能磨灭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于学生产生偏见,而正确的态度是让分层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效率。

例如,《加减法》这一节课,对小学生而言,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类数学题目之前对加减法的运算方式是很模糊的,他们的思维还不足以可以想象完整运算的全过程。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快,有的学生思考的很慢,这就导致差距的拉大。这时,就需要学生进行分层的思考。如,小明去菜市场买菜,买了十根葱、六个土豆、三个蒜,最后小明觉得买的过多,决定减掉3根葱,问小明此次共买了多少东西。对于这一问题要求基礎强的同学立马算出具体结果,对于基础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需要进行一步一步引导与黑板的书写,确保学生的每一步都能听懂,再或者结合去菜市场买菜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思维情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更能激发学生的无限思维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在实践中的自主学习。

三、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对数学课程进行大体的了解与把握

近年来,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上出现新的教学方式——导学案教学法。导学案是经过全体教师钻研、教师自主备课,再次进行研究商量制定出来的,以课程的标准为导向,以教育知识为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案。小学这个阶段正是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好时机,充分把数学课堂的方方面面教授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以后的做事中,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会的东西,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对于未来的发展能够不断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导学案教学法是发展大势,有利无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部分数学知识盲区达到高效学习,需要积极动员所有人。只有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这种意识,主动去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水滴石穿,将汇聚成巨大的能力,从而彻底改变数学效率欠缺问题。

例如,《小数乘法》,这一节课,学生对于比较难理解的单元可采用在正课开始之前用导学案先进行引导预习的方式开展。导学案的设计也必须紧贴课本单元内容,对于知识进行总结与概括的预习,也相当于为学生打了“预防针”,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对于小数问题将会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总结:总而言之,学生的课堂效率是否高效以及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与动力,很大程度上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水平与数学的基础情况,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只有把效率提升,成绩才能得到改善。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实际去抉择,到底采用哪一种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入的探究才能进行实施。

参考文献:

[1]赵白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51.

[2]韦丽竹.核心素养背景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103.

[3]刘小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高效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93-394.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