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呵护

2020-08-31 18:11罗方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教学策略

罗方英

摘 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人民教师》一书中说到:“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可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作用,随后重点阐述了初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班级管理;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心智尚不成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明显心理特征,是青春期、叛逆期的正常表现。作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就必须结合学生这一发展规律,明确自身责任,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目前,一些初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只是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和上课纪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及心理情绪问题没有及时开展相对应的教育引导,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家长及社会层面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存在关注不足的问题。有一些甚至存有只要学生各主要学科成绩优秀,其他根本就不重要的教育理念,不能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于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初中阶段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难免被一些不良诱惑带偏,加上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会使得初中生缺乏道德意识,意志力薄弱等,甚至有的初中生思想价值观念扭曲。由此可见,缺乏心理沟通极容易让学生道德行为出现偏差.也正是因为此,加强心理沟通,与学生平等对话对于初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作为初中的班主任,不仅需要不断地明确自身的责任,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还要采取科学创新的观念来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积极健康的发展。

二、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落实心理沟通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提高自身德育教育专业修养,给学生树立榜样

班主任需不断学习,加强个人修养与专业素质。一方面,初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注重言传身教,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与他们接触的机会更多,在平常教育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学生都能够记在心中、看在眼里,他们一般进行直接模仿,或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了要拥有基本的教学能力之外,健康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品德修养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教师业务熟练,学生才能够在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中习得新知识,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带来学生学习的正能量。班主任只有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才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二)制订科学、全面的班级学生管理档案

初中班主任充分结合班级学生在校学习、记录和卫生综合表现,通过与家长紧密沟通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性格表现等,制订出适合本班级学生的管理档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有效促進学生德育水平和家校沟通成效。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采取学习小组管理制,以6-8人一组,组内每个同学都有相应的职务(组长,背记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等等),同时鼓励组员之间可以自行制定约定,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个同学感受到自己在班级的责任和义务。

(三)要有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更好地管理班级,实现班级管理目标,使每位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在彼此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进一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需要制定合理班级奖惩制度,促进学生的成长。比如,可以采取量化分数的考核机制,每2周,根据具体奖惩评分标准,按照学习、纪律、卫生、行为规范四个方面进行小组评比,各方面获得评分最高的小组都将得到一面小红旗。学期期末,根据红旗数量评出“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纪律小组”“优秀卫生小组”“优秀行为规范小组”等。四个方面的总分排名第一的小组将被评为“优秀小组”。被评出的优秀小组将给予张榜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另外,通过个人的量化分的评比,每周评选出“三位优秀个人”,并颁发一张优秀个人卡(当卡到达一定数量时,可以换取一定的物资奖励)。

(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沟通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完美

首先,要转变形式教育理念,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落到实处。比如,每周五的课间唱时间,定期开展“谈心会”活动,单独和每一个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做学生的“知心人”。

其次,班主任定期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私下找学生干部、小组组长沟通以及对孩子状态的观察,及时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思想状态,采取一系列活动来为学生排解压力,舒缓情绪。诸如:“说出心事、大胆大声说出来,我想对您说这些活动等”。

再次,当前,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痴迷网恋导致政治观念、思想意识西化、伦理道德失范、心理封闭等已是司空见惯之事。对此,我们就应该构建一批“网络心理教育师”,结合网络特点,摸清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表现,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师和德育小课堂”,构建一个以网络为平台的良好沟通渠道,真正把网络运用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充分结合初中生学习能力特点和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学习素养,满足新时期德育教育要求,更能实现德育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乐芳,徐西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1(4):44-60.

[2]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王春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