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2020-08-31 15:51徐璐洁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徐璐洁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道德与法治》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任务分配、小组建设、推动竞争、教师参与等几个方面重点加以把握。同时,为了更有效促进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相关理念、素养、教学策略与方法工具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一般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

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适用科目范围广泛,本文试结合小学阶段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开展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合作学习是新常态下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与此同时,使用了14年的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此次教材改革不仅对课程内容做了较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

新版《道德与法治》更加关注儿童立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期更好帮助儿童逐渐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基于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上,也呈现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其便于组织开展且实施效果较好的特点,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和基本组织形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重要意义。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特别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架构所蕴含有的活动性、游戏性、体验性和探究性,符合低幼儿童成长特性和认知规律,可以更好促进课程“构建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遵守规则”的目标达成,突出体现课程“活动型、综合性”的鲜明特征。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的实施重点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结构化特点的教与学模式,但居于主体地位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所以,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否有效,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一)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小组任务及个人学习成果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进行多样化的小组结构

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课程主题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如,结构分组/异层分组:优中差混合编组,它适合优生带动差生;自由结合分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它适合选择多种内容的活动学习。等等。

(三)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良性竞争机制的前提是有效、公平的成果评估标准。这个标准最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于表现良好的小组和个人应当给予适当的激励,以精神奖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有条件可以采取适当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有助于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行程,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建设。

(四)老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反观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当前还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不够、教学组织松散、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部分学生表达有余而倾听不足、教师教学策略准备不足、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等若干误区和问题,需要予以调整和改进。

基于以上情况,教师需要在准确把握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学习研究,深入领会新课程内涵,把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调整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善于灵活运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和整合,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同时,也要逐步引导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爱学乐学,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習惯,培育昂扬向上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屈长谊.浅谈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活动 体验学习.《学苑教育》.2018年第7期.

[2]钱娟萍.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设计.《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年Z2期.

[3]任洪飞.小组学习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微.《华夏教师》.2017年第2期.

[4]黄友文.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