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艺术类新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以S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例

2020-09-01 13:09韩敬敬代伟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不及格率学年班委

韩敬敬,常 娜,代伟娜

(山西农业大学 软件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答案。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1]。新时代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2]。加快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是强农兴农的时代使命。

积极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创意农业是田园综合体的主要内容之一。创意农业是推动“三农”发展的创新之路[3],在创意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数字媒体[4],在农业高校适当开展数字媒体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于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甚至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以S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生一年级成绩为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主要因素及学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能实现的解决对策,旨在为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及学生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S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下简称数媒)某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有203人,分为4个班级,除数媒3班人数为50人外,其余3个班人数均为51人。

(二)资料收集

数媒专业该年级共4个班级,此次调查研究除了收集了这4个班学生的性别、居民类型、考生类型、贫困程度等人口学特征信息外,还了解了各班班委、参加学生会学生及兼任班委和学生会职务的学生等情况,统计了各班学生的高考成绩和第一学年各门课程的学业成绩,并分析各因素下学生的学年成绩、不及格人数以及不及格率情况。

(三)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3对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并做表。采用SPSS16.0软件的Mann-Whitney U 检验方法,分析各因素(性别、居民类型、考生类型、贫困程度以及职务背景等)对学生一年级学业平均成绩的影响,检验在P<0.05水平上的差异。

二、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一)不同班级学生成绩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数媒专业这4个班级的学生在入学时,各班高考成绩的平均分差异不显著,年级平均为367.1分。因此,在本文中认定学生入学成绩水平相当,学生基本素质相差无几。数媒4个班学年平均成绩除数媒3班外,均在81分以上,数媒3班学生的学年平均成绩为79.0分,低于其他三个班的学年平均成绩,这与数媒3班的不及格人数较多有关。数媒4个班的不及格率介于5.9%—18.0%之间,全年级的平均不及格率为11.3%,数媒3班不及格率最高,为18.0%,原因可能是由于3班的学习风气不正,整体学习氛围不浓厚造成。

(二)不同班级基于基础背景的学生成绩分析

本研究中的4个班级均呈现为“女多男少”现象(见表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64.7%—68.6%,女生约为男生的0.8—1.2倍。4个班级女生的学年平均成绩均比男生显著提高了2.3%—12.1%。此外,所有班级中男生的不及格人数均高于女生,男生的不及格率为11.1%—52.9%,明显高于女生的0.0%—5.7%。从全年级不及格人数来看,男生是女生的将近5倍;从不及格率看,男生是女生的9倍多。由此结果可分析得出:男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于女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进入大学后,相比高压的高中,大学的学习相对比较宽松,而男生脱离家长的监护后,自制力相对较差,有较多男生迷恋于网络游戏中,忽视了学业。

表1 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分布

表2 基于性别的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分布

在大多数班级中(数媒1班、3班和4班),城镇学生较农村学生在人数上多出了0.6—1倍,占全班人数的62.0%—66.7%以上,数媒2班的城镇学生略多于农村学生(见表3)。这4个班级中,城镇学生的学年平均成绩与农村学生差异不显著,城镇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均高于农村学生,且城镇学生的不及格率(8.8%—22.6%)较农村学生高(0.0%—10.5%)。从全年级来看,城镇学生的学年平均成绩与农村学生差异不显著,但不及格人数是后者的3.6倍,不及格率是后者的2.2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样本问题而导致结果不显著,但也说明城镇学生因家庭条件较为优越,自我危机感较弱,在学业上有所松懈。

从数媒4个班来看,各班应届生人数明显多于往届生,其占班级比例达到78.0%—96.1%,数媒2班和3班较低(见表4)。各班应届生的学年成绩与往届生均无显著差异,全年级亦类似情况,但数媒3班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学年成绩分别较其他班级降低了2.3%—2.8%和3.2%—4.0%。此外,数媒各班应届生的不及格人数均多于往届生,全年级数媒专业应届生的不及格人数是往届生的3倍多。从不及格率来看,数媒1班、2班和4班应届生的不及格率达到6.1%—12.2%,明显高于往届生。而数媒3班往届生36.4%的不及格率则明显高于应届生的12.8%,由此将全年级往届生的不及格率拉高并超过了应届生的不及格率。原因可能是因为数媒3班的往届生占比最高,但3班的往届生不及格门次远远低于应届生。由此分析可知,应届生因为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其学习自觉性、自控力、热忱较往届生低,所以不及格人数较多。

表3 基于居民类型的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分布

表4 基于考生类型的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分布

从表5分析看出,数媒4个班中贫困学生(包括Ⅰ级、Ⅱ级、Ⅲ级)占全班人数的25.5%—37.3%。数媒1班、2班和4班中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0级)间学业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数媒1班、2班和3班贫困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及相应的不及格率均低于非贫困学生,而数媒4班贫困学生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均超过了非贫困学生,但从全年级看非贫困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均高于贫困学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贫困学生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业上较为努力,不及格率低。

(三)不同班级基于学生职务背景的学生成绩分析

数媒各班担任班委的学生均为10人,约占全班总人数的20%(见表6),数媒各个班级担任班委的学生与非班委学生间学年成绩差异不显著,从全年级看班委与非班委的学年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担任班委的学生不及格人数较非班委少,其中有3个班班委不及格人数为0。此外,数媒1班、2班和4班班委的不及格率为0.0%,明显低于非班委的7.3%—12.2%;而数媒3班班委的不及格率高于非班委。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能力高、责任心强的班委对学生学业成绩提高有重要影响[5],而数媒3班的个别班委责任担当意识较差,管理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日常学习工作中疲于应付,对个人要求不高,在班级中没有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

从数媒各班来看(见表7),参加学生会的学生人数均少于未参加学生会的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8.0%—13.7%,数媒3班的人数低于其他3个班;从全年级看,参加学生会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11.8%。参加学生会与否对数媒1班、3班和4班学生的学年成绩影响均不显著,但数媒2班参加学生会的学生学年平均成绩较非学生会学生显著提高了3.2%。从全年级来看,参加学生会学生的学年平均成绩较未参加学生会的学生显著提高了2.0%。此外,数媒各班参加学生会的学生中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非学生会学生,且有3个班级的不及格人数为0;数媒3班参加学生会的人数仅为1人,但不及格率高于非学生会的17.4%。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参加学生会的学生参加各种学生干部培训较多,理论素养扎实,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比普通同学多,对个人的要求较为严格,成绩较好。

表5 基于贫困程度的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分布

表6 是否担任班委对不同班级学生成绩的影响

从表8分析看出,数媒各班中兼任学生会和班委职务的学生均很少,约为各班总人数的0.0%—9.8%,全年级平均占4.4%。数媒各班兼任学生会和班委职务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间的学年平均成绩差异不显著。除数媒1班未有学生同时兼任学生会和班委职务外,其他各班兼任学生均无不及格情况,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生10%以上的不及格率。从全年级看,兼任学生会和班委的学生学业平均成绩较其他学生显著提高了3.5%,与各班相比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全年级样本量的增加造成了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担任学生干部是一种有效提升学习动机的教育过程,能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掌握知识、提高成绩的意愿,这种机制能帮助学生干部提高学业成绩[6],故学生会兼班委的学生成绩较好。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研究发现,性别这一影响因素无论从班级还是年级分析,均对学年平均成绩影响显著,女生学年平均成绩均比男生显著提高,女生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亦明显低于男生。

表7 是否参加学生会对不同班级学生成绩的影响

表8 学生会兼班委对不同班级学生成绩的影响

2.从全年级看,担任学生会职务及其兼任班委职务的学生的学年平均成绩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其不及格人数与不及格率均低于普通学生。

3.影响因素中的居民类型、考生类型、贫困程度、是否担任班委等均对学年平均成绩影响不显著。而此次研究可能受到样本量的影响,从结果中可知:居民类型、考生类型、贫困程度、是否担任班委对学年平均成绩有明显影响。其中,城镇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应届生不及格人数高于往届生,除数媒3班外,应届生比往届生不及格率高;除数媒4班外,非贫困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均高于贫困学生;非班委的不及格人数及其不及格率均高于班委。

(二)对策措施

新农科背景下,为支撑创意农业、乡村振兴的发展,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迫在眉睫,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中,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针对研究结论中关于城镇学生、应届学生、非贫困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的情况,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主观能动性较差。对于此,高校可采用以下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通过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引导这部分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自我危机意识;二是通过举办系列学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等报告会,帮助新生扭转“拼命的高中、玩乐的大学” 的错误思想,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珍惜学习机会;三是通过辅导员组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控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观,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2.搭建多层次学习互助平台。在班级内部、年级内部、学院内部成立不同类型的学习互助帮扶小组。班级内部,女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较高,可对学习困难的男生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年级内部,把有相同兴趣爱好、专长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帮扶互助小组,可充分发挥学生所长;学院内部,成立不同年级间的纵向学习小组,即朋辈帮扶方式,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帮助其学业进步。

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研究发现,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或加入学生组织并担任学生干部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均有正向影响。从学校层面,需要组织高质量、高水准的学生活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走出教室、走下网络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丰富个人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中,能够拓宽交际范围,增强与人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便于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猜你喜欢
不及格率学年班委
2010-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发展趋势研究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从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成绩看大学生学习现状
第二届星火学年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基于高校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视角下的“创优学风”影响因素初探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人为规定不及格率作法分析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