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化

2020-09-02 06:55欧敏玲
文教资料 2020年1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欧敏玲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于二十世纪末兴起,因关注人性积极方面的特点引发众多学者探讨。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及美德与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视野,将积极原则嵌入心理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而且能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最初在1954年马斯洛(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出现[1](41-45),1998年经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正式提出并视其为重要任务之后才广泛引起关注[2](103-110)。积极心理学旨在了解个体的积极属性、心理资本和潜在力量,寻求培养个人能力、资源和心理优势的方法和途径,倡导加强社会资源防止个体产生精神疾病,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四个领域:积极情绪(快乐、感恩、满足)、个人品质(乐观、坚强、性格优势)、积极的群体关系、良好的环境和机构(学校)[3]。目前,国内主要研究积极情绪和个性特质这两个方面的价值,强调个体本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发掘个体潜在的实际力量、优秀品质和美德等[4](181),从更科学全面的角度解释人们的积极经历和消极经历,增强人们的整体幸福感。

从相关概念的提出到理论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因其特点被应用到更广泛的群体中。不同于主流心理学对心理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将注意力转移到人们的积极情绪和最佳功能状态,根据对个体实际测量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提出,健康的个体不仅没有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而且能够发掘、培养及合理利用自身力量和社会资源[3],推动个人、群体组织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5](290-297)。积极心理学更新了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思考方式,强调了积极因素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模型指出心理健康是个体处于身心发展良好的完满状态,除了生理上没有疾病以外,还拥有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可见,个体具备积极素质是心理健康指标之一。从该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共同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健康的定义最早出现在1958年玛丽·贾赫德(Marie Jahoda)撰写的《当代积极心理健康观》一书中,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是一种促进个体持续发展的人格特征或人格与外界环境适应良好的状态。目前,随着积极心理健康理论的发展,概念也有新的解释和演绎,具体包含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社交能力、乐观、自信等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属性[1]。

积极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发展性资源,是促进个人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所必需的心理资本和技能。即使处于逆境或面临挫折时,拥有积极情绪的个体能通过减少不良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使身体尽快恢复平衡状态,更快地缓解或消除消极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3],因此乐天派相对更健康,不易生病[6](321-327)。此外,积极心理健康还广泛包含与儿童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如:感恩、希望、积极的自我感觉和性格优势等,成功干预这些因素不仅能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而且能减少精神疾病[7](254-255)。

基于积极心理健康的益处,学校教育者在创新心理课堂的过程中,应适当整合育人观念,以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为理论基础,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及和谐的群体组织所带来的成长效益。意味着,教育者不应止于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更需要发掘他们的积极品质和潜在力量,预防心理疾病,实现愉快成长,这是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8](243-247),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教育者应采用积极的视角,充分给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具有自身特性的心理资源,增强自我效能感,创新应对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的心理现状

积极心理学倡导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认为学生心理失调和行为问题并非都是消极负面的,具有一定的正能量,可能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求而采取的错误行为[9](33-35),因此,要理性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具体分析他们想要表达的真正需求,发掘积极意义。

中学生作为以学业为重的群体,在期望过高、学业过重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倦怠、考试焦虑的问题,学习倦怠可能是缘由中学生对教师上课形式的不满或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反抗,希望教师能改善教学方式,减少学习任务;考试焦虑说明中学生在意自己的学业成绩,但过于紧张,害怕考试失利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可引导中学生将焦虑情绪调节到适当的水平,转化为学习动机。此外,中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不协调的问题,表达的是中学生对积极群体关系的渴求,希望融入班集体,但同伴关系处理不当。

可见,学生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即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非人格问题。教师应理智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因果,提供解决措施,挖掘学生的积极力量,尊重学生的思想意愿,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发扬学生的性格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教学重心转向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定位”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已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辅导,没有从源头干预学生的认知或应对方式,只能暂时解决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容易复发或产生新问题[10](838-84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教育的矫正与发展,认为积极是一种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以学生的积极属性为核心主线开展心理教育,发掘并培养他们的潜在力量,通过塑造健全人格和积极品质改进应对方式,提高心理素质,从根源上预防学生产生心理疾病[5]。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以全体中学生为主体,不局限于问题学生,通过培养中学生的积极认知和应对方式预防心理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时刻注意中学生的情绪变化,青春期学生的心思敏感细腻,尚未形成成熟的自我意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觉察和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指导和干预,防止不良心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理性的角度解释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中获得积极意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处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乐观理性地看待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积极的认知导向,提高应对方式和技能,激发中学生固有的积极属性,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与指责,更有利于中學生主动纠正不良思想与行为,防止心理问题复发。

2.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情绪为主线贯穿教学活动

积极情绪的拓宽和构建理论提出,积极情绪可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扩大认知领域,强化行动能力,促进个体的身体、智力和社交能力达到最佳水平[3]。该理论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将学生的积极情绪视为需要培养的重要心理资源,帮助学生探寻和感知各种幸福因素,如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自豪、爱等积极体验。引导拥有积极情绪的学生通过建立个人资源,实现心理资本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社交。

首先,在心理课堂上,教师应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参与自由灵活的课堂活动,解放学生被压抑的思想和被束缚的身体。建立并完善积极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鼓励师生、学生之间相互称赞,给予中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其次,帮助中学生树立积极改变的观念,打破定势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在实施心理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难度的障碍与困境,引导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挑战,将成功归因于良好的心态,练习在逆境中保持积极情绪,形成积极主动的改变能力。指导学生将习得的积极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迁移到现实情境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实现适应良好的目标[7]。

3.培养学生的积极个人特质

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许多不同的性格优势,如创造力、勇敢、善良、毅力和乐观主义,培养这些品质时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弹性,赋予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在逆境或风险环境中积极适应,勇于应对挑战,寻找和创造更多的机会,缓冲心理障碍,有效化解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3]。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复原能力的适用性更强,因此,教师在开展心理课程时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改变学生的解释风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即改善他们解释日常生活事件及与他人互动结果的认知方式,通过影视作品、故事呈现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中学生学习并掌握更乐观的思维方式和反应技能,积极地重新解释消极的生活经验,减轻压力和减少创伤,提高心理弹性。其次,教师应定期向学生传授保持乐观的技能,组织中学生通过参与信念挑战、避开思维陷阱活动、冷静与专注训练、积极归因等方式习得乐观技能,不仅能使中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且能提高生活满意度,有利于中学生长期稳定地发展。

4.构建积极的群体关系体系

积极的群体关系有利于中学生及时得到外界支持,从第三方角度发现自身的优秀品质,形成积极自我。中学生在校时间长,社交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学。一方面,教师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专业人员,是学校的权威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威信。但过于严肃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疏离,甚至使学生产生敌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朋友,平等相处,认真倾听并理解学生的烦恼,得到他们的信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以团结、合作和感恩为主题的课内外活动,如每周记录五件获得同学帮助的事并表示感谢,逐步培养积极的、稳固的同学关系,发展学生的合群动机,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功利因素,使学生在班集体中体验到归属感,获得来自同伴的肯定与支持。不仅是中学生的基本精神需求,而且是保护中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利他动机,让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事物的发展,形成有利他人的道德素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增加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效避免同学间产生矛盾,将注意力更集中于积极事物,相互促进,发展自身积极属性。

5.将积极原则融入学校氛围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至整个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11](115-117)。积极的育人导向有利于中学生发现并探索自身价值,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结果;和谐的校园氛围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自主追求更高的成就目标;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面对学业困境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要想成功让积极心理学要素融入校园氛围,除了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外,还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配合,主动提高自我素质。首先,学校可定期邀请临床心理学家来校指导,通过讲座或培训等方式向所有教育人员普及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不仅是心理教师。其次,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实施适合中学生的平行课程,在此期间,心理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将专家指导的知识经过转化后,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这种双向指导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强化心理教学效果,还能将积极原则融入学校环境之中,提高中学生的乐观情绪、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2](1289-1311),为学校进一步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6.拓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

积极心理学强调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价值,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活动并沉浸其中,充分体验和感受,生成和建构自己的理解,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体验到生活是有意义的。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而实施得较多的是心理课堂。对此,课堂活动可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要素进行创新,除了理论讲解和学生讨论以外,还可以整合一些有创意、贴近生活的活动方式,如阅读诗歌和故事、观看有关积极心理学核心要素的电影片段、整合绘本、心理涂鸦、教育戏剧、心理游戏、手工活动等。此外,还可以创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设置心理活动周、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活动小组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融入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不仅为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践行提供有效保障,还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为人类经验提供了更科学全面的解释,主张培养积极属性、发掘实际力量以加强个人的心理保护机制,减少相关心理疾病。长期看来,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作用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积极心理,提高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可适当整合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研究和探索践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从积极的角度创新育人方式和教学渠道,帮助中学生建立心理资源,培养中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实现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2]Gable,S. L.,& Haidt, J.. What (and why) is Positive Psychology? [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9).

[3]Kobau, R. & Seligman, M. E. P. & Peterson, C. & Diener, Ed & Zack, M. M. & Chapman, D. & Thompson, W..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in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es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1,101(8).

[4]杜丹妮.積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发展趋势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

[5]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8(2).

[6]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7]靳君梅.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探讨[J].农家参谋,2019(19).

[8]孟维杰,马甜语.诠释与转换: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当代理解[J].心理科学,2012(1).

[9]周杨经.挖掘学生问题行为的正能量[J].教学与管理,2017(10).

[10]姜桂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06).

[11]解颖.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林区教学,2019(9).

[12]Anat Shoshani, Sarit Steinmetz. Positive Psychology at School: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J]. Research Paper. 2014(15).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