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华:百年红楼“疫”战到底

2020-09-03 08:45杨晓慧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湘雅湘雅医院医学中心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医院,是公立医院国家队,当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当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湘雅红楼,百年情怀。成立于1906年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我国现代医学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百年红楼见证了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百年湘雅的济世初心。

尤其是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自然灾害时,包括近年来的非典、甲流、汶川地震,乃至西非埃博拉,湘雅人每次都是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守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行动的背后是格局的指引,正如医院院长雷光华所说:“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医院,是公立医院国家队,当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百年红楼“临危受命”,湘雅“战士”再次披甲出征。

三大战场奋力战“疫”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雷光华带领全院以“感染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传播零发生”为防控总目标,以“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科学防控,持久战‘疫’”为防控总战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020年1月16日,湘雅医院拉响疫情警报,召开全体管理和业务干部会议,全院上下进入“战时状态”;19日,医院吹响战疫“集结号”,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21日,医院将百年红楼全部腾空作为新冠肺炎防控专区;23日,医院确诊湖南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战“疫”全面打响。此时,一系列抗疫工作早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成立防控领导小组,统筹部署,统一指挥;组建12个专项工作组,覆盖疫情防控各个方面;设置三组救治梯队,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已经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的湘雅红楼作为专门独立的隔离防控区,成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主要战场。

“新冠肺炎防控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空间安排,湘雅医院医疗用房一直比较紧张,作为医院主医疗区的新医疗大楼是一栋单体建筑,如果把新冠肺炎病人放在里面必然会影响其他患者的诊疗。因此,我们当机立断,启用红楼作为独立隔离区域,确保患者合理安置。”这栋浓缩了湘雅历史,象征着湘雅人精神的百年红楼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人次、疑似病例数量位居全省首位,但通过采取七步防控举措,最终实现了“四个零”的防控总目标。

除了在院内主战场严防死守,面对省内疫情,医院先后派出35位专家对14个市州的危重患者救治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

按国家统一部署支援湖北和全国抗疫,医院累计派出153名专家分赴鄂、黑、琼、吉等省份支援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这也是湘雅有史以来派出人员最多、支援时间最长的应急救援医疗队伍。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始料不及,但雷光华带领湘雅人奋战在三大抗疫战场,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湘雅医院相继与土耳其、多米尼加、塞拉利昂、意大利、美国、赞比亚等多国同行视频交流,贡献出了疫情防控“湘雅方案”,发出了“中国声音”。5月11日,医院派出两名专家作为中国(湖南)赴津巴布韦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远赴非洲,实地开展交流指导,彰显了大国风范。

双管齐下毫不懈怠

3月10日,湖南省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湖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湘雅医院也迎来了防控的新常态。

面对“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双重压力,雷光华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院首先认识到了打持久战的可能性;其次,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再者,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医院没有丝毫懈怠。“思想不放松,举措不放松,这是一场持久战,松懈心态、侥幸心理都是要不得的。”

早在2019年湘雅医院“两会”上,医院就正式提出以远程医学网络为基础,建设湘雅医院互联网医院,并将其写入医院整体规划部署和相关文件。经过精心筹备,2020年2月14日,湘雅医院互联网医院作为湖南省首批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互联网医院试运行期间开设了流行病学调查,启动了网上问诊等功能,保障了医院日常医疗运行和患者复诊咨询需求,助力医院进一步复工复诊。

在继续坚持关口前移、严格预检分诊等早期防控举措的同时,当下,医院也进一步优化了疫情防控方案,通过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医务人员和临床支持人员等四类院内人员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4月1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组织召开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防止疫情反弹有关工作视频会议。雷光华以《分类管理,科学防控,严防反弹》为题,重点介绍了湘雅医院的科学防控经验,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作为医疗“国家队”,更是湖南省的医疗“排头兵”,在复工复诊的过程中,湘雅医院同样发挥了带头作用。“疫情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大好时机。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分级诊疗工作。上下级医疗机构转诊过程中,事先沟通联系,可以使流程更加严密,确保了有序、合理的转诊,对复工复诊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统筹推进,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社会各界正逐步全面重启。截至5月上旬,医院与往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手术台次已基本恢复,医院各部门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医院也在后疫情时代再次加足马力,扬帆起航。

后疫时代再次远航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虽有疫情来袭,却阻挡不了医院建设“人民满意的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的脚步。

4月13日,医院召开优势学科集群(医学中心)建设启动会,危急重症医学中心、骨关节与代谢医学中心、皮肤与免疫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首批五大学科集群正式挂牌成立。

雷光华表示,学科群的建设既有对疫情防控的反思,又有对医院发展的考量。通过学科引领,聚焦医学前沿,布局新兴交叉和关键战略领域,医院着手打造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服务“健康中国”重大战略。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临床医学成果也频频亮相。3月初,雷光华教授和曾超教授团队的骨关节炎临床研究原创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5月初,医院麻醉学科王锷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5月下旬,由雷光华教授牵头制定的《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正式发布。近日,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全球医疗机构科研实力100强榜更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位列国内医疗机构第4位,全球73位,较2个月前上升11位。

这所我国医学史上的明珠从来不曾遗忘湘雅轩辕们留下的荣耀,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人民满意就是要让患者好看病、看好病,让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湘雅特色由卓越湘雅、美丽湘雅、平安湘雅、智慧湘雅、人文湘雅和幸福湘雅组成;牵头建设世界一流的临床医学学科,构筑世界一流的医院品质,打造世界一流的医院品牌——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的每个细节,雷光华熟稔于心。

“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优化体系,强化能力。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治理能力要不断提升,要以八大体系的优化为抓手……”雷光华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推演着实现愿景的逻辑与步骤,他的声音回响在湘雅路87号的每个角落,包括静静矗立的百年红楼。

猜你喜欢
湘雅湘雅医院医学中心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军事飞行人员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航空医学鉴定的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
更正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书法:人是铁饭是钢
湘雅精神薪火传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地质学家丁文江逝世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
裁判医学在湘雅的起源与发展(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