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功能障碍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满意度分析

2020-09-05 07:07满平仪周舟通讯作者李桂荣蔡敏玲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板腺眼表泪膜

满平仪 周舟(通讯作者) 李桂荣 蔡敏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睑板腺功能障碍简称之MGD,作为临床上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因睑板腺脂质存在一定阻滞,引发了系列眼干涩等不适[1]。临床上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虽对该病损伤性低、恢复快,老年性白内障治疗领域其已为目前一种有效方式。病人在术后其视力恢复快、局部反应低,能尽快获得较佳的视力,但更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者伴有MGD,主要临床表现术后出现明显眼不适、干眼症,术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2]。本文患者在术前2 周内针对合并MGD 白内障者进行相关护理实施,在干预后测定相关的改善指标,对其进行积极判断,对合并睑板腺功障碍白内障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比较术后干眼影响效果及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7 月—2020 年1 月期间内从我院患者中,选出70 例(70 眼)合并有MGD 的年龄相差性白内障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应用方式。其男36 例36 眼,女34例34 眼。经随机分A 组试验组(35 例35 眼):术前2 周行1 次/周睑板腺按摩并对眼睑部每日清洁、热敷。B 组对照组内(35例35 眼),经采取常规性方式治疗。对纳入人群的年龄、性别、MGD 分级等一般资料予以分析统计,组间差异不大,经比较分析后显示无统计性(P>0.05)。排除标准(具有以下任一项者):近两个月已用四环素类、激素类等药;孕产妇、血液系统病;有其他相关类似的过敏性睑结膜炎、眼睑不闭合完全等病史。可能影响眼表健康全身病(糖尿病、皮肤及神经源性病等)。其他可能影响干眼相关病史(如近期佩戴过角膜接触镜、曾有眼部术史)。

1.2 方法

1.2.1 清洁 患者取平卧位,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生理盐水清洁睫毛根部,自内眦角起向外眦方向依次擦拭,睑缘部位处分泌物,完全清除掉睫毛的根部菌落及皮脂碎屑等。

1.2.2 热敷 清洁毛巾置于42℃~43℃热水,拧干后折叠小块敷在眼部患处,晨起及睡前各一次/日,每次约10 分钟。以上操作由护士指导操作方法,评估患者掌握后由患者在家完成。热敷及清洁操作由护士指导操作方法,评估患者掌握后由患者在家完成。

1.2.3 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 发放OSDI 问卷[3],OSDI 计分计算公式:(计分和/答题数)×25,以100 分为满分计。

1.2.4 BUT 应用Keratograph 5M 对患者BUT 进行检测 患者摆正头位,双眼平视前方,待中央位点对准瞳孔,患者瞬目2次后,嘱患者一直睁眼,待系统记录出患眼泪膜首次破裂的时间及位点,每例患者经同一操作者检查3 次,取平均值。

1.2.4 用Keratograph 眼表分析仪检测病人BUT 同一操作医生对负责的病人检查,病患首先需摆正头位,两眼平视前方部位,其中央位点需与瞳孔正对准,瞬目两次后病人保持睁眼动作;系统能准确的记录患眼泪膜首次的破裂时间、位点,测定三次后再核对数据最终均值。

1.2.5 满意度调查 采用我院护理部制作的出院满意度调查问卷。

1.2.6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两组患者术前3d点左氧氟沙星沙星眼液,4 次/d。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均为透明角膜切口,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手术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术前术后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分析

白内障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眼表疾病指数评分、BUT、SIt 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35)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表疾病指数评分、BUT 和满意度的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眼表疾病指数评分、BUT、Sit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术前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两组满意度均较术前高,见表3。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OSDI 评分、BUT、SIt 比较(±s)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OSDI 评分、BUT、SIt 比较(±s)

组别 n OSDI 评分(分) BUT(s) SIt(mm)观察组 35 38.21±14.27 15.24±3.21 12.31±3.72对照组 35 53.49±18.36 12.27±4.43 9.72±3.57 t-3.89 3.21 2.97 P- 0.0001 0.001 0.002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s,%)

组别 n 术前护理满意度 术后护理满意度 t P观察组 35 93.13±7.91 98.56±3.35 3.74 0.0002对照组 35 93.68±6.46 96.31±5.87 1.86 0.04 t - 0.32 1.97 - -P - 0.38 0.03 - -

3.讨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障碍性眼表疾病,通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可引起泪膜稳定性异常及眼部刺激症状,导致眼表炎症和损伤[4]。当睑板腺受到阻塞时,可使腺体细胞萎缩,以及腺体囊泡扩张、分泌降低等腺体退行性的改变,使泪膜有效性脂质的不足和泪膜稳定性降低使得白内障术后的恢复受到影响,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的干眼症状最为常见[4]。

在临床上很多医务者对合并睑板腺功障碍白内障,常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操作时需要在透明角膜作一切口、术中光照、灌注液流损伤眼表上皮可能造成更严重干眼症。相关性研究报道显示病人随年龄不断增长,患有干眼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发数量在大幅上升,因此,术前术后通过加强护理干预防范,其白内障者干眼、睑板腺功能的有效改善,视觉的质量可得到一定有效保障。

白内障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MGD。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会损伤维持泪膜稳定的正常结构,易引起干眼症状[5],此诱因可通过术前和术中积极预防而避免,由于术中操作的局限性,所以更应该在术前积极干预。对合并MGD 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家庭物理治疗的护理宣教,可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增加了泪膜的稳定性,安全有效地缩短了白内障术后恢复的时间。本文通过对70 例患者分组对照研究,术前通过护理宣教,让患者在家中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基础物理治疗,术后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术前未治疗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合并MGD 白内障者进行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手段,具有关键性作用,术期操作中需采取睑板腺按摩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等指标,其具有简单易行优势,干眼症与舒适度明显得到一定改善,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板腺眼表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改良睑板腺按摩流程在眼科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睑板腺按摩护理联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蒙药熏眼、口服加睑板腺按摩治疗干眼症的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