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9-08 10:28宋颍娜王艳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常规满意度效果

宋颍娜,王艳平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外一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容易受到社会歧视,一般患 者较为敏感、心理压力大,常出现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和护理产生不利影响[1]。所以在临床中要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使其获得身心的愉悦感,提升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我院围绕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两种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6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58 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29 例。常规组男18 例,女11 例,年龄(19 ~72)岁,平均(45.13±6.27)岁,病程4 个月~12 年,平均(6.02±1.17)年;舒适组男17 例,女12 例,年龄(18~70)岁,平均(45.06±6.14)岁,病程5 个月~11 年,平均(5.96±1.6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模式,即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病情观察等;舒适组在此基础上用舒适护理模式。① 心理舒适护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以平等的眼光面对患者,并给予其足够的尊重,避免患者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2]。如果患者情绪激动,护理人员要陪在身边,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要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照顾和关心,让其感受到家庭温暖。② 环境舒适护理:保证病房空气清新、室内干净整洁,让患者有安逸、舒适的感觉;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投其所好,在病房中添置报纸、杂志、书籍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3]。③ 饮食舒适护理:协助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食物要易消化、营养丰富,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和能量要比正常人高[4];同时,在饭前要仔细洗手,饭后要漱口。

1.3 观察指标 护理3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① 疗效评定指标:CD4水平、感冒次数、体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②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每项最高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③ 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使用医院自制问卷,根据满意程度的不同分成三个级别,即不满意、比较满意、特别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整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58 例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 舒适组患者的CD4、体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感冒次数、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58 例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s)

表1 比较58 例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s)

组别 n CD4(cell/U) 感冒次数(次) 体质量(Kg) 卡洛夫斯基积分(分) 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分)舒适组 29 287.26±135.43 0.41±0.09 58.82±10.35 96.41±3.15 5.36±3.62常规组 29 205.41±167.27 0.73±0.12 53.16±10.08 88.74±7.16 10.53±6.25 t 2.048 11.488 2.109 5.280 3.855 P 0.045 0.000 0.039 0.000 0.000

2.2 比较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舒适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舒适组1 例对护理不满意、13 例比较满意、15 例特别满意,总满意度为96.55%;常规组7 例对护理不满意、12 例比较满意、10 例特别满意,总护理满意度为75.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生理功能舒适组 29 72.43±16.75 76.82±17.51 85.49±16.34 85.43±17.25 78.41±17.25 89.46±15.24常规组 29 54.26±18.57 39.64±21.74 44.15±22.63 69.34±23.13 33.52±16.74 78.12±18.67 t 3.913 7.173 7.976 3.003 8.429 2.533 P 0.000 0.000 0.000 0.004 0.000 0.014

3 讨论

艾滋病不仅会带给患者身体上的伤痛,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模式过于被动,无法同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所以舒适护理应运而生。该护理模式有着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性、人性化等优点,在护理中大力提倡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多种护理措施能最大程度保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愉悦感,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在护理应用中时刻为患者着想,给予患者悉心的照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有被尊重和重视感,进而纠正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

本次研究中,应用舒适护理的舒适组患者与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对比,CD4水平、体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更高,感冒次数更少,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度舒适组高达96.55%,常规组仅为7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在提升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方面,比常规护理模式更有优越性。

总之,艾滋病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辅助提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常规满意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常规之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