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荨麻疹疗效观察

2020-09-08 10:29张作军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氯雷丘疹荨麻疹

张作军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南 信阳 464100)

荨麻疹又称为风疹块,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部水肿反应,发病时常出现红色或皮肤色风团,并伴有皮肤瘙痒[1]。荨麻疹通常会短时间消退,但病情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以往临床常采用西医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荨麻疹中具有良好效果[3]。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皮敏消胶囊+氯雷他定结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荨麻疹,与氯雷他定结合复方吲哚美辛酊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2018年6 月~2019 年6 月于我院就诊的荨麻疹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 组(n=100)与B 组(n=100)。纳入标准:① 符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制定的2007 版《荨麻疹诊疗指南》中荨麻疹的诊断标准;② 疗程≥6 周;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② 入组前服用免疫抑制剂者;③ 药物过敏者;④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A 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19 ~65)岁,平均年龄(41.32±6.71)岁,病程(2 ~66)个月,平均(27.65±4.02)个月;B 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22 ~63)岁,平均年龄(41.85±6.05)岁,病程(2 ~60)个月,平均(27.11±4.19)个月。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贵州宏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603,规格:25ml/瓶)治疗,将适量药液涂抹于局部患处,并稍加按摩,(2 ~3)次/d;A 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皮敏消胶囊(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57,规格:0.4g×20s)与氯雷他定片(拜耳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规格:10mg×6s)联合治疗,口服皮敏消胶囊1.6g/次,3 次/d,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10m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B 组只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10m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肘静脉血5ml,在3 000r/min 离心机中离心10min 分离提取血清,置于-20℃冰箱中待用。采用ELISA法 检 测 血 清IL-4、IL-18、IL-23、IL-33、MCP-1、Rantes 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公司生产,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皮肤瘙痒评分、皮损评分、丘疹评分、红斑评分。均采用 Liker 4 级评分法进行评估,即分值为(0 ~3)分,0 分表示未发现症状,1 分表示发现轻度症状,2 分表示发现中度症状,3 分表示发现重度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计算数据,n、%代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A 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4(115.57±11.62)ng/L、IL-18(87.07±7.06)ng/L、IL-23(90.46±12.65)ng/L、IL-33(72.35±7.36)ng/L 水平显著低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血清MCP-1、Rantes 水平比较(±s,pg/L)

表2 两组患者血清MCP-1、Rantes 水平比较(±s,p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MCP-1 Rante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512.62±29.88 301.23±13.42* 5 691.19±420.89 4 121.23±214.23*B 组 507.15±24.62 376.66±16.53* 5 744.65±378.38 4 789.23±275.61*t 2.269 35.427 2.415 18.850 P 0.735 0.000 0.701 0.000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

表1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

组别 IL-4 IL-18 IL-23 IL-3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170.44±23.74 115.57±11.62* 133.98±11.42 87.07±7.06* 142.56±21.38 90.46±12.65* 124.31±13.52 72.35±7.36*B 组 169.90±21.45 149.74±13.90* 134.15±12.55 103.78±8.14* 143.04±18.78 124.78±14.23* 124.75±12.66 93.35±9.37*t 1.082 18.860 1.0031 5.508 1.012 18.025 0.003 17.625 P 0.971 0.000 0.983 0.000 0.979 0.000 0.998 0.000

2.2 两组患者血清MCP-1、Rantes 水平比较 ARantes(41 231.23±214.23)pg/L 水平显著低于B 组,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MCP-1(301.23±13.42)pg/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A 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评分均显著低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瘙痒剧烈难忍,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荨麻疹多数是由过敏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这种IgE 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产生荨麻疹。临床研究还显示,过敏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各种感染因素有关,最常见的感染因素为病毒及黄金色葡萄球菌。

表3 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皮肤瘙痒 皮损 丘疹 红斑评分A 组 1.16±0.27 1.05±0.28 1.23±0.31 1.14±0.39 B 组 1.55±0.24 1.53±0.33 1.66±0.42 1.62±0.40 t 5.281 4.293 5.672 5.893 P <0.05 <0.05 <0.05 <0.05

中医认为,荨麻疹为“瘾疹”,其病机为阴血不足、卫阳不固、气血耗损、风邪外袭,致使内不得泄、外不得通达、邪正相持而诱发本病,故治疗应以祛风止痒、清热凉血为原则[5]。皮敏消胶囊为中药制剂,内含苦参、苍术、防风、荆芥、蒺藜、白鲜皮、蛇床子等21 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祛风除湿、凉血止痒之效[6],适用于瘾疹(荨麻疹)和部分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红、肿、瘙痒、皮疹、风团、糜烂、渗出等症。本研究结果中,A 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4、IL-18、IL-23、IL-33 水平显著低于B 组(P<0.05)。A 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MCP-1、Rantes 水平显著低于B 组(P<0.05)。治疗后A 组皮肤瘙痒、皮损、丘疹、红斑评分均显著低于B 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应用皮敏消胶囊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介质分泌,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纠正T 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增加Th1型免疫,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症状,进一步抑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皮敏消胶囊+氯雷他定结合复方吲哚美辛酊与氯雷他定结合复方吲哚美辛酊相比,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更佳,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平衡,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氯雷丘疹荨麻疹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评价
氯雷他定、布地奈德雾化联合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克拉霉素和开瑞坦凑一块导致心律失常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