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凝刀射频联合CO2 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观察

2020-09-08 10:29李富利蔡艳桃黄惠珍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肉芽肿化脓性激光治疗

李富利,蔡艳桃,黄惠珍,唐 妍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granuloma),是一种良性、后天性以结节状增生、轻度外伤即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性肿瘤[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发生在身体容易外伤的部位如面部、头皮、手指、足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有CO2激光、液氮冷冻、手术切除、LP 1064nm 激光治疗等,但各类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出现治疗过程中出血多、术后易复发、治疗次数多及费用高等缺点。本研究应用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6 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106 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其中男31例,女75 例,年龄(1 ~68)岁,平均(18.91± 16.86)岁,皮损直径(2 ~12)mm,平均(5.46± 2.48)mm。皮损部位:头部18 例、面部37 例、前臂22 例、指趾26 例、躯干部3 例。随机分为3 组,即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30 例、LP 1 064nm 激光组39 例和CO2激光治疗组37 例。入选标准:① 符合化脓性肉芽肿临床诊断标准[1];② 患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能够接受随访;③ 皮损局部无感染。排除标准:① 麻醉药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过敏史者;② 疤痕体质者;③ 有精神病史者;④ 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牙及植入钢板手术史者;⑤ 妊娠期。

1.2 仪器 自凝刀射频治疗仪(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型号:BBT-RF-A);LP 1 064nm激光治疗仪(以色列飞顿公司:Harmony XL 激光工作站),配长脉宽Nd:YAG 激光手具,波长1 064nm,脉宽45ms,能量为(30-150)J/cm2。CO2激光治疗机(广州市激光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型号:901-CIII),激光波长10 600nm。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前准备 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充分沟通,告知诊治方案、副作用、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变部位拍摄照片存档。治疗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及输血前三项。

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取下金属饰品及金属佩戴物。三组患者治疗后均避水1 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防止细菌感染。1 个月后复诊观察疗效。

1.3.2 治疗 ① CO2激光治疗组:常规消毒皮损及其周围皮肤。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操作者以脚踏开关控制激光发射,手持激光手具对准皮损根部,进行逐步灼除。使用7cm×8cm 无菌纱布止血。皮损完全去除后,观察皮损表面无活动性出血方可结束治疗。② LP 1 064nm激光治疗组:常规消毒皮损及周边皮肤,根据皮损部位大小及厚度选择激光能量密度(50 ~100J/cm2)、脉宽(45ms),光斑直径6mm,光斑之间不重叠以免能量叠加产生水疱形成疤痕。治疗头轻触皮损表面,治疗终点为皮损深红色、暗紫红色或表面灰白色。治疗结束立即冰敷30min 后观察无出血方可离院。必要时继续予以LP 1 064nm 激光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③ 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将一次性使用射频中性电极板连接后贴于患者肌肉丰厚、血液充足部位;常规消毒皮损及其周围皮肤。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使用射频自凝刀轻轻刮除皮损,待皮损凝固、表面红色消失后改用CO2激光去除已凝固组织,直至皮损完全去除。

1.4 疗效判断 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疗效判定标准按参考文献[2]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痊愈:病变组织完全消失,无新发皮损;显效:病变组织大部分消失,有点状病灶未消失;无效:病变组织未消失;复发:同一部位出现新发皮损。

1.5 随访 治疗过程中观察皮损出血量;治疗结束后1 个月随访,观察皮损复发、局部疤痕及色素改变等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年龄、皮损直径等计量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分析,痊愈率等计数资料进行Pearson 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三组年龄、皮损直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分组 n 年龄(岁) 皮损直径(mm)自凝刀射频联合CO2 激光组 30 16.90±16.32 5.50±2.54 LP1064nm 激光组 39 17.18±17.20 5.35±2.45 CO2 激光组 37 22.46±16.79 6.05±2.48

2.2 临床疗效 三组患者经1 次治疗后痊愈率进行Pearson 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P<0.01)。LP 1064nm 激光组经3 次治疗后与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及CO2激光治疗组治疗1 次比较痊愈率,经Pearson 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05)。见表2 及图1。

表2 三组患者疗效比较(n,%)

图1 自凝刀射频联合CO2 激光治疗前后对比

2.2 术中出血情况 治疗过程中用面积法估算出血量,一块7cm×8cm 无菌纱布浸湿,出血量约5ml。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30 例患者治疗时皮损即刻凝固,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无出血;LP 1 064nm 激光组39 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 例(5.13%)出现出血,立即冰敷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出血量约(1 ~3)ml;7 例(17.95%)患者治疗后不慎摩擦局部,出现多次出血现象,每次出血量约(5 ~10)ml。CO2激光组37 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出血现象,出血量约(5 ~15)ml 不等。

2.3 疤痕形成情况 治疗结束后1 个月查看局部疤痕形成情况: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30例患者经1 次治疗后3 例出现浅表性疤痕,疤痕形成率10%;LP 1 064nm 激光组39 例患者经3 次治疗后2 例患者出现浅表性疤痕,疤痕形成率5.13%;CO2激光组37 例患者经1 次治疗后5 例形成疤痕,疤痕形成率13.51%,2 例为浅表性疤痕,3 例为增生性疤痕。

2.4 其他不良反应 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及CO2激光治疗组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疼痛感,LP 1 064nm 激光治疗组无需麻醉,疼痛感轻微。

3 讨论

化脓性肉芽肿为皮肤科常见疾病,是一种血管反应性增生性疾病,通常为皮肤穿通性外伤后,新生成的血管形成息肉状损害。早期表现为鲜红色或棕红色丘疹,迅速或缓慢增大,表面光滑,一般直径(0.5 ~1.0)cm,轻度外伤即易出血,且出血量很多。也可见坏死、溃疡和结痂,难以自行消失。其治疗方法多样,如CO2激光、手术切除、液氮冷冻[3]以及CO2点阵激光、Nd:YAG 1 064nm 激光治疗等。这些方法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存在术中出血多、皮损复发、遗留疤痕及治疗次数多、费用昂贵等。

本研究使用的三种方法,虽然治疗目的一致,但原理不同。LP 1 064nm Nd:YAG 激光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以血管内的Hb 为靶标,当激光作用于血管内Hb 时,转化为热能从而损伤血管壁,封闭血管,达到治疗目的,但治疗次数多,治疗过程中及术后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出血[4]。CO2激光波长为10 600nm,该波长为组织中水吸收后,光能主要被转换为热能,靶器官的皮肤被加热到100℃或以上温度使其汽化、碳化或气化,达到治疗效果。但靶组织附近因热扩散容易造成皮损周围组织一层热损伤带;治疗过程中出血较多易导致治疗过度或损伤周边正常组织,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在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未见相关报道。

射频在医学中早已被广泛应用,特别在肿瘤的治疗方面[5]、腋臭、面部浅表性疤痕、面部年轻化[6]等的治疗。属单极射频的自凝刀射频治疗仪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手术电极—人体和病变组织—回路极板—射频源发生器—手术电极形成的治疗回路从而以射频为治疗源,通过手术电极,将射频电磁波直击皮损,使皮损凝固、消融。治疗操作快速、简单、出血少,但深度不易掌握,作用时间久可能损伤正常组织产生疤痕。假设先用自凝刀射频凝固血管,然后再使用CO2激光修复凝固组织,既能出血少,又能减少射频或激光导致的热损伤,从而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减少疤痕形成及复发。

本研究通过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LP 1 064nm 及CO2激光对106 例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组经1 次治疗有效率100%,痊愈率56.41%,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治疗操作时间短,无烟雾及异味,无复发。但有3 例患者出现浅表性疤痕,疤痕形成率10%。CO2激光治疗时术中出血多,操作时间长,烟雾及异味大,导致患者及操作者被动吸入有毒烟雾,术后疤痕形成率相对较高。而LP 1 064nm 需多次治疗方能达到其他两组的疗效,治疗花费高,治疗周期长,虽无需麻醉,但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术后护理相对麻烦,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

综上所述,自凝刀射频联合CO2激光治疗效果好,治疗周期短,出血少,能极大程度减少疤痕形成及复发,操作过程中无异味产生,适宜用于化脓性肉芽肿治疗。

猜你喜欢
肉芽肿化脓性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点阵铒激光治疗痤疮疤痕临床疗效观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效果和对面容美观的影响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临床病理分析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