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缺损伴撕脱性离断手术的手术护理效果分析

2020-09-08 10:29朱媛媛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断指研究组皮肤

朱媛媛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撕脱性断指大部分发生在指端被缠绕在高速旋转物体时出现的断指现象,在机体面临危机时,由于自身条件反射性保护意识,致使肢体快速移动,而且力量较大,极易撕脱手指[1]。因为皮肤韧性较强,所以在手指突然脱离后,很容易出现大范围手背皮肤逆行性撕脱,清理皮肤后,往往会发生合并皮肤缺损现象,致使手术难度增加,且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心理[2]。本研究针对我院接收的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患者采取手术护理,观察分析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9 月~2019 年5 月我院接收的74 例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7 例)中,有20 例男患,17 例女患,年龄(18 ~56)岁,平均年龄(31.75±3.64)岁,致伤原因:滚筒碾压伤和电钻绞伤分别有24 例和13 例;研究组(37 例)中,有19 例男患,18 例女患,年龄(19 ~54)岁,平均年龄(31.68±3.59)岁,致伤原因:滚筒碾压伤和电钻绞伤分别有26 例和11 例。组间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 具备完整临床资料;② 具备正常沟通、表达和理解能力;③ 由患者本人或者患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合并精神异常及心理障碍者;② 存在肾脏、心脏及肝脏器官功能障碍者;③ 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④ 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⑤ 神志意识模糊。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自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关于术前、术中及术后需注意的问题,并协助患者将各项检查工作做好。研究组综合护理方案:① 健康知识宣传。为患者介绍再植手术相关内容,包括安全性、必要性,目的是让患者能够从整体上知道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自身依从性及治疗自信心;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以便其可以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顺利开展手术。② 心理疏导。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全面掌握患者临床需求,与此同时,明确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将负面情绪消除,使其可以保持乐观心态。③ 术前干预。术前,为患者详细介绍术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禁食、禁水等,将血型、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工作做好,术前1h 进行青霉素过敏检测。④ 术中干预。避免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极易造成血管堵塞,其是造成再植失败的主要因素。手术期间,因为诸多因素均可造成血管痉挛,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如精神紧张、尿潴留、疼痛及冷刺激等。基于此,巡回护士应多观察患者,并与患者交流,使其情绪得以缓解。指导患者排尿,必要时放置导尿管。此外,合理调控手术室内温度。术后,针对局部血管痉挛,可利用热敷,或者注射罂粟碱等方式,达到解痉效果;疼痛缓解:疼痛是造成心理不良情绪及生理反应的主要因素,交感-肾上腺系统被激发,造成血管收缩,最终造成血管痉挛。针对上述原因,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并对患者面部表情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时提供疼痛缓解方法。⑤ 术后干预。术后合理调控病房内温度,通常设置为(20 ~25)℃,与此同时,对病房内部探视及陪护人数严格控制;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通常保持(7 ~10)天的休息,禁止患者选取侧卧姿势,略微抬高患肢,使其较心脏偏高。密切监测再植手指皮肤肿胀程度、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等状况,干燥处理敷料,目的是避免感染。穿刺操作期间,尽可能保证动作轻柔,严禁频繁穿刺;结束手术后,叮嘱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食物,严禁辛辣刺激等食物的摄入;术后第4 天,缓慢活动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目的是软化瘢痕,将肿胀消除。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评估各组抑郁(SDS)及焦虑(S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的分析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百分率(%)表示,分别行t和χ2检验,以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率 研究组37 例,非常满意21 例,较为满意14 例,不满意2 例,总满意度94.59%(35/37);对照组37 例,非常满意18 例,较为满意11 例,不满意8 例,总满意度78.38%(29/37)。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163,P<0.05)。研究组知识掌握率97.89%(34/37);对照组知识掌握率72.97%(2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 及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s,分)

表1 对比护理前后SAS 及SDS 评分(±s,分)

组别 n SDS 评分 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7 54.95±3.71 50.36±2.73 54.68±3.17 51.21±2.97研究组 37 55.02±3.64 45.62±3.09 54.72±3.09 46.58±2.51 t 0.082 6.993 0.055 6.965 P 0.935 0.000 0.956 0.000

3 讨论

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因皮肤韧性较强,而且手指抽离期间,力量过猛,致使手背大范围出现逆行性撕脱,通过清创有效处理后,受到损伤的手背皮肤产生缺损现象,导致手术难度及护理工作难度增加,同时也影响了术后恢复,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3]。因为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对患者生活及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假肢对于部分患者工作及学习依然造成影响,无法彻底代替,所以,医学界针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4],其中包括手指再植技术,其可有效治疗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在此期间,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其与患者恢复状况存在紧密联系[5]。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78.38%和72.97%,研究组分别是94.59%和91.89%,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为手术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加满意护理工作;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方式,协助患者进一步认识自身疾病及治疗方法,还包括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让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进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在SDS 及SAS 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而综合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根据每位患者情绪变化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及早缓解,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以便手术顺利开展,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予以采取手术治疗的皮肤缺损伴撕脱性断指患者综合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有助于提高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猜你喜欢
断指研究组皮肤
第二层皮肤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