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0-09-08 00:16叶雪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叶雪芳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在习作训练中、应用在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也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利器”,它能够将色彩、图像、线条和逻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向四周发散出次主题,并以此类推,将次主题扩散开来,直至将知识的体系通过人脑的加工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和鲜艳的颜色刺激,使得知识直观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低年级的学生仍以无意识的活动为主,具体形象思维依旧占主导地位。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能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小学生的智力、思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发展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在这一转变中,学生每个阶段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的应用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针对性地使用。四、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且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正在逐步发展,在这一阶段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会发现学生的思维结构和逻辑性慢慢增强,呈现出条理化、清晰化、合理化。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习作例文《鲸》,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从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等方面来说明鲸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文标题鲸为主题,次主题是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然后在次主题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分支,边探究课文边补充分支上的内容。最终在师生的相互合作中形成这样一幅图文并茂、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追问——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鲸?鲸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请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找出有关鲸进食的句子,圈画出有关的动词,说说你的体会。鲸的呼吸和睡觉都非常的有趣,请你根据课文谈一谈有趣在哪里?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及特点,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以便于指导说明文写作。在教学过程中以次主题、分支的关键词逐步引导学生,学生通过朗读和圈画词语、做批注等方式,找出答案,和教师一起根据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这个绘制过程,有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有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水平和要求,对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思维导图的谋篇布局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课堂中生成的思维导图是师生共同绘制的,根据该课文内容,我们可以选择本单元其他几篇说明文《太阳》《松鼠》等作为材料,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学习如何绘制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训练中的实践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写作有莫名的抵触感,觉得自己无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不知道如何动笔,渐渐地产生一种厌烦感。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会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内容雷同,且有些内容和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缺乏情感。除了缺乏写作素材,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前对文章没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和框架,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弱。

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习作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由于思维导图可让学生根据习题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像,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表达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来看,思维导图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真实地记录和描绘生活与情感,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增强他们谋篇布局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训练学生对作文整体构思的能力。例如,关于写读后感的作文,学生能根据作文的中心“读后感”发散性思考,列出本篇作文的主要叙述内容和关键信息,将写作内容逐条罗列下来,尽管有个别分支的内容还需进一步修改,但整个思维导图非常精美且清晰明了,使作文提纲一目了然,学生按照提纲有序地写作,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和训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锻炼了他们感受生活的敏锐力,增强了他们习作的自信,培养了谋篇布局的能力和良好的习作习惯。

三、思维导图在加强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实践应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体可分为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体裁等等很多零碎的知识点,这给学生学习、记忆语文知识增加了难度。其中拼音、词汇、句子这些基础知识又为阅读和作文奠定了基础,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对话能力和书面解题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汉字、词汇等对于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偏重于记忆,内容较枯燥,但又是每一课教学中必须落实的目标。思维导图可以将语言文字、图片、课文内容等结合起来,多管齐下,进行有意义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趣味体验,同时有效理解文章和记忆汉字、词汇等。

实际教学中,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都会布置学生预习,一般是读通文章、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文章等。如学生在预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以课题为中心,以生字(包括多音字)、词语(新词以及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课文结构等内容作为次主题,依托课文的内容“桂林山水”绘制思维导图,营造优美的意境,多种因素融合在一起绘制成了融汇课文基础知识的思维导图。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都体现在这幅图上,使预习变得可视化。再通过课堂学习和教师讲解后,学生的基础知识会更牢固,对课文的了解会更透彻。除了可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每一课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可运用在阶段性基础知识的复习上,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阶段性复习。主题就是某一单元,次主题可以定为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再从次主题发散出分支,然后将分支慢慢扩充。学生可利用平时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将其进行综合,这样在绘制的过程中不但不会觉得有难度,反而会产生创作的欲望,这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思维导图被誉为是一种革命性的学习工具,能辅助教师工作、提高工作和教学效率,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利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较浅,缺乏一定的操作技巧,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对思维导图的迁移拓展能力不强。例如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很少让学生将思维导图的扩充延伸到课后,很少鼓励学生继续完善思维导图,没有将教学后思维导图的查漏补缺功能发挥出来。怎樣更好地将思维导图与语文的学科性质融合在一起,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汤金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4]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