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浚颐《重建邗沟王庙碑记》考析邗沟大王庙的兴废

2020-09-08 00:15李智
档案与建设 2020年7期

李智

摘要:文章综合扬州博物馆馆藏《重建邗沟王庙碑记》残碑和旧拓片等相关资料,考证出《重建邗沟王庙碑记》的作者为两淮都转盐运使方浚颐,立碑时间为光绪元年至光绪二年之间,填补了清代晚期邗沟王庙修缮文献记载的空白;考证出大王庙的始建时间为康熙二年,进而梳理出邗沟大王庙的历史沿革,丰富了邗沟大王庙的历史文化内涵。碑文还反映出清人对吴王夫差的认识、古邗沟的河神信仰、“邗”对扬州地区的影响。

关键词:邗沟王庙;方浚颐;古邗沟;吴王夫差

扬州博物馆藏有《重建邗沟王庙碑记》残碑一方。该残碑通长78.4厘米,通宽40.5厘米,厚13厘米。从碑文的标题和残存的碑文来看,此碑记述的内容为邗沟大王庙的某一次重建。由于缺少左半块,没有碑文的落款和时间,故无法得知是谁题写碑文,也无法得知是哪一年重修,甚为遗憾。可喜的是,近日得见该碑一方旧拓片[1],此拓片拓印时该碑尚未断裂,虽碑文落款处还是有损坏,但碑文内容是完整的。这一拓片的出现,为研究这块碑的作者、立碑时间以及邗沟王庙重建的历史提供了条件。

一、邗沟王庙简介

邗沟王庙又名邗沟大王庙、吴王庙、大王庙、邗沟财神庙,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古邗沟畔,是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供奉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和汉诸侯王——吴王刘濞。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是庙灵异,殿前石炉无顶,以香投之,即成灰烬。炉下一水窍,天雨积水不竭,有沙涨起水中,色如银,康熙间,居人辄借沙淘银,许愿,缴还乃获银,后借多还少,沙渐隐。今则有借元宝之风,以纸为钞,借一还十,主库道士守之。”[2]因此邗沟王庙在清代是扬州地区的财神庙,每年正月初五的“财神日”,庙内外香客云集,通宵达旦,邗沟两岸人流络绎于途,成为旧时扬州地区有名的一方盛事。

二、《重建邗沟王庙碑记》碑文的作者

《重建邗沟王庙碑记》残碑及旧拓片所见内容,虽未有碑文作者落款,但是留下诸多线索,笔者结合文献资料逐一推演。

碑文作者是扬州地区某都转盐运使。碑文记载“兹予三摄篆于此。”其中,“摄篆”指掌其印信、担任官职。因印信刻以篆文,故名。因此碑文作者应在扬州为官。碑文又写道:“予始摄鹾篆谒盐宗庙”,“鹾”是盐的别称。古人常以“鹾务”指盐务;“鹾商”指盐商;“鹾价”指盐价;“鹾馆”指经营盐业的场所。故此“摄鹾篆”指担任掌管盐务的官职。清代,在地方设立都转盐运使司,主要处理盐务事宜,使司官职设置盐运使、同知等,掌控盐法政令。“顺治二年(1645),清廷在扬州设立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的长官称两淮都转盐运使,或运司使,从三品。”[3]因此,“摄鹾篆”的碑文作者应该是在扬州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某位官员。

碑文作者在两淮盐运使曾燠和乔松年之后任职。碑文记载:“(邗沟王庙)又上碑刻前都转曾宾谷先生所撰记”,“知庙(盐宗庙)建于前都转乔公”。“都转”是“都转盐运使”的别称,碑文中提及两位前两淮都转盐运使,一位是“都转曾宾谷”。曾宾谷是曾燠(1759—1831),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两次任两淮盐运使,第二次是道光二年(1822),以巡抚衔巡视两淮盐政。另一位是“都转乔公”,指乔松年。乔松年(1815—1875),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县郝村(今清徐县王答乡郝村)人,咸丰九年(1859)被任命为两淮盐运使。碑文对曾宾谷和乔松年都称为“前都转”,说明作者是在这两位官员之后任职的。

赐封头衔解开迷雾——唯有两淮都转盐运使方浚颐符合。碑文拓片落款处有:“诰授荣禄大夫,钦赐花翎,钦加……(以下文字缺失)”遍查乔松年以后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唯有方浚颐符合这两个头衔。光绪元年(1875)正月,光绪帝特赐封方浚颐为“荣禄大夫”和“花翎布政使衔总理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加一级”荣膺。方浚颐(1815—1888),字饮苕,号子箴,又号梦园,安徽定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考取进士。历任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道御史,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两淮盐运使、四川按察使等职。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方浚颐在扬州任两淮都转盐运使,共计在扬州为官8年,三任兩淮盐运使,这与碑文中“兹予三摄篆于此”的描述甚为契合。综上所述,这方《重建邗沟王庙碑记》的作者就是方浚颐。

三、此次重建邗沟王庙的时间

这次重建邗沟王庙的具体时间,碑文中并无介绍,文献中也无记载,但是从碑文落款处“诰授荣禄大夫,钦赐花翎”可知,此碑文必是写于赐封之后。方浚颐是光绪元年正月(1875)被赐封为“荣禄大夫”和“花翎布政使衔总理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加一级”,而在光绪二年(1876)方浚颐就迁四川按察使,不在扬州为官。退休后的方浚颐虽然“侨寓扬州”,[4]但是此时他的身份已经不是官员,和碑文所写的“摄篆于此”不符合。所以碑文的撰写时间范围是光绪元年(1875)正月方浚颐被赐封为“荣禄大夫”之后至光绪二年迁任四川按察使之间的这段时间,也就是1875年元月至1876年之间。

同治八年(1869),方浚颐由两广盐运使调任两淮盐运使,赴扬州任职后,开始了对扬州古迹、经济、水利、交通等方面的战后恢复工作。他重建了平山堂、扬州育婴堂,修缮了扬州古建筑群,修复了石洋沟桥、董家沟桥、万福桥;他全力治理当时通淮水道运盐河、通江水道仪扬河,并成功绘制出淮扬水利图等;他开发桑林园,劝民种桑养蚕恢复农村经济;他在蜀冈四周植树造林,保障生态环境;他开办淮南书局,重修并扩大扬州安定、梅花两书院,并亲临书院讲学;他还重建题襟馆,创建仪董轩,大力宣传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民国)江都县续志》评价他为“百废具举,恢恢乎不见为劬”。[5]方浚颐一系列战后修复工程并未涉及邗沟王庙,之所以没有重修,主要是忙于政务,又新来扬州不久,不了解扬州地区情况,没有来得及顾及此事。他在碑文中是这样说的:“适以庶政业集,又阅日未久,未遑及(邗沟王庙)也。”但是,他在扬州为官的后期,逐步认识到吴王夫差开邗沟对扬州地区的贡献,适逢扬州地区乡绅们“缀名具牍以建庙”,于是方浚颐“筹款六百缗,鸠工庀材,即旧址建之。”由于晚清时期国力衰微,再加上扬州经历战火不久,财力有限,庙貌规模远不如前,只有前后两进各3间,前进为5架梁山门殿,后进为9架梁大殿,两进之间以廊房相连,加上配房,共有庙房11间。这次重建邗沟王庙和重建时间,不见于以往的文献记载。

四、邗沟王庙始建年代及历史沿革

邗溝王庙始建于何时?笔者翻看的诸多当代人所写的资料,大都语焉不详,或认为“大王庙的建庙时间,文献几乎没有明确的记载。”[6]或“相传最早建于汉代。”[7]但汉代建庙并无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唐代诗人杜牧曾住在禅智寺超过百日,禅智寺距离今邗沟王庙很近。居住期间,杜牧所作诗文甚多,涉及禅智寺、山光寺、竹西路等建筑和地点,但未见提及邗沟王庙。唐宋时期,竹西地区乃文人聚集之地,然而在众多的文人墨客的诗文、著述中,也未见邗沟王庙的记载。著名的“竹西八景”,邗沟王庙也不在其中。可见在唐宋时期,古邗沟畔并无邗沟王庙。元代、明代有不少吟咏邗沟的诗文,却没有提及有关邗沟王庙的内容。然而从清康熙年间开始,以邗沟大王庙为主题的诗文就大量涌现出来了(参见表1)。由此推断,邗沟王庙可能始建于康熙年间。

笔者翻阅大量古籍发现:大王庙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清康熙三年编制的《扬州府志》之中。《扬州府志》记载:“大王庙在县东北七里运河岸侧,国朝康熙二年运同杨士烜建。”[8]康熙三年编制的《扬州府志》,记载了康熙二年运同杨士烜建庙一事,时间相隔很近,当是确信无疑的。

嘉庆、道光年间任两淮都转盐运使的曾燠《邗沟大王庙记》也记载:“自康熙中修庙(邗沟王庙)以来,百岁有余”。这里的“修”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修复、修缮庙宇,另一种则是修建庙宇,此处的含义,应取后者。翻阅古文,修字在古文中表示“修造、修建”的情况很多。如《吕氏春秋·先已》:“钟鼓不修”。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荀子·王制》:“修堤梁,通沟浍。”这三句话里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故此“康熙中修庙”可理解为:康熙年间修建了邗沟王庙。这一记载和清康熙三年《扬州府志》的记载互相印证。再结合上文所述,描写邗沟王庙的诗文在康熙年间才开始出现,故此邗沟王庙是康熙二年运同杨士烜始建无疑。

至此,邗沟王庙的历史沿革已全部考证清楚,归纳如下:康熙二年(1633),运同杨士烜始建邗沟王庙。嘉庆六年(1801),两淮都转盐运使曾燠又予重建。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光绪元年(1875)正月至光绪二年,两淮都转盐运使方浚颐重建。抗日战争前后,邗沟王庙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庙内最后一任掌管道人为曹道长,家住扬州东圈门。1953年4月,庙拆香火停。《重建邗沟王庙碑记》石碑被移至扬州博物馆保管。

2006—2007年,为振兴扬州历史文化,扬州市政府筹资,建大王庙广场,重建邗沟大王庙,移南门外清宝轮寺大殿,复建大王庙大殿于此。在大殿内塑造二王像,并祀其间,更制匾额、楹联、壁画等,又作“借沙取银”以传其故事。大王庙大殿现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由扬州市道教协会负责管理和使用。

五、碑文的价值

碑文反映了古邗沟流域独特的河神信仰。邗沟大王庙祭祀的两位王,是古邗沟独有的河神。大运河行船的危险和两岸水旱灾害频繁催生了河神信仰。人们设立庙宇,祭祀河神,祈求平息水患、减少干旱。行船的商旅则祈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河神一般是对这段河做过突出贡献的人。如永济渠(卫河)畔的滑县道口古镇的大王庙供奉战国李冰、南宋谢绪、明代黄守才、张居正、清代朱之锡等五位治水人物。济宁分水龙王庙则是纪念治水官员宋礼和民间治水能人白英。

古邗沟是吴王夫差主持开凿的,他自然是古邗沟河神的首要人选。其“生有功于邗,殁祀于邗,庙食兹土,礼亦宜之”,所以邗沟王庙“正位为吴王夫差像。”[9]副位配汉吴王刘濞像,因为吴王刘濞开凿了运盐河。“自茱萸湾通海陵、如皋、磻溪,此吴王濞所开之河,今运盐道也。”[10]由于这两位吴王治水有功,功德在民,所以同被公认为古邗沟的守护神。为其建庙,是期望两位大王“享禋祀”,而后“神既醉兮悦且康”,从而能够“降福穰穰,利荚赋而佑士民”,“福维扬”,“阜民财兮福无量”,“永助佑兮邗其昌!”

碑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人对吴王夫差的评价。碑文首先充分肯定了吴王夫差开邗沟对扬州地区的贡献。吴王夫差“凿邗沟通江淮”,将“邗”这个“蛮夷之地”变成“鱼盐之利甲于东南,又为转漕通津,自汉以来成大都会”。碑文其次总结了吴王夫差一生的成败,“顾或疑王固一世之雄也,然而灭楚、取越、狎主齐盟,侈高掌远蹠之心,忘黄雀螳螂之戒,台游麋鹿,封却甬东”。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王之功愈远矣。”而写在邗沟王庙殿前的两副楹联,最能代表清代扬州人对吴王夫差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曾以恩威遗德泽,不因成败论英雄”;“遗爱成神乡俗流传借元宝,降康祈福世风和顺享太平”。

碑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邗”对扬州地区的影响。清代,邗沟王庙在扬州府,但碑文中并未出现“扬州”两个字,而是用“邗”来指代扬州。笔者在碑文中统计,“邗人”“邗绅”出现了两次,“邗之人”“恋于邗”“祀于邗”“得于邗”“邗其昌”等均出现了一次,可见清代的“邗”已经成了扬州的代名词。为何“邗”可以指代扬州呢?西周时期,扬州地区曾经存在邗国。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了江淮;筑邗城,开启了扬州的建城史。开邗沟、建邗城,拉开了扬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序幕。邗城以地扼水陆交通枢纽之利,带动了扬州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扬州城池由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和扩大。“邗沟”“邗城”都是扬州的根和源,清人好古,追根溯源,遂以古称“邗”代指扬州。

参考文献

[1]吴志田:《古吴风云人物志》,香港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96页。

[2](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15-16页。

[3]朱正海:《盐商与扬州》,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4][5]《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江都县续志卷十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711、710页。

[6]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扬州宗教》,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第227页。

[7]王克胜主编:《扬州地名掌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429页。

[8](清)雷应元:《(康熙三年)扬州府志》,广陵书社,2015年,第353页。

[9][10](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1960年,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