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0-09-09 01:16刘伟
写真地理 2020年19期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培养

刘伟

摘 要: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会为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想学生所想,把数学知识跟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内心动力转化为兴趣,及时迁移其它兴趣转化为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巧妙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9-0250-01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必须精心设计。对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有如下策略:

1 设置坡度 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像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例:已知函数y=x-2

(1)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它在(0,+∞)上是增函數还是减函数?

(4)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上述第(3)、(4)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揭示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在这样的感性认识下,接着可安排如下训练题:

(1)已知奇函数f(x)在[a,b]上是减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已知偶函数f(x)在[a,b]上是增函数,试问:它在[-b,-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3) 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根据“解答距”的四个级别,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在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时,学生心理已经有了准备,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上一个问题解决也为一般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知识的掌握的过程是一种平缓的过程,新的知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起来就显得比较容易接受,掌握起来就会显得更加牢固。

2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例: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凡提和国王下棋的历史故事。下棋前,阿凡提说如果我赢了,就赏给我第一个格子放一个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个麦粒,第三个格子放4个麦粒,第四个格子放8个麦粒,依此类推……国王一笑,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最后的结果呢,国王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麦粒来,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事实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均有这样的设置。同时,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新课引人的设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 结合图形 增进兴趣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例: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x+1)。画出函数f(x)的图象,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学生在完成此题的过程中,通过作图,找到特殊点,然后再确定x<0时的解析式。显然他们并不会满足于这样“拄着拐杖走路”,很希望能脱离函数图象这一中介的辅助,“脱离拐杖而独立行走”。于是他们会问(或者老师启发)若不作函数图象,能求出f(x)的解析式吗?在完成此题目的基础上他们也许还会尽一步发问:此方法可以推广吗?对一般的奇函数也适用吗? 若f(x)为偶函数又该怎么处理?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那么该题目的解决过程就显得丰满、充实,达到了以点带面,这样知识的升华就显得润物细无声了。

4 联系实际 提高兴趣

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主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神舟飞船问题等等。

例: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

(Ⅰ) 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

(Ⅱ) 试问:当航天器在x轴上方时,观测点A,B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是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面对实际情境,教师结合我国的神舟五号、六号飞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所给条件,引导学生建立方程模型,步步深入,最终转换到解方程中,解决问题。我认为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关系是:学生的数学实际就是数学教学的起点,数学教学的归缩就是要扩展学生的数学实际。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中来,回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去的循环往复的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好,老师也能教的轻松。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方法不一而足。作为教师,应多从学生角度去想想,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情感气氛,使教学环境处于最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处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学习才会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且也才会是富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 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兰永胜主编 《数学思想方法与建模技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提高学习兴趣培养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