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论法国大革命在本土作家 创作中的体现

2020-09-10 07:22寇洋
今古文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巴尔扎克雨果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四位法国有影响力作家的研究,探求在法国本土作家的作品中是如何描绘法国大革命的,同时他们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在选择研究的作品方面,主要选择他们的长篇小说,希望从局部的研究了解法国十九世纪作家对于大革命描写的整体倾向。

【关键词】 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法郎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0)23-0036-03

发生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乃至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就是深远的。这种影响极大的社会现象不可能不反映在文学之中,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就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波澜壮阔,但狄更斯并非法国作家,而他关于大革命的知识主要来自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而法国作家受到了大革命怎样的影响则是本篇文章主要要讨论的。

如果从历史学上来划分,法国大革命大体上可分为第一帝国前和第一帝国后两个时期,而影响最大的则是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和之后的拿破仑称帝时期。但真正开始研究法国19世纪中前期作家的创作的时候,却发现法国的作家是如此的吝惜笔墨,在他们的创作中几乎少有对法国大革命的正面描写,但大革命的影响又隐藏在他们的作品中时不时地闪现,可以说大革命对法国作家的影响是如影随形的。

本文选取四位有代表性的法国作家,通过对他们主要长篇小说创作来研究大革命在他们创作中的体现。本文所选取的主要作家分别是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以及1921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阿纳托尔·法郎士。

选取这四位作家的原因是,前三位作家属于19世纪前中期的作家,和法国大革命颇有关联,而且都是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而法国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作家,虽然创作十分的丰富,但是其作品普遍没有对大革命的反映。与其说他们重视法兰西第一帝国,倒不如说他们把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了对法兰西第二帝国和普法战争的探讨中。如《卢贡——马卡尔家族》的作者左拉,在这一系列作品的前言中就曾经说道:构思写出“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而法郎士的历史小说《诸神渴了》则是在法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执政时期且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

在探讨其作品对于大革命的表现这一部分,则主要探讨他们在创作中对于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和拿破仑称帝时期的展现。

一、司汤达:回避雅各宾派执政时期,侧面表现

拿破仑时期

司汤达是法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大革命亲历者,曾跟随拿破仑南征北战过,他去过意大利,在法俄战争中做过法军的军需官。这是一种深刻的直接的体验,远非间接经验可比。

不过,在司汤达的主要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当中,却几乎没有对法国大的正面描写。尤其是关于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就没有提到。

而关于拿破仑时期,在《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崇拜拿破仑,但是小说背景却设定在封建王朝复辟时期,回避了对拿破仑执政期的直接描写。《巴马修道院》的情节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帕尔马(巴马)。主人公法布利斯是个拿破仑的崇拜者,试图去滑铁卢参加会战,朝拜拿破仑。但是在中途就听到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所以到最后也没和拿破仑产生什么直接的关聯。

但这并不代表司汤达的创作和法国大革命没有关联,恰恰相反,大革命对司汤达创作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在《红与黑》中,无论是从形象的塑造上还是从作品整体的象征性来看,都透出了浓郁地对大革命的追忆和对封建王朝的批判。主人公于连是平民身份,他崇拜拿破仑,仇视贵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跃居社会上层,这个形象本身就是拿破仑时代的产物。而最后死亡的命运则意味着以于连为代表的整整一代平民青年的梦想在复辟时期的破灭。同时整部作品中弥漫着对法国大革命的追忆,尤其是平民阶层对于大革命的追忆更为强烈,虽然作品中并没有对大革命的正面描写,但却时时地把复辟时期同大革命时期进行对比,充分地体现出了哪个是“红”哪个是“黑”。

就《巴马修道院》而言,司汤达是用了另外一种手法批判了封建复辟时期。为了回避矛盾,司汤达把作品的背景设定在了意大利,但实际上是在影射法国的复辟王朝。不过和《红与黑》主要讲述一个平民青年的奋斗和毁灭不同,本作主要讲述了一个以主人公法布利斯为代表封建家族如何在这复辟社会中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如果没有作家在文学上的渲染,法布利斯是个让人讨厌的角色,他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活目标,作为贵族他争强斗狠,让自己身陷囹圄;作为神职人员,他与人私通,也毫无一教士应该有的克制。但就这样一个形象居然屡获成功,最后居然升到了教皇的位置。

于连的毁灭让人哀叹同情,法布利斯的成功则让人鄙视和嫉妒,对于这部作品的阐释,笔者认为勃兰兑斯的观点是能充足的说明的:“倾注在这二部作品中(另一部指《红与黑》)的基本思想,就是伪善得意洋洋的景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厌恶和愤慨。他企图摆脱这种情绪,便想办法去发泄它,但他的怨愤不形于色,只是简单地把伪善描写成为统治当代的力量,每个希望飞黄腾达的人都不得不对它顶礼膜拜。当他的主人公力图使自己的虚伪变得无懈可击而获得成功时,他就频频为之喝彩;而当他们惊慌失措,不能自持,不当心地露出马脚时,他就表示非难——这样,他极力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当代的马基雅维利。书中某种令人不愉快的生硬,就是和这种冷嘲热讽的叙事风格分不开的。”

司汤达之所以在其作品中主要写一个封建家族如何平步青云,恰恰就是为了激起读者对于复辟时期的厌恶,而作品中法布利斯的形象也从最开始那个崇拜拿破仑的青年转变成了封建势力的代表。

二、雨果:尝试探讨雅各宾派执政的问题,以人道

主义立场温和批判

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拿破仑手下将军的儿子,其长篇小说也几乎没有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正面描写。

其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如《巴黎圣母院》的背景设定在路易十一时期的15世纪,《悲惨世界》是以时间线为主要线索,主人公冉·阿让在情节中也没有和大革命产生什么直接的关联,其他的如《海上劳工》《笑面人》也没有正面涉及法国大革命。倒是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而且涉及了雅各宾派执政期。

就《九三年》而论,虽然本作情节发生的时间是在风起云涌的1793年,但作家却把则重点放在了旺岱地区的平叛战斗,以及在战斗之后发生的风波之上。这样,作家把作品从斗争激烈的巴黎拉了出来,同时也回避了对于雅各宾派执政期评价的这个尖锐问题。

在作品中,主人公郭文是雨果的人道主义代表,而西穆尔登则代表着在革命中坚定的力量,通过两种力量在作品中产生矛盾的分析作家站在更高角度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即人道主义感化来化解仇恨和杀戮。整部作品的中心在于人道主义观点的阐述,而并非对雅各宾派执政的深入探讨和批判,所以在雨果的作品中虽然是涉及了雅各宾派执政,但是这种批判是非常的温和的,不过《九三年》这部作品中对于大革命初期的描写是法国作家的第一次尝试。

三、巴尔扎克:大革命在其创作中多有表现,但以

侧面为主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由96部作品构成的庞大体系,显然不可能把每一部作品都分析到,所以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主要选取3部作品——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和《搅水女人》这三部长篇小说进行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正面涉及大革命的也是凤毛麟角,但这并不代表大革命对于巴尔扎克的创作没有影响,恰恰相反,大革命对于巴尔扎克创作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首先,巴尔扎克把大革命的影响隐藏在他作品的某个角落之中,如果不认真去发掘就似乎不存在一样,但仔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这些隐藏的地方其实牵动全篇,对形象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之中,既有着因大革命而发家的高里奥先生;有在大革命当中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最后成为索漠城首富的老葛朗台;也有因败退的贵族鲍赛昂子爵夫人,还有在雅各宾派执政期仅仅因为几句话就上了断头台的台戈安先生(《搅水女人》中阿伽德的舅舅)。

同时,在作品中,巴尔扎克隐隐约约地谈到在大革命中有谁莫名其妙地丢了财产,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等等,这样虽然没有直接的描写,但其创作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几乎都是和大革命相连的。

而且,巴尔扎克还在《搅水女人》中塑造了菲利普和马克桑斯这种退伍军人的形象,通过对典型形象的塑造,进一步探讨大革命对法国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两个都曾经是拿破仑手下的军人,而且从二人在战后中的表现来看都是能力出众者,但他们的共同问题就是战争之后找不到生活的方向,飞利浦无所事事,沦为了家庭的蛀虫,马克桑斯更是组织流氓团体“逍遥骑士”,为祸社会。但这两个形象的塑造,也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特色,因为这体现了作家对法国大革命后退伍军人生存状态的考查和研究,证明了法国作家在19世纪的中叶就已经注意到了战争对青年人产生负面影响的这个问题。

其二,巴尔扎克笔下的社会是受到大革命深刻影响的社会。大革命虽然结束了,但是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它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巴尔扎克的作品看似和大革命没有关联,但是却处处存在着关联。

就其创作而言,巴尔扎克着力批判金钱对人正常生活的戕害,而这种社会观念的转变恰恰就是大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

1815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大革命好像也随着拿破仑的倒台而结束了,不过大革命却动摇了法国封建统治的根基,造成了人们社会观念的倾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道:“新制度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不是绝对地合乎理性的……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可见,大革命之后,人们从最开始对血统和贵族身份的崇拜转向对金钱顶礼膜拜。因此,才出现了在巴尔扎克作品中围绕着金钱展开的一幕幕扭曲世道人心,冻结天伦之情的,冷漠夫妻之爱的情节。可以说,巴尔扎克的作品笔下的法国社会是受到了大革命深刻影响的社会。

四、法郎士:正面反思和批判雅各宾派执政期的

恐怖政策

本文最后选取的一位作家是192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纳托尔·法郎士,原因是法郎士的历史小说《诸神渴了》是在法国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了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执政而且对其反思和批判的作品。在本部作品中法郎士的态度非常的明显,大体上有两个。

(一)反思和批判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滥杀无辜的行为

从作品的题目上来看,《诸神渴了》就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本作中所说的诸神并不是对人类仁慈的神祇,而是需要以生人为祭的原始神灵。作品的题目来源于丹东派的卡米尔·德木南于1974年在《老考儿德利埃》杂志上引用的墨西哥印第安王蒙特佐玛所说的“诸神渴了”,蒙特佐玛以活人来祭祀神灵,摆牺牲的桌子上终年人血不干,而在这里引用这句话,意在指出为达到雅各宾派目的流血在所难免。

本作以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执政为背景,以一个普通画家“加默兰”为主人公展开,无论是最开始加默兰摆弄水晶头骨,还是雅各宾派执政期的血腥杀戮,都为整部作品增添了神秘和恐怖的气氛。

在大革命中加默兰受到了雅各宾派的影响,成了罗伯斯庇尔手下的得力干将。雅各宾派不惜以杀戮来维护统治,加默兰成了革命法庭的成员,他不讲道理,毫无人性。最开始的时候杀戮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但是随着形势的紧张,杀戮就变得肆无忌惮起来,许多人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庭审判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如本作中另一个主人公“布罗托”,仅仅是一个在大革命中失去财产和地位的包税商而已,因为隐藏了教士和妓女就被送上了断头台,罪名居然是莫须有的“制造饥荒、印假钞和铸伪币,败坏道德和公众热情、煽动监狱里的暴动,目的是引起动乱,瓦解国民代表机构,以圖重新建立封建政权”。

而在这种狂热的情绪支配下,加默兰渐渐人性尽失,最终沦为了一部只懂得杀戮的机器,直到最后他自己上了都没有悔改。

(二)反思和批判雅各宾派执政时期体现的人性之“恶”

作家站在人道主义主义的立场上对雅各宾派专政提出了批判,他认为雅各宾派的最终失败是由于它缺乏人道主义精神,进而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之上深入发掘潜藏在人性之中的“恶”。

正如作品中布罗托和加默兰的一段关于对话:布罗托表示他不反对死刑,但他不喜欢有人流血;而加默兰则表示自己和罗伯斯庇尔一样反对死刑,但是必须要等到共和国最后一个敌人上了断头台之后。正是在这样一种极端思想的支配之下,加默兰才渐渐扭曲,面对布罗托的质问加默兰回应“你应该感谢臭名昭著的加默兰,为了爱你,我才变得凶残”。

更为可怕的是加默兰至死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干的是荼毒生灵的勾当,把大把大把的生命推上了断头台,但加默兰至死都认为雅各宾派的失败是由于太过软弱了,丝毫没有反悔的意思,他是可怜的,同时也是不觉悟的,可恨的。

而对于加默兰这个形象,法郎士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去评判他的对错。加默兰的这种状态,或许单纯地用缺乏人道主义是不能概括的,他身上包含着人性中的阴暗面和“恶”。

本作诞生于1912年,当时欧洲上空战争阴云笼罩,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本作也有影射现实的功效,无论是作品中还是作品外,“诸神”都“渴了”。

通过以上论述,在法国的一些主要作家当中,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几乎是当时法国作家的禁忌,正面描写的非常少。雨果的《九三年》即便是取材于大革命时期,也是主要以阐述人道主义为主。但随着自我审视意识的加强,百余年后终于出现了《诸神渴了》这种敢于正面描写雅各宾派执政期的小说。但大革命的影响又处处体现在19世纪中前期主要作家的作品当中,如影随形。

作者简介:

寇洋,男,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猜你喜欢
巴尔扎克雨果
雨果剃发
给人生留一个缺口
巴尔扎克答学生问
雨果赊账交友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
巴尔扎克的爱好
巴尔扎克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