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使命与担当

2020-09-10 07:22李晋龙代红兵方征
体育时空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新时代少数民族

李晋龙 代红兵 方征

摘  要  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并将其作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渠道,做好相关理论研究工作、搞好赛事活动、打造民族节日、丰富民族体育文化生活是推进少数民族体育不断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新时代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07-02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党中央的指示为民族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民族体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宣传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环节来抓。目前,我国已成功举办了共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面临着新的任务和使命,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有责任担当起民族体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大任,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2005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颁布施行,明确规定国家定期举办民族运动会;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2006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1月,国家民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8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举措。这些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在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3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天津成功举办。1981年,在第2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恢复举办时,提出了“积极提高、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的办会方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近代体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工作任务。从1991年的第4届运动会开始,固定为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政治定位、文化内涵是区別于其他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显著标志。

在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从1982年开始有一大批体育工作者和民族文化研究者投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获得的标志性成果是1985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组织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挖掘整理成果《民族体育集锦》;1990年,由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和中国体育博物馆历时4年编撰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出版,其中“收集到少数民族体育676条目,汉民族体育301条目,共计977条目。”[1];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为四个二级学科之一;2017年,国家民委出版发行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在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成功地挖掘和打造出18个项目进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赛中,同时成功完善了比赛的赛制和推广训练体系。

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工作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了显著成绩。新时代,要求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体育的形式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以极大的群众参与性、公平竞争性、健康趣味性打破了人们语言、信仰、民族、地域和文化的不同,成为各民族认同的交流工具。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展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好这项工作是民族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践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举措。

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视,要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校有效的管理机制开展工作,制定出有效的发展和活动方案,将这项工作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特色学科、丰富校园文化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相结合。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创新,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密切联系民族理论和相关学科,创建独居特色的理论体系。打破“唯体育而体育”的束缚,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做好少数民族体育学科建设,扶持学科团队,做好课程设计,特色教材建设,完善理论与实践环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特色人才。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践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载体方式不适应等薄弱环节。”要求要“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突出创建主题,把握创建方向,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提升创建水平”。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做出了榜样,充分利用民族节日、民族集会等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影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李飞跃提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循环再生的生产观以及天地崇拜的生命观。”[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各有特色、很多项目多民族共有状况,在仪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生态思想是宝贵的生活经验和精神财富。挖掘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利用参与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增进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作出贡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為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打造体育赛事、体育表演可以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以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健康价值显示出宽广的发展空间,也为民族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2]李飞跃,李军刚.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2):113-116.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新时代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