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探讨

2020-09-10 07:22陈金
南北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陈金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课的落实提出几点有效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04

地理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价值,也是学科的固有特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理知识、最重要的地理能力以及最需满足个人综合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价值观、世界观和情感品格,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对地理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是对人地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也是地理学的指导思想。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起到宏观统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综合思维是地理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具有综合性特点,是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综合思维正是基于地理环境综合性的特点形成的,是典型的地理学思维方式,也学生解决地理问题制胜法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学习地理的关键能力。区域认知体现了地理学区域性与空间性的学科特性,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知,理解区域间的异同,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地理实践力是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是运用书面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它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认识人地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体来说,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依然是对传统地理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地理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两个素养体现出了地理学区域性和空间性的学科特性;而人的协调观则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思想;但地理实践力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其实,实践本身就是地理学的内在要求,但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将“地理实践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意味着地理的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到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地理实践课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观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节课内容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势形成的等高线图进行教学,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观测能力。老师可以先将地形与等高线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讲解,再列举不同的地势地形,让学生对这些地势地形进行观察和了解,然后再進行等高线的模仿绘制,对学生所画的等高线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构建开放性课堂教学

开放性课堂更注重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和活动性,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开放,更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开放和知识运用的开放。开放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在教材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拓展新的适合的图片、文字或音频等,使课堂的内容基于教材又结合现实,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成,让学生发问,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运用中,注重教学内容的训练,通过训练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重视思维导图的建构

思维导图能够将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示出来,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思维导图的构建不仅是存在教师的构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构建更具有学习意义。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本节内容的知识建立一个大概的思维导图,通过预先思维导图的构建可以充分让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逐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和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再在自己预先创建的思维导图上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原有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学生自己建构完善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分析、自主总结的能力,同时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高中地理教学也加大了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及联系实际生活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考察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涵盖有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四方面,分别从学生发展所必须提升的价值判断能力、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等方面给地理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恰当地把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推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盛春雳.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堂教育研究,2017(08).

[2]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09.

猜你喜欢
学习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