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微探

2020-09-10 07:22卢程
南北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卢程

【摘    要】小学数学预习教学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其不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转变自身以往的预习理念,重视预习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而且需要数学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前预习策略对学生加以引导,发挥出预习教学的有效作用,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预习策略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4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而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更加有效地构建知识。然而,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且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初步学习态度的阶段,如果缺乏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就会感到一筹莫展,从而导致预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教师合理的引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优势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

兴趣是行为的源泉和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基础动力和有效支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借助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与掌握,提前扫除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也能支撑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自学能力

数学知识纷繁庞杂,学生很容易在面对诸多数学知识的时候失去方向,无法精准地把握学习目标,厘清学习思路,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而通过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发现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明确下一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疑惑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学习的目标,厘清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正式课程的学习,拓展数学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

(一)教师精心设计预习环节

想要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也需要想出一些好的办法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有足够的了解,明确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环节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设计的环节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不能让学生觉得课前预习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厌恶课前预习,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好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在互动或者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预习,使学生在一种欢快、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科的预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好的预习习惯,让他们对预习有更好的认识,使学生通过一些有益的预习方式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预习

所谓小组合作鼓励预习,指的是数学教师不再以将预习工作布置给每一名学生的方式进行,而是将其分配到每一个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预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进行预习探讨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但是,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而不能随意分组。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积极活跃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家离学校远近的因素。

(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检测预习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对于课前预习的作业,最好的监督方式就是教师在课程中及时检测课前预习的内容,有效、及时的检测也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课前预习的检测往往可以引出一节课的内容,让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计算课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简单提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因为计算方法是具有多样性的,学生可能在课堂预习中只了解了比较简单或比较复杂的计算方法,教师让学生汇报后,进而引导出新授课的内容,也就是给出简便算法,同时给出数学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透彻。

教师对课前预习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反馈,不仅让学生在课程的开始就对知识有所了解,还能在课程开始时就带着准备和信心进行学习。教师在检测预习内容后,对课前预习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更多的信心,让学生对课前预习有所期待。

(四)教师应在情感上与学生尽量保持一致,用爱心去感染学生

教师虽然在讲课过程中是为师者,但也要尽量与学生的心灵靠拢。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让彼此信任,交流得更透彻,教师与学生需要真正的沟通。学生不应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感悟。教师也要适时停下脚步,听一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认真倾听能让教师在不同的层面得到自己教学的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反思自己对待学生的方式。

教师对待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当学生不愿学习时,要用心去引导学生。如果有学生不愿完成预习作业时,作为教师,可以先表扬预习作业完成比较优异的同学,让没有得到表扬的同学一定程度上有沮丧感,然后教师再适当提醒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表示对他们能够完成作业有足够的信心,也相信他们一定愿意完成作业,得到鼓励。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也是陪伴学生最长久的朋友,要对学生心怀爱心,这样才能收获学生更多的爱。

总之,教师要正确运用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中感受学习的发生,体會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有效的课前预习中得到学习的自信,找到学习的方向。在小学阶段,合理的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准备地进入学习能更直接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困惑,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中体会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快乐,让学生更加愿意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晓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J].中外交流,2017(52).

[2]吴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7(1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