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导入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析

2020-09-10 07:22胡琪欣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小学语文

胡琪欣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教学开始之初就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才能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语文学习效果。所以,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探讨情境导入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导入法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60

情境导入法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所教的知识点制作成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所教内容中涉及的情节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展示出来。在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就用制作的教学课件或演示工具等,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导入学习,在一堂课的开始就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针对小学生的情境导入教学更能够充分地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语文课堂学习。

一、情境导入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想要在教学开始时就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从上一堂课程的教学中走出来,迅速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那么良好的、富有趣味性的语文学习导入必不可少。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课件,并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工具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这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的形式、多样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探索性和好奇心就能充分地被激发出来,对于整堂课的语文学习能够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并且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教师的语文课堂讲解中去。

(二)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尤其是一些富有动画性的、色彩鲜明的学习课件。比如针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教师能够从网上搜索或自己制作与寓言故事相对应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在语文课开始之初,就给学生播放。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喜欢看一些色彩明丽的、富有趣味性的动画片和动画视频。教师将所学知识制作成与小学生喜爱的动画视频、图片等,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接触到的动画片,立刻就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引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情感共鸣,那么本堂课学生就会更加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

(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光靠教师的生搬硬套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效果是非常差的。因为小学生对于富有趣味性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对于相对死板、生硬的理论知识没有较好的学习兴趣。想要让学生背诵教师所教的古诗词、成语等内容,教师就要用良好的情境导入方法,将所教知识中描绘的情境,通过教学辅助设备营造出来,给学生一种相对真实的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初,通过这些富有趣味性的、情感真实的情境导入,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就比较深刻,很容易促进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那么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一提到与之相关的知识,就能联想到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内容,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迁移。

二、如何运用情境导入法进行语文教学

(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导入

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于所学知识点,尤其是语文学习内容,经常需要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想要让学生完整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充分地、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那么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初,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情境导入。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情节曲折、富有阅读兴趣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对于诗词学习,小学生偏向于简短、浅显、易懂的类型,那么教师在设置情境导入的时候,针对本堂课所要讲的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可以先设置与之相关的、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点进行一个课堂导入,给学生接受高难度知识的缓冲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制作趣味情境导入

多媒体一直都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方式的设备支持,还为学生带来了信息化的学习体验。那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情境导入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通常与互联网、计算机等工具相结合使用,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等辅助设备,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如网络上比较流行、广受学生喜爱的网络热词、流行词等。比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成语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与成语教学相关的小故事或短视频,也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通过多媒体投影出相应的教学知识,制作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导入课件。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在学生普遍接受的课堂情境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多媒体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导入,设置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之初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情境导入形式

教师的语文课堂情境导入形式非常多,比如教师采用的音乐情境导入、语言情境导入或者游戏情境导入等,都是课堂教学导入中效果较好的导入形式。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一定长期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導入形式,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近段时间使用的语文课堂导入形式的效果以及学生在这种情境导入教学中语文学习的效果,不断地改革自己的情境导入形式。比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语言导入形式与音乐导入形式相结合,在教学生朗读朗诵诗句或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音乐导入形式设置音乐朗诵背景,营造一个朗诵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情境导入形式,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境导入形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境导入方式,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总的来说,针对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有吸引力的情境导入充分地考虑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心理特点,摒弃了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讲解形式,能够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赵淑娟.浅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语文教学[J].教师,2016(024).

[2]刘辉.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小学语文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