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对新闻叙事文本的影响

2020-09-10 10:23刘金卓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VR技术

摘 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新闻中,传统新闻的叙事策略和制作流程都发生了质的改变,360°的全景视角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本文主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对CCTV战疫时期推出的VR新闻进行叙事分析,以期探讨VR技术对新闻叙事文本的影响。

关键词:VR技术;叙事策略;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245-02

虛拟现实技术(VR)是指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立体空间的虚拟世界,受众依靠视觉、听觉等模拟,产生“在场感”。目前VR新闻主要依靠360°全景视频或依靠穿戴设备实现场景模拟。本文主要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探讨VR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与文学叙事不同,新闻叙事学主要是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研究新闻叙事的规律、方法等,通过叙事形式再现社会事件,同时构建社会真实传递社会文化符号。最早提出“叙事学”概念的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认为,叙事可以被分解为命题、序列和文本。叙事文本作为视听符号组成的结构,经过新闻记者的编码后呈现在受众面前,再通过受众的解码还原新闻事实。

在此次疫情期间,央视特别推出“全景看战役前沿”报道,通过VR技术360°还原前线状况,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一、叙事视角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读者读取故事凭借的“眼光”,也是建构一个文本的基础。视角的分类比较多元,但主要集中在3种上:零焦点(全知视角)、内聚焦和外聚焦。

传统新闻大多采用全知视角,即记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事件本身做全知全能的叙述。然而VR技术的出现彻底转换了叙述视角,多以内聚焦叙事为主,以新闻中的人物视角展开叙事,通过人物自身的情感剖析,重塑了新闻内部真实和感受,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一名武汉社区志愿者的12小时》中,以“我叫李勇,是一名白城师范学院的大二学生”作为内视角开场,结合360°的立体空间,向读者直观展示了李勇充当社区“摆渡人”的一天。同样在《我不停,武汉行》中,以骑手王胜的内心独白作为报道的开始,读者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新闻场景中,根据场景中的提示标志,配合王胜的叙述,跟随王胜去完成一天的配送。

这种事件人物的第一视角使读者沉浸在“人物的世界”中,在体验过程中,自我知觉发生暂时性改变,产生了化身认同,即与故事中的人物在情绪、认知上达到一致,这在传统新闻中很难达到。

二、叙事空间

虚拟技术创造的“拟态环境”打破了传统镜头的叙事框架,传统新闻报道往往依靠镜头的成组剪辑对环境提供多视角的呈现,以文字为依托,通过记者的叙事还原新闻事实。这种扁平化的线性叙事方式,限制了受众的立体的想象空间,受众与叙事者之间仍然有一定的距离。通过VR技术,使新闻环境能够以360°立体性空间还原,摄像机的固定位置成为中心视点,受众根据自我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探索,此时受众不再是以一种旁观者的状态,而是化身为新闻的“目击者或参与者”。

以《一份盒饭的战“疫”旅程》为例,该报道一共构建了7个场景,首先进入某医院大楼的门口,醒目的标志符号对叙事起着引导作用,使得在多维度空间中,用户也能找到有逻辑的故事线。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受众去场景中寻找答案,例如,想知道这些盒饭怎么来的吗?那就到武汉同济医院食堂看看。这些关键信息构成了新闻的线索,方便受众对故事进行探索,同时完成与受众的交互,增强了在场感。除此之外,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不按照报道中的提示标志,充分调用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自主选择场景空间,完成多维度叙事。

虚拟现实技术让沉浸在场成为事实,立体的空间感使人的感官得以延伸,拓宽了叙事表达。

三、叙事策略

新闻叙事策略是为了完成叙事行为,达到一定的叙事效果而使用的话语构建策略。[1]在传统报道中,故事往往使用一到两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照片、视频,或者它们之间的结合,叙述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按照自我的线索,将文本进行归纳采编,受众在接收新闻时主旨清晰明确,无法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的线性叙事相比,VR新闻以多线性叙事为主,事件被置于全景中。其立体的空间塑造了多维的新闻背景,打破了传统媒介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受众可依靠个人感官,从不同角度理解新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策略,甚至受众与场景的“互动”使受众成为新闻叙事文本的“叙事者”之一。

以《有一种胜利叫关门大吉》为例,第一幕场景设置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外,通过提供两个重要的文本信息,“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外一排排大巴汽车等待最后一批病人出院”简明扼要地点出新闻六要素,引导受众进入叙事情景,同时设置一些折叠信息对该新闻进行背景补充,受众可通过个人兴趣选择是否读取信息。空间中设置唯一的场景切换符号,受众根据提示进行场景切换,完成叙事的进一步发展。此时场景来到医院门口,受众以游客的身份观看第一位患者出舱,在基本的主体信息之外,场景中插入视频链接符号以及图片,丰富叙事内容。在下一个场景中,以“医护人员也出舱了”组成大的叙事框架,其中穿插对“流动智能中药房”和医护人员日常状态的介绍,形成多维度的信息补充,使叙事层次更加丰富。不难看出在该条新闻中,一共预设的8个场景按照时间顺序组成事件链条串起整个事件框架,在这一点上与传统的新闻叙事逻辑并无差异,但是每个场景中设置的折叠信息对新闻背景起到了不同层面的补充,受众根据自我理解抓取故事细节,不再是被动接收新闻工作者单一的新闻报道角度,而是从信息的选择中产生自我理解。

而这一切恰如穆瑞所说:“我们没有了媒体意识,看不见印刷或电影媒介,只意识到故事本身的力量。”[2]VR新闻中多线形的叙事模式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新闻感受。

四、叙事真实性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根据事实加工编辑而成。著名新闻学者李良荣认为衡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但是一般客观事实是极其复杂的,新闻真实无法事无巨细地全方位呈现和记录,传统新闻受媒介的限制,一般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准确描述,以“客观、中立,平衡”为报道原则,来无限趋近新闻真实。但是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无法超越已有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不可避免地带有自我对社会的主观意识。[3]

在VR新闻中,避开了“新闻工作者”这一叙述者的出现,收集真实的场景、音像等与新闻主题相关的文本,通过虚拟技术实现1︰1的场景还原,真实再现了新闻场景。在素材真实的基础上,受众可以根据自我需求依靠对事件的认知感受,选择某个角度理解新闻。这种感受不再通过记者的叙述视角,显得更加客观、真实。

但是客观存在和构建真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正如李普曼提到的“拟态环境”,VR只是通过模拟场景,增强视觉和听觉体验,营造“在场感”,多种文本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人们通过VR新闻看到的也许只是记者人为且有意拼接出的“超真实”,这种超真实无法与客观真实画等号。

五、结语

VR新闻以追求“沉浸式”体验,营造出“在场感”,打破了以往新闻叙事文本的规律,强化了受众对新闻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叙事视角还是叙事策略的改变都在为追求真实的感受服务。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个真实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媒介自我打造的“超真实”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媒介融合的今天,虚拟现实技术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无限的思考,具有创新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晨.正确运用新闻叙事策略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J].新闻三昧,2010(10):29-31.

[2] Murry,Janet Horowitz . Hamulet on the Holodeck: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1:26.

[3] 苏婷婷,刘逸群,江爱云.对新闻真实的再思考[J].视听,2016(2):105-106.

作者简介:刘金卓(1999—),女,四川成都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VR技术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解析AR技术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VR(虚拟)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及影响研究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生产方式
动画技术在室内设计表现中的新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