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党建下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分析

2020-09-10 07:22倪俊雪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党建互联网

倪俊雪

摘要:伴随互联网蓬勃发展,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发生新变化。本文以境外实习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基于打破高校传统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结合教育管理发展困境,在“互联网+党建”背景下,分析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旨在优化高校党建工作模式,促进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引言:“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无疑为现代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全新机遇。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从严治党要求有机融合,形成“互联网+党建”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充分适应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特点,有效解决党员教育管理困境,打破高校党建工作的传统局限性,迎合时代发展新变化。

一、“互联网+党建”相关概述

在“互联网+”一词中,“+”既代表加入、融入,也有创新发展、升级换代的含义,既是技术上的优化、升级,也是思维理念以及思维模式层面的转变[1]。对于教育界而言,顺应时代发展形势,针对境外实习学生党员队伍分布广、规模大、流动性强等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现实挑战,高校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构建“互联网+党建”模式,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优势,搭建国内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境外党员实习学生之间的信息化平台,把组织建在网上,将学生党员连在线上,共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充分发挥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管理与服务监督职能。

二、“互联网+党建”下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困境

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受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个人本质属性、文化和政治矛盾等影响,对其教育管理工作呈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而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其在针对境外实习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与国内相比具有相似性,可以适当借鉴。基于“互联网+党建”背景,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困境亟待解决。

(一)教育层面困境

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意识易受到国外思潮影响,政治意识遭受冲击。赴境外实习的高校学生党员普遍党龄时间较短,经历政治历练不够,虽然有较强可塑性,但缺乏抵御外来诱惑的坚定意志力,易受到国外功利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负面影响,不能很好适应国外工作方式和情感交流方式,可能产生较大心理落差。同时,西方社会中的物质消费、影视作品、饮食习惯等作为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隐匿输出形式,学生受到影响而面临更多思想意识层面的困惑,导致价值观、人生观易出现偏差。尽管短暂的思想动摇在及时察觉后可以纠正,但传统高校党建工作却难以解决这一困境。

(二)管理层面困境

大部分高校并未成立专门的境外实习学生党员党支部或者独立党小组,无法对境外实习党员学生实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且由于专业不同以及境外实习单位不同,党员实习学生工作地点较为分散,从时间和地点上无法满足统一集中接受党员教育。国内高校与境外实习单位缺乏沟通交流,高校党支部缺少及时了解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思想变化的有效途径,一旦学生不主动联系学校,很有可能出现与学校或党支部失联的情况,难以针对性集中开展管理工作。此外,缺乏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境外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工作未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优化路径

“互联网+党建”模式下,高校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步入崭新局面。传统高校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解决,对于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贡献。

(一)“互联网+党建”模式下成立境外党组织

高校重视在境外建立针对实习学生党员的党组织,借助“互联网+党建”模式优势,逐渐完善党员管理组织架构,有利于建立长效信息沟通和汇报机制,针对性对学生党员進行教育管理。根据学生实习国别、地点、单位性质等设立党组织负责人、成员等。按照标准规范制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务工作、学生事务、教务工作等的协同工作方案与计划。以境外党小组的建立为例,选拔一名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内其他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实行监督检查职能,发挥榜样作用,始终与国内校党支部书记反馈成员思想动态,定期组织召开集中会议。副组长记录每一次会议内容,收缴党费,其余支委通过互联网线上完成监督等相关工作。

(二)“互联网+党建”模式下创设“微党课”

借助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鉴于境外实习学生工作地点、时间等不集中,可收集境外实习学生党员相关情况,形成电子信息数据,结合党支部工作实际要求,通过定期推送“微党课”的形式,对境外实习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由此学生党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接受党性教育,学习国内最新政策知识,通过线上完成学习测试,撰写学习心得及时提交给党支部,用以检验党性修养,利于党支部及时发现学生党员思想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将学生党员的集中性教育逐渐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有利于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提高党建工作教育管理水平[2]。

(三)“互联网+党建”模式下构建信息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有效突破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限制,及时了解并掌握境外学生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状态。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促使学生党员不断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将个人发展需求与伟大中国梦紧密相连,促使学生党员思想进步,坚守初心,抵御外来不良诱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信息平台为境外实习学生党员录制并上传祝福和活动视频,增进学生党员与祖国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等,利于强化其党性教育和组织观念。此外,可以构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国内高校、境外实习单位、家庭、个人一体化管理,促进沟通交流效率和质量,相互形成长效沟通机制。

结论:“互联网+党建”是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的新探索,是针对境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尝试。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可有效应对传统教育管理困境,提高整体教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会芹,赵连幸.“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升级路径探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4):152-153.

[2]郦江妍,徐磊.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8):38-40.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党建互联网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