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20-09-10 07:22薛花
学生学习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新高考班级管理

薛花

【摘要】自新高考制度出台以后,国内高中教育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务院出台了大量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意见政策,清晰了高考改革思路,明晰了高考改革重点。面对这样的背景,高中班级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做好现阶段问题分析,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新时期人才。

【关键词】新高考;高考改革;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新高考制度的全面普及,需要各地区高中学校管理层、教师意识到形势变化对应的要求,对其展开深层次反思。教育改革中,学校不仅要保留原有特色,同时也要把握机遇,紧随时代步伐,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管理方法。新高考制度的出现,让学生有了一定高考选择权利,而这也增加了高中班级管理难度。对此有必要明确课改需求与改革方向,加强各个环节配合,推动新高考更好的落实。

1新高考视角下高中班级管理改革问题

过去高中教育管理、班级管理工作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严格按照统一教学标准划分课程。结果课程表现十分单一,教学方法同质化问题明显。行政班上课模式很难予以学生个性化素质培养足够支持,无法落实因材施教要求。新高考所赋予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利和传统班级管理方法显然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不符合新高考制度的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许久新高考制度,但课改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1.1学校没有认清走班制视角下的课程价值

虽然我国已经高喊多年素质教育口号,但各地区应试教育气息仍旧十分浓厚。新高考改革应克服过去对于考试的过度重视,将注意力放在学生个性化素质与能力培养。不论是学校还是教育部门,早早为学生做出了最终选择,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新高考制度带来的教育改革意义。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班级管理思路。教师需要予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更多尊重,考虑学生需求,提供良好育人环境与成长环境,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力,自有获取知识,探索知识。而以上都是目前学校在班级管理中所欠缺考虑的。

1.2走班制度开展受阻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成为了常态化班级模式。学生在走班制模式中拥有自由选择权利,根据自身发展与兴趣爱好选择相应课程,属于比较科学的教育模式,和课改所要求的班级设计方法相匹配。不过当前走班制的应用却遇到了很多阻碍和问题。走班制仅仅服务于考试,并没有重视高考改革以及学生个性发展。其并没有将走班制度当做是教育改革、教学进步切入点。不在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表现的便是忽视了教学目标。当前各地走班制模式仍处于小心实践和探索阶段。课程管理改革与调整班级管理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走班制制度价值。

1.3德育工作开展困难

过去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和同样群体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师生、生生彼此十分熟悉和了解。因为有着相对固定的环境、群体与时间,所以德育工作开展比较轻松与顺利。班主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学生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比较轻松地安排各种德育活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成为了常态,行政班只固定了学生很少的一部分时间,且大多数时间学生需要用在数语外三门学科学习,不利于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2新高考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办法

2.1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打造动态管理结构

走班制管理中,最有效的工具是信息技术平台。班主任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发布任务和教学通知,能够节省召开会议以及口头布置任务所消耗的时间。流动状态下的学生,大多数时间脱离班主任的监督管理。此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观察、跟踪学生表现,及时掌握学生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与处理。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评价教师与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反馈,保障评价公开且真实。

2.2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班级归属感

班级环境的布置需要根据学生喜好与兴趣合理调整与设置,布置特色班级环境,体现各个班级特色与风格,让学生对班级建立清晰的记忆与认识,产生班级归属感。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充满快乐、期待,提升学生班级满意度与认同度。每个月教师都可以开展一些团体小游戏,比如信任游戏、盲人体验,增加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信任感。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班级文化建设,构思班级文化建设愿景,打造属于学生所向往的班集体文化。

2.3打破德育教育空间限制

当前的走班制模式影响了德育工作有效落实。为了打破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教师在德育教育工作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论是班主任还是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主动拓展德育空间和时间。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主动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和学生平时的交流、日常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生活、学习的所有机会,让学生能够全面成长。

2.4增加交流互動给予学生更多引导和关心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不在固定教室学习知识,师生、生生之间很少交流。流动性的状态会让部分学生出现心理不适感。此时需要教师予以学生更多引导和关心。不论学生在行政班还是教学班,如果发现其没有适应集体,教师就要从心理学角度引导和疏通学生的内心问题。用谈话、小游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新集体,使学生保持积极学习状态。

3结语

新高考背景下,班级管理遇到了很多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亲密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成长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发挥走班制模式优势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凝聚成完整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徐创瑜.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27-128.

[2]姚篮.城镇高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71-73.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新高考班级管理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