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校园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2020-09-10 07:22康佳馥
中学生学习报·研学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和谐

康佳馥

摘要:高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又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功能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设置的构想‚并且对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与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色体育课程;和谐;校园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是丰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石和催化剂。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以繁荣校园体育文化为中心‚从本校实际出发‚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等主导思想为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之际‚建设有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推动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与建设已成为多数高校文化长远发展规划之一。

1 对人文校园思想的理解

人文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在于顺应时代发展,培育合格人才。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的基本涵养,具体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自身办事的准则。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1)人文精神被看作人类探索世界、人际活动的理想价值,也被看作人类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人文精神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2)人文精神源于人类优秀的文化,体现着主体的精神品格,有利于民族和个人的发展。(3)人文精神能够展现出人性和人类的本质,能够体现出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能够引导人类进行自由创造与自我完善,提高人类的思想境界。(4)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的文化精神及文明素养,体现着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不同时代的人类对于人文精神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是无论何种理解都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都是将人作为主体,寻求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人文精神通过人类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关注着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重视人的思想境界及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就要从多方面关注学习者的成长。既要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学科教育,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高校要重视社会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人文校園思想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因素

首先,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体育知识及技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质得到加强,相关课程以体育教学内容为核心,强调体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容易忽视学科教学的思想性,往往不能将人文思想融会贯通于体育教学之中。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并沿用至今,对现代体育教学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为现代体育教育改革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深入改革,以积极的态度打破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体育锻炼在提升人们体质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为百姓的业余爱好,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教育目标也发生的改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合学生且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促使人文体育精神与教学体系紧密结合,提升院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其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操守水平的因素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传统体质教学和新兴人文思想教学两种方式。体质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体育专业技能的掌握,短期内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其接受度较高;而人文思想教学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故人们对此存在一定程度偏见。在传统体质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自身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对自身的健康和成长大有裨益,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自觉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大环境并不利于人文精神的融入,相关体育机制不够完善,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其对体育教育工作缺乏热情。教师的职业操守及责任感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体育专业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做好相关教学工作。

最后,人文教育形式教法不成熟因素的影响。人文体育教学理念出现的时间较短,与体质教育的融合度不够,很多普通体育专业并未开设此门课程。人文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抽象性及不确定性,对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师文化素质较低,达不到人文教学的标准,因此造成了人文体育教学传播困难的局面。开设人文体育的课堂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理论知识所占课堂比例较多,实践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工作的能力,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较少,未能将人文体育的教学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沦为教学口号而无法实现。要想解决人文体育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得教学内容和方式具体化,形成完善且全面的教学体系,使得人文教法逐步成熟。

结论

高校人文体育文化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气息和体育人文氛围最有力的手段;高校人文校园体育文化和高校体育课程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玺. 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运动,2018,183(7):91-92.

[2]彭晶.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影响及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7(5):143-144.

[3]叶风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2017(3):133-134.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和谐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新课标下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