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11:53辛恒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

辛恒

摘 要:针对海绵城市理念,在简述其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其在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实际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借鉴,使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效果,实现预期的河道治理目标。

关键词:海绵城市;河道水环境;水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生态优先相关基本原则,并充分结合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在保证城市防涝安全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对雨水进行存、渗、净,使雨水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充分兼顾到环境保护。实行海绵城市,并非完全推倒重来,舍弃传统排水方式,而是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的补充与减负,发挥出城市自身具有的作用。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自然界的降水、区域地下水进行统筹兼顾,并协调水资源循环利用每个环节,充分考虑它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在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同样十分适用,因为海绵城市的根本就是一种水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在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降雨时,对雨水进行吸、存、净、渗,以此实现对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为区域地下水提供补充。在需要时,释放之前存储的雨水,使城市水系统得以良好循环,对包含供给与排水在内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综合调控,最终使城市良好的适应环境变化[1]。

海绵城市自身发展思路与规划措施均决定了与传统城市建设完全不同,主要具有下列三个特点:一是在实现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后,不再依靠市政管网来排水,将拥有更多数量的排水渠道及方法,但都以对降水进行的吸收和存储为主,这样能在起到环保作用的同时,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二是海绵城市除了能对城市范围内的排水功能予以有效完善,还能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及修复,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绿化和公园等,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三是在海绵城市基本理念积极推动下,改善城市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出海绵城市具有的功能及作用,大幅减少市政管网开挖造成的环境破坏及影响,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保证城市居民居住舒适度。

2 河道水环境治理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很多城市都有其自己的用于存储和净化雨水的场所,即河湖水系或坑塘湿地。在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应在河道两岸规划建设绿化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保护湿地资源作为首要任务,尤其是城市内低洼区域的河沟及坑塘,不得盲目填埋,否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内涝隐患。针对已经填埋完成的河道,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内涝且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区域中,需在满足城市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做好生态恢复工作。

以城市实际情况为依据,创建一个水陆并行和城河相依的总体格局,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植被绿化,在形成植被缓冲带的同时新增必要的泄水管道,以此使地面上的雨水能够被引入到缓冲带当中。在绿化带宽度相对较大且地势也比较低的区域,可通过实地系统的新建来起到调蓄与净化地表水的作用。若坑塘或河沟比较闭塞,则可通过对某些工程措施的合理应用起到必要的辅助性作用,如新建雨水滞留塘[2]。

某河道治理工程总长8.3 km左右,在清淤清障的基础上,对条件允许的河段实施河道拓宽,并对沿岸的堤防予以加固和重建;另外,对支流也进行必须的清淤及整治。对于截流河道,其总长为7.0 km左右,采取沿河截流措施,在旱季做到污水全截流,在河道的两岸分别布设截流管,并在下游管道的末端采用限流装置,使旱季污水进入到处理厂中,同时雨季超标水通过溢流的方式进入到截污箱涵当中,中上游通过自然湿地对初雨进行处理,以此实现对雨水的有效治理,具体包括调蓄、净化和存储。充分利用现有蓄水塘,經合理的扩容整改以后,将其作为滞蓄洪区和景观用水调蓄区,以此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创造条件。此外,在河道两岸分别建设宽度为5 m~15 m的绿化带,形成低影响开发区。对于景观补水,可利用雨洪实现,本次共需新建两个调蓄湖,其占地面积约8万 m2,总库容约36.72万 m3,在汛期主要用于蓄滞洪水,在旱季则用于为生态景观提供足够的补水。对范围内所有坡岸和堤防实施绿化,对之前因为河道新建造成的植被破坏进行修复,建造全新景观体系,并按照两点一线原则修建生态景观,使河道变成一条路园一体化且包含多个层次的综合绿化带[3]。

以上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具体应用,能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这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其一,通过上蓄下泄,能从根本上提高防洪安全。按照海绵城市基本设计理念,将调蓄湖布置于上游,然后在中下游分别进行河道拓宽,并辅以清淤及管线的拆除,全面提高干支流整体防洪能力。另外,通过对堤顶道路的贯通,还能进一步提高河道自身防汛水平;其二,改善河道水质,在海绵城市基本设计理念支持下,在河道的中上游进行湿地兼调蓄湖规划建设,将清洁的雨洪作为河道主要补水与生态景观用水,以此增加水环境实际容量[4]。充分利用正处建设状态的河道,在其沿线范围内进行截污箱涵的建设,对水域范围内所有漏排污水与初雨水进行广泛收集,集中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以后实施集中处理,而超标混合污水则进入到干流上的截污箱涵,以此实现对河道水质的全面改善,从根本上减少进入到河道的污水;其三,通过对海绵城市基本设计理念合理应用,能全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起到保证防洪安全与改善水质等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包含生态景观修复与疏浚等工程措施的合理应用对河道范围内生态环境予以有效修复,进而实现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改善,充分发挥出海绵城市具有的功能与作用[5]。

3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和河道环境治理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应用,能有效保证河道治理效果。对此,不同地区的相关部门首先要对海绵城市理念引起足够重视,认识到它的实行能带来的优势和效益,进而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确保海绵城市理念得以全面实施。除此之外,在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的进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最大限度发挥出自身的设计与规划能力,在全面保护现有水系及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虑,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设计出完善的海绵城市,从而提高城市在经历各种灾害类型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另外,对已经成型的海绵城市理念下建设而成的各类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维护保养,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宣传海绵城市理念,以此使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实际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朝宇.海绵城市理念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J].地下水,2020,42(05):308-309.

[2]黄聪,殷虹.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0(15):105.

[3]杨世琪,皮家悦.关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5):21-22.

[4]邸玉翠.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7(04):168-169.

[5]钱如嫣,张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对策[J].居舍,2018,38(16):94.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研讨
PPP产业基金平台模式方案设计
建造"海绵城市" 下雨不再"看海"
基于“海绵城市”构建的盐城市雨水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