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0-09-10 14:54李松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李松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开放式教育课程开始被提倡。现代教育的发展导致了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数学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数学是非常讲究逻辑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数学老师应着重于协调课程设置和对小学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应试教学到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从单一的教学方法到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具体的内容获取到知识的获取、应用。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特别注意学生的发展趋势,并从整体上认识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保留足够的空间以充分发挥其在数学课中的基础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成为出色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引入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了更有效的数学课堂。在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的有效策略的研究,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参考。

1.优化学习情境,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条件来优化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该既有趣又有价值,它应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盲目地传播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成绩评价班级中的所有学生,而不论学生发展的差异如何,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仅关注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因此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师也认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当今的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来创造任务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思维和数学能力。教师应教育和鼓励学生对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发展。

例如,当老师教授学生学习“平移,旋转和对称轴”的知识时,他们可以结合问题设计情境,以便学生可以自己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教授学习在视频教学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与媒体一起进行初步的研究任务,并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教学活动。在数学课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或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使各种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教育水平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人们认为,教学应从被动的学生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生探索,以鼓励学生主动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建设。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此特点,然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新元素。元素和课程的有效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课堂充满乐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不会感到无聊和沮丧,能够避免学生承受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当然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入合作教学模式,将核心教室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展沟通能力和互动思维,并指导学生互相帮助,积极探索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在小学数学中结合合作学习方法可帮助教师控制整个课堂,为学生提供许多發展的机会,并促进学生的创新。

例如,在“统计表格和表格(1)”练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向学生介绍数学背景,并组织学生与研究小组一起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统计数据的比赛,班级中的学生加入学习小组以计算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统计和汇总统计信息来绘制表格。老师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乐趣,而且还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协作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增强了他们在学习空间中的创造能力。

3.强调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吸收数学知识,还应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运用知识,然后发展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数学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许多知识不仅来自生活,而且经常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现实的生活。教师可以在执行某些教学任务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教师也应把握课堂节奏,确保将数学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教师不应过多地关注娱乐,而忽略知识教学。有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实践的有效实施,教学实践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并且主题应适当扩展以使练习更加有趣。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生活的看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际应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练习。同时,在为学生准备练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对学业状况的理解,展示各种难度的数学练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例如,通过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知识,教师可以协调教学过程,以便学生可以在教学过后进行适当的练习。例如,了解圆柱和圆锥体后,老师可以将两种图形的实际生活应用视频放在一起,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这样使用的目的。学生学习了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可以组织从易到难的练习活动,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练习。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有趣的环节,例如指导学生参加计算比赛以及激发学生参加比赛活动的热情。数学老师应结合课程设置,丰富和扩展练习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教师需要加深对教学的思考,积极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建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教师应继续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学生的学科发展特性,整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韩强.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高效教学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7(16):54-55.

[2]黄春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J].科普童话,2017(20):6.

李 松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安顶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